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实现!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江浩、胡彦杰AM:真正“B”掺杂实现稳定的超高镍正极,成就卓越稳定性锂离子电池!

学术   2024-11-01 10:13   重庆  
 投稿通道                     

超高镍三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氧化物是两种最具潜力的正极材料,其能量密度超过900 Wh kg−1,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特别是下一代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的上限。后者需要在超过4.8 V(相对于Li/Li+)的电压下参与电荷补偿,以实现超高比容量。在这种情况下,内在的电压平台滞后、匹配的高压电解液和复杂的电池管理系统极大地限制了其应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超高镍正极(镍含量≥95%)已经成功应用于太空电源系统(每周期低状态充电(SoC))和军用产品(仅几个周期),以及其他领域。然而,当充电电压超过4.3 V时,许多nilO-Ni构型容易被产生,这不仅增加了Ni 3d-O 2p轨道的混合区域,还减少了镍离子从3a位置到锂层3b空位的转移能垒50%。这些现象加剧了氧阴离子的电子损失,导致锂存储位点减少和锂离子扩散动力学滞后。这些通常伴随着不断恶化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问题。目前,主要工作集中在通过掺杂异质元素来增强高镍正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和表面电化学惰性。具体来说,高价态M离子掺杂(M = Ti4+、Nb5+、Mo6+等)具有强M-O键能,可以通过占据过渡金属(TM)层的3a位置来稳定晶格氧。还有一些M离子(M = K+、Mg2+Zn2+等)可以通过占据锂层的3b位置,有效缓解Li/Ni混排,典型的“支柱效应”。这些手段在截止电压低于4.3 V时显著提高了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然而,在更高电压下运行时,这种掺杂修饰难以支撑高镍正极,尤其是超高镍含量。值得注意的是,B、Si和P元素倾向于以聚阴离子的形式占据四面体空隙,这不仅可以牢固稳定晶格氧,而且有效防止Ni离子迁移到Li层。特别是,B(原子量:10.8 g mol−1)作为五种超轻元素之一,对高镍正极的比容量影响最小,并且有助于通过调节晶面表面能来形成径向对齐的二次颗粒。迄今为止,在所有报道的B参与改性的三元正极中,尽管一些文献中发现了“B掺杂”的描述,实际上主要聚集在一次颗粒间隙中,并未实现真正的相掺杂。这是因为B离子2s22p1价电子构型容易与晶格氧形成sp2或sp3轨道杂化,并生成聚阴离子(BO33−或BO45−),这很难通过传统的固相迁移和扩散掺杂到晶格中。基于此,Guo等人已经从理论和实验上验证了B离子更倾向于在高镍正极表面积累,通过DFT计算和不同刻蚀深度的原位XPS分析。这种“假”修饰未能从源头上增强高镍正极的晶体结构稳定性,相反,它将引起Li离子偏析,大大增加表面残留碱。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高效且真正B掺杂的高镍正极的报道。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李春忠、江浩、胡彦杰团队首次展示了一个真正的B掺杂LiNi0.95Co0.04Mn0.01B0.01O2正极,并进一步通过Li2SiO3涂层改进表面化学。B掺杂已被证明以3配位和4配位构型存在,并且在脱/锂化过程中具有高电化学可逆性,其中更多的4配位B离子在充电结束时有效稳定氧阴离子并阻碍Ni离子迁移到Li层,而3配位B离子对Li离子扩散没有不利影响。在充电结束时,部分3配位硼离子转化为4配位硼离子,显著稳定了晶格氧的损失,并阻碍了镍离子向锂层的迁移。当锂离子插层时,更多的3配位硼离子对锂离子扩散没有不利影响。此外,硼掺杂还优化了初级颗粒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更细长的形态和径向排列,更好地放松了晶格应变并缩短了锂离子的扩散路径。通过涂覆一层Li2SiO3惰性层,进一步减少了表面残留的碱,并大大增强了界面稳定性。这些优势共同解决了超高镍阴极的关键问题,使得所获得的阴极在0.1C时可逆容量高达237.4 mAh g−1(924 Wh kg−1阴极),在10C时为177.6 mAh g−1,并在55℃下1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3.9%。在软包全电池中,经过500个循环后,即使在1C的电流密度下,也仅损失了15.8%的容量,表现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    

该成果以“Reversible Configurations of 3-Coordinate and 4-Coordinate Boron Stabilize Ultrahigh-Ni Cathodes with Superior Cycling Stability for Practical Li-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第一作者是Yu Haifeng。

