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大型机构持仓ETF超万亿元(2024Q3)

财富   财经   2024-11-01 08:09   北京  

史周  王兆宇  赵文荣  顾晟曦

2024年三季度大型机构投资者增持A股宽基ETF约2900亿元,季末持有市值已超万亿元,在净值增长与净申购驱动下,非货ETF规模大幅增加1.06万亿元至3.35万亿元,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指数基金总规模达4.78万亿元。宽基ETF管理人受益,规模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方面,A500产品竞争火热,45家机构上报60只产品,首批ETF上市后规模迅速增长至500亿元。北向ETF交易日渐活跃,占A股ETF成交额比例达3.8%。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市场定价权逐渐显现。


大类指数基金市场概况:2024年三季度指数基金管理规模增加1.14万亿元至4.78万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1)全市场118家机构管理2477只不同资产类别的指数基金,规模合计4.78万亿元(不计ETF联接基金 ),数量相比上季度末增加71只,规模相比上季度末增加1.14万亿元。


2)A股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增加1.01万亿元至3.23万亿元,净值上涨和资金净申购分别贡献4985亿元和4910亿元规模增量。


3)海外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增长18%至2015亿元,沪港深股票型指数基金规模增长35%至2739亿元,债券型指数基金规模增长3%至10116亿元。



细分类别指数基金市场概况:非货ETF规模增加1.06万亿元至3.35万亿元,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


1)非货币ETF数量达到972只,合计规模增加1.06万亿元至3.35万亿元。


2)被动指数基金规模增加1.10万亿元至4.55万亿元,增强指数基金规模增加357亿元至2323亿元,被动产品规模占比持续提升。


3)ETF与ETF联接基金继续扩大份额,被动股票型产品中二者规模占比已近92%。


4)宽基指数基金规模增长显著,沪深300指数基金规模突破万亿元。



管理人格局:宽基管理人受益,集中度进一步上升。2024年三季度末,


1)118家指数基金管理人中,管理规模前10名的基金公司指数基金规模合计33183亿元,占全部大类资产指数基金规模的69%,相比上个季度提升5个百分点。


2)针对ETF而言,华泰柏瑞和南方基金两家以宽基ETF见长的管理人规模增幅超过70%,易方达和嘉实基金的管理规模增幅超过50%,广发基金(7进6)、富国基金(10进9)的ETF规模排名有所上升。



产品布局:首批A500ETF缓解新发市场颓势。


1)2024年三季度新成立103只指数基金,其中88只为股票型产品,募集规模达313亿元,A500ETF以外的产品平均募集规模仅1.45亿元。


2)从产品形式看,88只股票型指数基金中62只为ETF或ETF联接基金;从标的指数看,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产品募集规模最大达到200亿元,新产品数量最多,达到10只。



指数基金市场总结与展望:向ETF交易进一步活跃,A500指数产品竞争火热持续吸金,大型机构投资者持有宽基ETF规模已超万亿元,指数基金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其定价权逐渐显现。


1)A500指数产品竞争火热,ETF上市后持续吸引资金流入。45家管理人上报60只A500指数产品,其中10只ETF、10只联接、12只场外指数、28只指增产品。首批A500ETF持续获资金流入,最新规模已超500亿元。


2)持股市值超越主动,指数基金市场定价权逐渐显现。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达到31446亿元,首次超越主动权益基金的28400亿元。ETF成交额占股票成交额比例持续增加,对于科创板而言近期占比可达18%。指数基金定价权逐渐显现,对市场风格、行业走势以及个股表现均有较大影响。


3)ETF互联互通:北向交易进一步活跃,占A股ETF成交额比例达3.8%。


4)大型机构投资者三季度增持2909亿元,持有宽基ETF规模已超万亿元。



风险因素:


指数表现不及预期;跟踪误差加大;持有人集中大额申赎。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0月31日发布的《2024Q3股票指数基金盘点与展望—指数基金持股市值首次超越主动,大型机构持仓ETF超万亿元》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