2024开年,一起来梳理个海外ADC产品及管线吧

文摘   科学   2024-02-26 08:26   浙江  


每年年后定期捋一拨国外ADC的管线,顺便看看技术更新,今年的主流+意向公司们算是粗粗的都过了一遍,先把大的一些觉得有意思的写在前面。

1、管线整体感觉,2023年一整年,停掉的多,新增的少。截至到2024年2月份官方更新的管线,和2023年2月份相比,停掉项目前几名的为Abbvie(6个)、ADC Therapeutics(5个) 、Seagen(3个)、Mersana、Heidelberg、Sutro则分别为2个;

2、停掉管线的,有些是靶点原因,事实证明,听起来不靠谱的靶点大多真的都不靠谱;更多的看起来其实是payload选择的原因,比如ADC Therapeutics明确表示自己要去做依喜替康(以下均简称EXN)payload,靶点也都公布了;Heidelberg也在开发TOPi的平台了;

3、越来越多的TOPi的公司开始卷直接以EXN为payload的ADC,国内官网渠道已经公开的有普方、普众、百奥泰、信达;国外不完全统计,目前有ADC Therapeutics、Hummingbird、Mablink、Merck、Sutro;

4、自己开发TOPi并且已经公布了一些payload结构或者活性信息的为Abbvie、AstraZeneca、Zymework、Seagen等,其中Abbvie、AstraZeneca、Zymework均有已经在临床或者即将进入临床的产品,Seagen看到了专利,目前还没有看到具体产品;

5、Linker改造的更亲水目前已经是共识,尤其是对EXN为payload的ADC而言;除此之外,linker对药效和窗口的提升均很关键,这里涉及的技术也很多,但看来看去,发现天下技术来自于Seagen,比如TME释放的三肽linker、比如曾经用在CD228靶点上的糖苷酶裂解的linker现在也在被多家在开发并有相关进入临床的产品、而基于不被正常组织中性粒细胞酶切的DLAE linker的产品SGN-35T也于2023Q4进入了I期临床;

6、抗体的改造Fc效应留不留也算是大家开发时会留意的一件事情了,另外,通过pH的改造、表位掩盖等技术是否能对一些表达不干净靶点有效果,也逐步进入临床验证了,双抗ADC在很多Pre-clinical的管线中也看到了,但目前大多是探索阶段;

7、让人费解的产品越来越少的同时,还是有些“我倒想看看,这个东西到底能做到什么样”的产品的,比如Ambrx新增了一个Trop2靶点的ARX-111,看payload描述用的是微管抑制剂,如果和前面ARX-788和ARX-517一样的话,那真的就是临床前数据都能引起人的好奇的程度;

然后按照公司吧,简单的把各家产品梳理一下,梳理之前,先来一个Zymeworks对payload活性排序的图,说来,Zymework 2022年10月份发表的paper算是开启了大家对临床剂量能爬多高和payload关系更大”认知的启蒙

(备注:这张图上的活性有些验证过,其实并不完全对,做个参考就好)

1、 Abbvie/ImmunoGen

Abbvie ADC管线更新之快,以及技术之凌乱,之前让人都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感觉,总的来说,他选靶点的眼光真的不错,但不知道为啥,产品总想另辟蹊径的做,在一系列调整之后,终于把那些奇奇怪怪的ADC管线砍的只剩3个了,现在看起来清爽正常多了,但是也能看出来他是真的可着cMET这个靶点薅,唯三的ADC里面cMET占了2个,另外,2023年底还新增了一个cMET的三抗ABBV-303;

2、 Seagen

Seagen算是我一直盯得比较紧的公司了,大概2年前的这个时候,Seagen新晋了一批靶点,如今再看,LIV1STnALPP/ALPP2这三个靶点都停了,而和这几个靶点同期的ITB6则一路高歌猛进,火速进入III期了

同时,糖苷酶切linker的产品CD228停掉之后,则未见其他同机制产品;

但是下一LAElinkerCD30产品于2023Q4被推向了临床I期,临床前数据显示,在不损失药效的情况下,LAE linkerSGN-35THNSTD能到6mpk,比第一ADCETRIS3mpk提升一倍

3、 AstraZeneca

这属于MNC里面为数不多的除了买买买,自己把平台开发起来同时有好几款进入临床阶段的公司了,买买买的不提,这里我们就说自研产品,除了一个EGFR/cMET双靶点的ADC外,2023Q4管线中新增了一个CD123ADC4个自研ADC payload用的均一样,对了,你说你新增CD123就新增CD123吧,你PPT里面拉踩人家CD33干啥;

