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不死的你或许会让你更强大,那杀死了呢?

文摘   2024-06-30 23:50   美国  


第232篇文章

6/30/2024








自从开始写心理类文章以来,总有人说,“我们小时候经历的苦难比你说的多多了,也没怎么样”,“为什么老要知道原因,有句话说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吃苦是福”等等。似乎存在一种“苦难美学”,认为经历苦难不仅不是问题,甚至是一种生活的礼物,只要活着就万事大吉。再配上尼采的名言“杀不死你的会让你更强大”,苦难的“暴力美学”被推到了巅峰。


但问题是,万一你被“杀死”了呢?












被“杀死”的人



“杀死”的样子千千万。当然,一些人可能被“杀死"过,然后死而复生,但很可惜,这不是每一个人的故事。


TA可能还是会笑,还是会出来聚会,但TA失去了希望了。TA还没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有一只小猫。


TA可能还在上班,但是TA不介意哪天被车撞,TA觉得活着很痛苦,TA还没离开这个世界,因为觉得自己懦弱。


TA可能强迫性的重复一些事情,逐渐和想象中的自己越走越远,TA还没离开这个世界,因为无所谓了。


就像是一个人眼里的光一点点熄灭,然后遁入了黑暗。TA还在,但TA也不在了。


我碰到不少来访者,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东西只有一两件,这让我想到把一个球放在一个很小的桌子上,桌子稍微一倾斜,球就可能掉下去。


的确,不少研究表明,经历苦难会增加人的韧性,但也可能带来长期的存在主义危机、频繁的习得性无助、生活在创伤的阴影中以及一个破碎的自我。童年逆境(包括创伤)与成年期持续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和抑郁症)存在显著关联。


这儿就有一个循环,经历创伤的人被苦难美学洗脑,但因创伤的影响习得性无助,自尊持续降低更加厌恶自己,于是存在主义危机,接着可能听到一些人说,你经历的不算什么,然后开始比较创伤和修复,经历新一轮的循环,更难走出阴影


数据表面大部分经历创伤事件的不会有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是数据是人组成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议将复杂性创伤纳入《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


苦难美学让经历过创伤的人觉得他们“需要”勇敢,这和选择变得勇敢是两回事。前者让人感觉没有被充分看见和理解,而后者是修复后的自主选择,是自我价值的展现。


这让我想到很多家长会说孩子脾气行为差,是个问题小孩。但孩子不会故意变得更困难。往往是发生了一些什么导致了这个现象,而家长的脾气差这个标签直接抹去了自己一切的反思和责任。很可能,孩子经历了苦难,需要修复,但家长觉得这不算什么,认为要治疗的是行为本身。但恰恰要治疗的是有裂痕的依恋风格和家长的养育方式。


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认为,我们的外部境遇是内心世界的向外投射。如果我们的内心被“杀死”了,外部世界看到的也将是荒漠。


对于被“杀死”的人,没有一套黄金模板治疗。治疗会是多元的,一些人需要知道发生的原因,才能增加自我理解和善意,一些人需要的是放下解决问题的思路,放下和别人的比较,一些人需要长期的被人接纳,认可,在反复的灯亮灯熄后看到有人仍愿意陪伴后的一场大哭。


好消息是 - 身体的杀死是不可逆的,心理的被杀死是可逆的。


- the end - 












背景:秀米







心说心理
我是一名在西雅图的心理咨询师,在这儿和你分享一些心理学的内容 :)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