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在后台留言
说自己的手术只清扫了个位数的淋巴结
而同个病房的患者清扫了100枚
怀疑自己的手术出了问题
那么,甲状腺癌手术到底需要清扫多少枚淋巴结?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们先要了解治疗性和预防性清扫的概念
治疗性清扫
如果首次手术前在某个区域发现了可疑淋巴结
并且穿刺证实其来源于甲状腺
那么就需要将包含淋巴结的整块脂肪组织一起切除
这就是治疗性清扫
尽管甲癌的治疗理念不断变化
但治疗性清扫的原则一直没有改变
例如,一位患者在术前发现侧颈3区有转移
那么手术至少需要清扫2a,3,4区的淋巴结
最终病理报告中
通常会发现多枚转移的淋巴结
规范的治疗性清扫可以降低该区域未来复发的风险
避免将来因多次手术而对该区域重要结构造成损伤
预防性清扫
你可能听其他患者说过
他们术前检查并未发现可疑淋巴结
但手术后却发现了转移
这通常是因为手术医生在中央区进行了预防性清扫
病理发现了隐匿转移
有些患者于是主动要求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
希望尽可能切除所有可能存在的隐匿转移
以降低将来复发的风险
这个想法听起来挺合理
但实际上并不符合目前的治疗理念
美国甲状腺指南 | 预防性中央区清扫 | 预防性侧颈清扫 |
2006年版1 | 常规推荐 | 不推荐 |
2015年版2 | T3,T4,N1b | 不推荐 |
1 Thyroid, 2006, 16, 109-142.
2 Thyroid, 2016, 26, 1-133.
以中央区清扫为例
在最早的2006年版美国甲状腺指南中
推荐所有乳头状癌患者进行预防性清扫
而在最近的2015版指南中
仅推荐有明确危险因素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清扫
大多数乳头状癌患者并不需要预防性清扫
是否需要预防性清扫取决于收益和风险
预防性清扫虽然能发现隐匿的淋巴结转移
但这并不意味着留在体内的隐匿灶就一定会导致复发
大量随访数据表明
预防性清扫并不会显著降低复发率
因为大多数隐匿转移始终保持在隐匿状态
无论是中央区还是侧颈区
全面清扫的风险都是实际存在的
目前的理念并不提倡预防性清扫
中央区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预防性清扫
除非有极端特殊情况
侧颈区原则上不进行预防性清扫
淋巴结清扫范围
尽管在极少数情况下
甲状腺癌可以转移到常规位置以外的淋巴结
但大多数时候转移还是位于中央区和侧颈区
因此,淋巴结清扫范围
取决于哪些区域需要进行治疗性清扫
哪些区域需要进行预防性清扫
以上图的患者为例
术前超声发现右侧4,6区的淋巴结有转移
因此需要进行治疗性的右侧中央区和侧颈清扫
而左侧颈不需要预防性清扫
唯一需要讨论的是左侧中央区是否需要干预
手术医生可以选择清扫左侧中央区
但这样一定会增加术后缺钙的风险
他也可以选择保留这块脂肪组织
虽然这样可能会留下隐匿的转移灶
是否干预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
完全取决于不同人的理念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即便是预防性清扫
也需要像治疗性清扫一样全面完整
摘葡萄手术是一种错误的手术方式
手术医生可以选择不碰这个区域
如果碰了就要彻底弄干净
淋巴结清扫数量
所以,甲状腺癌手术需要清扫多少枚淋巴结呢?
如果是很小的乳头状癌
术前和术中都没有发现明确转移
手术医生不进行任何淋巴结清扫
病理报告上淋巴结数目为0
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甚至符合当前的治疗理念
如果手术前已经确诊了双侧颈淋巴结转移
即便手术医生清扫了100枚淋巴结
也不代表一定清扫干净了
因为某个地方可能没有处理到位
留下的脂肪组织中有残留病灶
术后随访时被超声发现
很多人拿着病理报告问
“我的淋巴结是不是清扫到位了?”
单纯通过报告其实无法判断是否清扫干净
从病理报告中能得出的信息是
清扫出的淋巴结数量和脂肪组织多少
是否大体上与手术范围内的完整清扫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