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基金|量化基金跟踪与展望:Beta行情下的“破局”

财富   财经   2024-11-16 09:03   中国  

刘方  杨洋  刘笑天  赵文荣  王子雄

规模方面,截至2024年9月,全市场公募量化基金整体规模3216亿元,环比显著上升;截至2024年10月,我们测算股票私募量化整体规模约7900亿元,其中股票持仓规模约7200亿元。业绩方面,股票多头三季度收益领先,指增策略超额面临挑战;市场中性策略多、空两端双重压力,处于亏损后的修复区间。在指数Beta主导行情、市场风格快速切换的背景下,量化基金超额获取面临压力。未来阶段,预计量化管理人在把握Beta行情的同时,更专注在指数成分内寻求超额,而非市值、风格的显著偏离,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定量方式可解决的问题不局限于超额获取,单一策略呈现脆弱性的背景下,系统化的多策略、多资产或是长期方向。


量化公募规模:截至9月共计3216亿元创新高,指数化趋势持续。


截至2024年9月,公募量化基金规模共计3216亿元,已超越2023年9月的高点。三季度规模增长共计448.7亿元;在权益型公募中占比约4.3%,相比2024Q2下降0.2个百分点。指数行情主导下,指增、类指增产品成为规模抬升的主要来源,第三季度规模分别上涨19.2%、16.6%;在公募量化基金中的规模占比合计达到85.5%。量化选股规模止跌上升,量化对冲规模小幅回落。



公募市场格局:量化管理人集中度较高,指数管理人集中度再提升。


截至2024年9月,仅考虑公募量化基金,TOP5管理人规模占比38.0%,TOP10管理人规模占比54.4%;同时考虑公募量化及被动指数基金,TOP5管理人规模占比60.3%,TOP10管理人规模占比77.9%。



量化公募业绩:指数主导行情,超额面临挑战。


2024Q3,公募沪深300指增基金超额中枢为-1.1%(指数16.1%),中证500指增基金超额中枢为-3.5%(指数16.2%),中证1000指增基金超额中枢为-1.7%(指数16.6%)。10月以来公募沪深300指增周超额恢复,中证500、中证1000指增周超额仍然较低。面对超预期指数行情和升贴水反转,公募量化对冲2024Q3面临多、空双重压力,季度收益中枢-3.7%。



量化私募规模:测算股票私募量化整体规模约7900亿元,其中股票持仓规模约7200亿元。


我们测算截至2024年10月,私募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指增规模分别约870亿元、3160亿元、1580亿元;全市场选股规模约410亿元,市场中性规模约910亿元,DMA规模约970亿元。按私募排排网数据,截至2024年9月,全市场量化私募产品约2.9万只,全行业占比约为29.9%;量化股票多头、股票市场中性和量化CTA产品数量居前,分别约12750只、5400只和5250只产品。



量化私募业绩:指增超额波动大,CTA策略业绩修复。


朝阳永续数据显示,受益于9月以来的指数主导行情,2024Q3私募指增策略收益领先,沪深300指增、中证500指增、中证1000指增收益率分别为16.0%、15.3%、17.3%。观察10月业绩,私募指增产品超额回撤后的修复速度相对更快一些,尤其体现在沪深300指增产品;中证500指增、中证1000指增的超额波动较大。2024Q3,CTA趋势、CTA套利策略收益率分别为9.1%、2.4%,策略年内业绩持续修复。



配置展望:Beta行情下的多策略“破局”。


当前A股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指数、指增产品直接受益主流市场行情,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但在市场有效性整体上升、市场风格轮动加速的背景下,超额的稳定性面临挑战,预计未来阶段指增产品在把握Beta行情的同时,更加专注在指数成分内寻求超额,而非市值、风格的显著偏离,量化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同时配置角度,定量方式可解决的问题并不局限于超额获取,在单一策略呈现脆弱性的背景下,系统化的多策略、多资产或是长期方向。



风险因素:


样本产品的代表性不足或幸存者偏差;基金经理或投资团队发生变化;策略容量不足;政策变动超预期。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11月15日发布的《量化基金专题研究系列之二十三—量化基金跟踪与展望:Beta行情下的“破局” 》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