4、 Zymeworks

虽然它的ZW49一直为人诟病,但是我真的从它的paper和不断更新的PPT中学习到了不少知识,所以,也把它放在前面来写,它TOPi的平台属于自己开发,活性描述的话比EXN3-10倍,那目测就是DXD的水平了,同时,关于ZW251,去年这个时候还在DAR8DAR4之间举棋不定,今年猴HNSTD等数据均更新后,最终决定采用的DAR4;

5、 第一三共

第一三共已经被大家扒烂了,也不用我多说什么了,2023年管线中新增了一个MUC1靶点,这个靶点确实不太好开发,它抗体是2018年从Glycotope引进的,靶向MUC1N端,一直到2023年上临床,这个速度,对第一三共来说属实不快,其他的,去年一整年主要是已有产品临床数据的更新了;

中间放个小彩蛋,Seagen TOPi平台的专利确实有了,但是鉴于并没有相关上临床产品,这里就不放了,关于其他四家的linker-payload结构整理了一张图,如下


6、 Legochem

话说,没整理的时候,真没发现韩国公司这么能卖,2023.12 Janssen1亿美元首付引进了Trop2LCB84,一开始,我以为是看上抗体了,因为这个抗体靶向的是Trop2AMAM10裂解后暴露的表位,理论上是可以此改造增加安全性的,后来再看,除了抗体,Janssen还有可能看上的是beta-glucuronide linker,为啥这么说呢,因为JanssenGlykos 2024年初发表了一个《Trastuzumab-MMAU Antibody-Auristatin Conjugates: Valine-Glucoserine Linker with Stabilized Maleimide Conjugation Improves In Vivo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也是关于这个技术的,有一说一,这个技术,我觉得行;多说一句,Legochem的人品,emmm,就不好评价了【狗头】

7、 Sutro Biopharma and Merck

提到beta-glucuronide linker了,就顺着往下说这两家公司吧,Sutro Biopharma Merck目前均有了以EXNpayload的产品,而且linker的释放方式均采用的是β-Glucuronidase MerckMK9140已经在临床了,而Sutro Biopharma STRO-003STRO-004虽然在Pre-clinical的阶段,也公开了不少数据了已经;

STRO-002Luvelta)临床公布的数据看,三肽的payload药效比较一般,不知道Merck如果晚点再找EGFR*MUC1M1231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8Heidelberg Pharma

Heidelberg因为开发的payload活性太高,安全窗拉不开,在2023年的时候公开过一个通过皮下制剂来增大TIposter, 相同的皮下制剂增加TI的思路,Abbvie也有开发;同时,Heidelberg更新的PPT中也表明了后续在开发TOPi平台;

9Ambrx

这个公司最有名的就说ARX788这个产品,linker-payload为不可裂解的MMAF;没想到,在2023年还增加了一个Trop2靶点ARX-111,虽然只是临床前,但临床前的数据都值得人好奇(这个是纯好奇的好奇);

10ADC Therapeutics and Mersana
这两家都是之前比较专注做高毒方向的,2023年停掉了不少,ADC Therapeutics停掉了PBD pyaload之后,开始开发基于EXNpayload的平台,靶点选择了Claudin-6, NaPi2b, PSMA这三个;

11、BioAtla

和Legochem一样,BioAtla有一个基于pH的ALX ADC BA3011,看PR2D的剂量,1.8mpk,Q2W, 爬坡倒是很符合MMAE 这系列payloadADC的规律,那么问题就变成了,这个pH改的是否产生了意义,以及临床在NSCLC上的药效数据并不算太好,不清楚是靶点的关系还是别的什么关系;

关于pH改造多说一句,这种的改造是基于TME和正常组织pH不同而改的亲和力,还有一种改造是基于溶酶体环境下抗体快速解离抗原,从而使抗体或者ADC具有更长半衰期,增加抗体或者ADC利用率的改造,代表产品为MYTX-011以及Chugai的Recycling半衰期延长技术;
基本上就是上面那些了,其他的一些比如拥有自研产品1-2个,或者开发sting或者TLR激动剂的ADC公司,就不在这里放了; 有感兴趣的,欢迎探(lai)讨(liao)



END

  新药说
深层次的专业解读
医药技术领域
分享相关文献及方法



新药说
深层次专业解读生物科学医药领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