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市场:首先从住宅的角度,今年整体的供地计划下降了23%。不同城市之间,无论是表现比较好的城市,还是库存去化周期大于36个月的城市,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以缩量来保证地价的平衡;
长租市场:从保租房的领域来看,投资高峰已过。过去3年,从2021年超1200万㎡到2023年的近300万㎡,整体土地的投资下降非常快。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央国企在拿地企业中依然是主导,占74%。国有企业大量持有租赁型用地,对稳定整体租赁市场的定价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商办市场:再来看一下本轮周期里受损最严重的商办市场。可以发现国内几个主要的不同城市,从连续三年的供应来看,整体的量在回落,这个趋势非常明显,这是通过从源头开始控制供应总量,来缓解供求的平衡;
工业市场:最后看一下工业市场。2023年工业用地成交量近五年首次下滑,成交规模同比下跌17%;其中一个现象是,园区开发商的拿地规模同比下滑了12%,园区开发商工业用地拿地占比下降3个百分点;这是工业用地整体的情况;
保租房REITs:具体来看,保租房REITs因为它偏向C端,目前是整个REITs里最稳定的产品,唯一的缺点就是单个资产的价值比较低;
产业园REITs:产业园整体的波动比较大,引发市场对其穿越周期的能力产生了一定的质疑。经营表现的波动,主要是因为研发、办公、租户的租期以及单一性对项目租金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
消费REITs:对于消费REITs我们比较看好,它打通了整个目前商业购物中心“投、融、 管、退”的环节,加上中国具备巨大市场的基础,我们认为这个市场空间是巨大的。
商业市场:疫情后的消费复苏对整体一线购物中心的运营压力是减轻的,从我们所监测到的数据来看,整体的空置率和租金有变化,但变化比较小;同时在过去一年间,也有非常多的亮点项目取得了逆势的增长,包括南京的德基、上海青浦的奥特莱斯,都取得了消费的增长。
办公市场:办公作为重灾区,去年一线城市整体净吸纳量只有131万㎡,相当于前年的1/3,我们预计这个整体趋势还将延续;从经营来看,整体的空置率和租金还处于探底的过程,以上海为例,24年净吸纳量预计为55万㎡ ,相比全年164万㎡的新增供应,需求仍显不足;
产办市场:在2021年有一个小的高潮,得益于从甲级办公的外迁客户,2021年整体吸纳量以及空置率都取得的比较好的表现。但整体市场的下滑,使得产办也出现了超过20%的空置率,整体运营承压。
厂房/研发:受经济下行影响,厂房/研发项目空置率普遍上升;但是厂房整体的空置率要比研发办公平均低5个点,整体市场表现不错,包括它的租金和空置率,尤其是租金还有些许的上扬。
租赁市场:目前租赁企业TOP30的企业还在逆势增长,今年1季度开业项目达到的110万件,央国企整体的表现非常突出,从过去占比8%到目前提升到了12%;
办公:逐年缩量,从2019年的1370亿,到去年730亿,到今年1季度100亿不到,连续5年在下降,在整个资产交易过程中,10亿以下的比重在逐渐上升,这是办公大宗市场目前呈现的特征。
公寓和酒店:是这两年市场的热点,大宗交易额持续攀升,它呈现的特征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占9成以上,中资的买家成为行业的主流。
商业:从商业的大宗来看,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从2021、2022、2023年连续3年商业大宗单笔交易的总额连续3年在快速下降,2023年是16亿。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结论:小而精而且具备改造盘活可能性的商业,目前是交易市场比较活跃的标的。这也是从大宗市场反映出来的特征。
聚焦“新型消费” | 第八届地新引力峰会·商管论坛精彩观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