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文御武-防微杜渐之道
(一)全国皆兵
汉代兵制是全国皆兵。在西方,直到近代普鲁士王国,在俾斯麦做宰相时,历经了不得已的压迫才发明这样的制度,而我们在汉代就早已实行了。
一个壮丁,到二十三岁才开始服兵役,这一规定也有其内在的意义。因为二十才始成丁,照理可以独立耕种。就农业经济言,无法多产,只有节用,所谓“三年耕,有一年之蓄”,照一般情形论,年年丰收,是绝对不会的。平均三年中总会有一个荒年,来一个荒年,储蓄就完了。倘使三年不荒的话,六年就该有二年之蓄,九年就该有三年之蓄。而农业社会,也绝对不会连熟到九年以上,也不会连荒到三年以上。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所以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照理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
二十三岁服兵役这一制度,不仅是一种经济的考虑,实在是一种道德上的决定。汉初,汉高祖本是白手起家的平民英雄,手下的创业功臣也都不是贵族高官,政府中人,大部分来自于市井农村,深知民间疾苦,所以能订出这一带有草根乡野气息的法规。
(二)轮番上阵
汉代的国民兵役,又分几种。一种是到中央作“卫”兵,一种是到边郡作“戍”卒。一种是在原地方服兵“役”。每一国民都该轮到这三种,前两种都是二十三岁开始,只有第三种,从二十岁便开始了。
(1)“卫”兵:这是去守卫首都。汉代中央军队有两支:一称南军,一称北军。南军是皇宫的卫队,北军是首都的卫戍部队。当时南北军全部军队合共不到七万人。
另有一支禁军可能属于南军,即皇帝侍从郎卫,负责把守宫殿门户及警卫殿内廊署,兼充仪仗,由郎中令(后改称光禄勋)统御,无一定的员额,常多至千人。入选为郎者或为2千石以上官吏的子弟、或由文学、技艺进用、或因捐纳资财而入充。为郎者享有较高的俸禄,又因与皇帝接近,升迁调任他官的机会较多,所以是西汉仕途的主要来源,西汉前期文武大臣多由郎出身。
南军由卫尉统御,因其屯驻于长安城南的皇宫而得名。指挥所设于宫墙内,卫士们沿宫墙内分若干屯驻扎,负责宫门禁卫及宫内的巡察。西汉前期南军卫士多达2万人,武帝时缩减至1万余人。其卫士均以京畿三辅地区以外的内地郡国中的正卒担任,役期1年,每年定期轮换。南军卫士在执行任务时,与郎卫有协同关系,但互不隶属,各自独立。
北军是守卫京师的常驻部队,由中尉统领,因其营垒多在长安城北部而得名。兵员较多,武器、装备精良,战斗力超过南军。平时负责京师长安及三辅地区的警卫,每月3次徼行宫外,与南军相为表里,战时往往部分或全部随将军出征。北军的士兵征调自三辅地区(即京师附近的3个政区: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的正卒,番期为1年。这是西汉皇帝亲自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
南北军除文帝即位时曾以原代国(文帝即位前为代王)中尉宋昌为卫将军,统一指挥南北军,和后来周亚夫以车骑将军身份统一指挥过南北军外,在多数情况下各自独立,互不相属,甚至互相牵制。
西汉政府对南军卫士的迎送颇为重视,不仅卫士到京要由丞相亲自迎劳,而且岁终罢遣举行会餐时,皇帝还要亲临慰勉。也就是说,各地方壮丁轮流到中央作卫兵一年,当卫兵极为优待,来回旅费由中央供给,初到和期满退役,皇帝还会请大家吃顿饭,平时穿的吃的,也不要卫兵们自己花钱,如此一来,大大密切了中央政府与民众的感情关系。
(2)“戍”卒:这是去保卫边境。但和去首都相比待遇就不同了,一切费用,都要自己担负。
论到戍兵的期限,却只有三天。这又是沿袭分封时代的旧习惯。分封时代国家规模小,方百里便算大国了,由中央到边疆,最远也不过五十里。要到边疆戍守,只要半天路程。若在边三天,前后共不过五天就回来了。这在分封时代,戍边不是件苦事,随身带着五天干粮便够。
秦始皇帝统一天下以后,似乎没注意到这问题,还叫老百姓戍边三天。由会稽(江苏),到渔阳(热河),在政府说来,还只要你服役三天,这是从来的旧传统。可是路途往返,就得半年以上,衣装粮食要自己带,多麻烦呢?天下一统了,国家体制变了,而秦始皇帝的戍边制度却没有改,或许政府事情忙,而且兵力统一了六国,得意忘形,没有注意到这些小节上,然而因此就引起社会大骚动。陈胜吴广的革命,便由此而起。
所以戍边制度,一到汉代就变了。汉代戍边还只是三天,可是你可以不去,只要一天出一百个钱,三天三百钱,交给政府,便可免戍。有一百个人不去,应该是三百天的免戍费,由政府把来另雇一个肯去的人,一去便要他服三百天的戍役。他也得了这一笔钱,不仅足够在边用度,并且还可留一点安家,这是一种变通办法。
照理论上讲,则人人该戍边三天,纵使宰相的儿子也不能免。汉代的司隶校尉盖宽饶,就真叫他儿子亲身到边疆去,真当三天戍卒,这便成为历史上的佳话了。
(3)兵“役”:相当于现在的预备役和民兵训练的合流。
汉郡长官有太守,有都尉,犹如中央有丞相又有太尉一般。太守是地方行政长官,都尉是地方军事首领,地方部队即由都尉管。凡属壮丁,每年秋天都要集合操演一次,这是一个大检阅,名为都试,为期一月,期满回乡。国家有事,临时召集,这是一种国民兵。
其训练、培养,多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分别训练各兵种。一般说来,车兵主要由平原诸郡国训练;骑兵以西北、北方诸边郡及三辅地区最为精锐;步兵多出自西南山区及各平原地区;水兵主要出自东南沿海及水乡泽国地区。
汉代除却规定的义务兵役外,民间还有义勇队,志愿从军。国家有事,可以自由报名,这叫做良家子从军。那些都是比较富有的家庭,尤其是居家近边境的,平常在家练习骑马射箭,盼望国家有事,报名从军,打仗立功,可以做官封侯,这风气在边郡特别盛。像陇西李广一家便是显著案例。
(三)虎符调兵
西汉基本承袭了秦代虎符发兵的制度,地方各级将领,包括郡守、诸侯王,没有皇帝的虎符均不得发兵。遇有战事,由皇帝命将置帅,调兵征讨。若边郡遇紧急军情,地方官吏可以发兵应急,但事后也须立即上报备案。
西汉除沿用秦之铜虎符外,还始创了一种竹制虎符,称竹使符,用法与铜虎符略同,上刻编号,半付郡守,半留中央,两半合榫,编号相符,才能生效。二者区别在于,铜虎符多用于重大军事行动的兵力动员及征集,竹使符则主要用于一般的军队调动。
西汉初,制度草创,尚不严密,在虎符之外,还参用羽檄等征集、调发军队。檄,即写在单片木简上的皇帝命令或军情通报,在紧急情况下用以传达指示,或征召军队、调派将帅,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则在檄上或传檄人身上插上鸟羽,即称羽檄。文帝时各项制度逐渐健全,多用铜虎符、竹使符调兵遣将。武帝以后常用节调动军队,节用兽毛编结而成、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初为红色,后改在红节上附黄旄。
关于西汉的军事制度就介绍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注意到了:汉时中央直辖的南北军全部军队合共不到七万人,泱泱大国,依靠如此少的直属部队,能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吗?······(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