(电化学能源整理,未经申请,不得转载)
【工作要点】
本文通过硼离子预占据策略,首次实现了在超高镍阴极中真正的硼掺杂,硼以3配位和4配位构型存在。这种新型超高镍层状氧化物阴极因其成本效益和超高容量而成为下一代高能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候选者。然而,镍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更大,晶格氧稳定性更差,从而导致容量衰减和动力学滞后。通过Li2SiO3涂层的Li(Ni0.95Co0.04Mn0.01)0.99B0.01O2超高镍阴极,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所有问题。所获得的阴极提供高达237.4 mAh g−1(924 Wh kg−1阴极)的可逆容量,并且在软包型全电池中在1C下循环500次后具有84.2%的出色容量保持率。先进的表征和计算验证了硼掺杂以3配位和4配位构型存在,并且在去/锂化过程中具有很高的电化学可逆性,极大地稳定了氧阴离子并阻止了镍离子向锂层迁移。此外,硼掺杂优化了初级颗粒微观结构,以更好地放松晶格应变并加速锂离子扩散。这项工作将正极材料的能量密度推进到900 Wh kg−1以上的领域,这一概念将激发对超高镍阴极的深入研究。    
图1a:B3+和OH离子在Ni(OH)2近表面处的密度分布以及相应的示意图。图1b:两个Ni(OH)2-B(OH)3构型的形成能。图1c:B掺杂Ni(OH)2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图1d:Ni和B元素在NCMBOH中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图谱图。图1e:NCMOH和NCMBOH的X射线衍射图谱、半高宽值和晶格参数。图1f:NCMB和NCMBOH的B 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和11B固体魔角自旋核磁共振谱。    
图2a:NCMB和B-NCM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像和EDS图。图2b:NCMB@LSO的高分辨率透射电子显微镜图像。图2c:五个样品的C 1s 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和残余锂盐。图2d:NCMB@LSO和B-NCM@LSO在0.25 M Na2NO3中进行阴离子交换前后的B含量。    
图3a:五个样品在0.1C时的初始充放电曲线。图3b:三个样品在0.2 mV S−1时的初始循环伏安曲线,图3c:在0.5C时的可逆dQ/dV曲线,图3d:在0.1–10C时的放电比容量,图3e和f:在25和55℃下,NCM、B-NCM@LSO和NCMB@LSO在2.7–4.4 V范围内0.5C循环100次后的容量保持率。图3g:与报道的高镍阴极相比,能量密度和每循环容量损失的压缩比较。图3h:在2.7–4.3 V范围内,NCM、B-NCM@LSO和NCMB@LSO在软包全电池中的循环稳定性。    
图4a:NCMB@LSO在不同电压下的原位B k边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图谱。图4b:在锂化和脱锂状态下,3配位和4配位B离子的能量差异的绝对值。图4c:带有和不带有4配位B离子掺杂的高镍阴极的电荷密度分布的2D等高线图和氧的态密度,图4d:在脱锂状态下,原始和4配位B离子掺杂的富镍阴极中从过渡金属层到锂层的Ni离子迁移势垒。图4e:在锂化状态下,原始和3配位B离子掺杂的富镍阴极中锂离子迁移势垒。图4f和g:NCMB@LSO和B-NCM@LSO在充放电曲线对应的(003)峰的原位X射线衍射等高线图。图4h和i:在充电过程中NCMB@LSO、B-NCM@LSO和NCM的c轴晶格参数和单元格体积的变化。    
图5a) 在不同电压下NCMB@LSO的原位B k边XANES图谱。b) 在锂化和脱锂状态下,3配位和4配位B离子的能量差异的绝对值。c) 电荷密度分布的2D等高线图和氧的态密度(PDOS),以及d) 在脱锂状态下,原始和4配位B离子掺杂的富镍正极中从过渡金属层到锂层的Ni离子迁移势垒。e) 在锂化状态下,原始和3配位B离子掺杂的富镍正极中Li离子迁移势垒。f,g) NCMB@LSO和B-NCM@LSO在充放电过程中(003)峰的原位XRD等高线图。h,i) NCMB@LSO, B-NCM@LSO和NCM在充电过程中c轴晶格参数和单元体积的变化。
【结论】
总之,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硼离子预占据策略,首次实现了在超高镍阴极中真正的硼掺杂,硼以3配位和4配位构型存在。在充电结束时,部分3配位硼离子转化为4配位硼离子,显著稳定了晶格氧的损失并阻碍了镍离子向锂层的迁移。当锂离子插层时,更多的3配位硼离子对锂离子扩散没有不利影响。此外,硼掺杂还优化了初级颗粒的微观结构,使其具有更细长的形态和径向排列,更好地放松了晶格应变并缩短了锂离子的扩散路径。通过涂覆一层Li2SiO3惰性层,进一步减少了表面残留的碱,并大大增强了界面稳定性。这些优势共同解决了超高镍阴极的关键问题,使得所获得的阴极在0.1C时可逆容量高达237.4 mAh g−1(924 Wh kg−1阴极),在10C时为177.6 mAh g−1,并在55℃下100个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3.9%。在软包全电池中,经过500个循环后,即使在1C的电流密度下,也仅损失了15.8%的容量,表现出卓越的循环稳定性。研究人员期望这项工作能激发对超高镍阴极的更深入研究,以进一步改善电化学性能,从而加速和扩大它们的潜在应用。    
【制备过程】
通过共沉淀法预先将硼离子掺杂到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的晶格中,确保后续硼离子能够真正掺杂到高镍阴极材料中。具体步骤为:首先,通过经典密度泛函理论(CDFT)计算过渡金属氢氧化物表面OH和B3+离子的浓度分布,确定硼离子在特定pH值下与过渡金属氢氧化物前驱体的结合方式。然后,利用B(OH)3与TM氢氧化物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通过共沉淀反应实现硼离子的掺杂。接着,通过高温锂化过程制备出硼掺杂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LiNi0.95Co0.04Mn0.01B0.01O2。最后,通过在正极材料表面构建Li2SiO3(LSO)惰性层,进一步改善表面化学性质和界面稳定性。这一过程实现了硼离子在超高镍阴极材料中的真正掺杂,并显著提升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Haifeng Yu, Jin Cheng, Huawei Zhu, Ling Chen, Cheng Lian, Yanjie Hu, Honglai Liu, Hao Jiang, and Chunzhong Li, "Reversible Configurations of 3-Coordinate and 4-Coordinate Boron Stabilize Ultrahigh-Ni Cathodes with Superior Cycling Stability for Practical Li-Ion Batteries," Adv. Mater. 2024, 2412360.    
 DOI: 10.1002/adma.202412360.
         
 

(原文请扫下方二维码进入知识星球下载)




点赞,在看,分享,来个一键三连吧!

电化学能源
聚焦电池前沿,启发科研创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