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式满仓。
由于重仓的银行、煤炭和电力大跌,等不及2635点会不会跌破了。
2月份大盘跌,银行和煤炭涨得我有多爽,现在创业板涨,银行和煤炭却跌妈不认。
还是忽略指数,立足于行业和公司的估值,打4-5折了,就打满5%的仓位上限。
接下来,就只能根据业绩增速、估值和股息率,靠调仓优化持仓了。
对一个板块看好的最佳表达方式,就是在估值低位不离不弃,并逆势加仓。
今年2月,我做到了。
如今,我还是可以。
按照(业绩增速+股息率)/市盈率≥3的标准,
目前7家持有银行中,5家市盈率低于5倍,上半年净利润增速10%+(2家20%+),股息率5%+,符合标准。
另有2家零售银行长期ROE≥15%,目前市盈率5倍左右,预计今年业绩增速+股息率≥10,
随着未来经济复苏,我相信业绩增速也会回归10%-15%,也符合标准。
而ROE15%+的优秀银行,合理PB至少为1.5倍(即市盈率10倍),目前不到0.75倍,
在2900点下方,谈一个估值至少打了6折、业绩依旧稳健的板块见顶,徒增笑料罢了。
继续等待8%股息率的A股银行,和10%股息率的港股银行。
希望存量房贷利率下滑的利空,再造一个钻石坑。
估计还是有不少人不明白一点,为什么不等2635点就满仓了。
第1点理由,指数下跌时,板块也能上涨。
以银行指数为例,今年2月跌到2635点时,银行板块其实一直是上涨的。
第2点理由,我是按照预期收益率定仓位,而不是按照大盘点位定仓位。
如果有一个光靠估值修复,就能实现翻倍的机会摆在面前,我并不会在意大盘是涨是跌。
打个比方,如果相信未来必将站上3000点,如果预期收益率只有10%,
以最直接的上证综指ETF为例,2727点买入,站上3000点时,就能获得10%的预期收益。
跌得越多,并不是风险,反而意味着预期收益越高。
虽然7月末和8月末的2次大涨,我都减仓了,甚至早早将仓位降至70%。
但是,由于重仓了银行、煤炭和电力,最近我的账户,失血却比大部分人更严重。
不过,我的内心,毫无波澜。
就像坚信会涨回3000点一样,现在跌幅越大,不过是潜在收益更高罢了。
所以,我每天的思考是,如何找到未来领涨的行业和公司。
最后,再聊聊普通散户,如何在这个市场,获得不错的收益。
如何才能在这个市场,获得不错的收益,乃至超额收益呢?
第1,动用日常现金流,根据实际情况逢低补仓。
参考沪深300的风险溢价指标,在熊市底部时,要勇于加仓。
比如我为什么不担心红利见顶,甚至越跌越买?
今年银行、煤炭和电力为代表的高股息策略,超额收益比较明显,它们现在的下跌,只是补跌(是否见顶通过估值判断即可),这其实是市场见底的重要特征之一。
而国债还在一直涨,年金险也在倍一直抢,债基成为加仓主力,而银行的股息率普遍高于5%,远高于它们。
再加上业绩增长,假设股价一直不涨,未来的股息率,只会越来越高,比如8%乃至10%。
那么,两者的收益差距,只会随着时间拉长,越来越大。
一边疯抢不到3个点的固收,一边却认为5个点的高股息见顶了,简直荒谬。
这就是常识,我只是遵从常识而已。
只要我持有的是优质公司和基金,而且它们业绩还在增长,估值打了4-6折,只要有钱,我就会加仓。
而很多人,即便有钱,面对大跌,即便不是第一次经历了,也是不敢加仓的。
第2,调仓,卖出性价比低的,买入性价比高的。
比如今天,我减仓了部分水电仓位,用来加仓银行。
为什么?
因为水电龙头目前处于合理估值,只能赚业绩增速+股息率的钱,预期8%-10%。
而银行目前估值打了5折,光是估值修复到合理估值,可以实现翻倍,预期收益更高。
所以,遇到市场大跌,即便满仓了,也能通过调仓,来增强组合的潜在收益。
至于会不会调错,核心在于基本面的判断。
只要基本面判断对了,我并不担心因为市场风格,短暂跑输的风险。
因为股价长期一定是跟基本面走的,历史上的长牛行业,一定是业绩长牛。
就像遛狗一样,狗有时候会跑到前面,有时候会跑到后面,
但只要你一直往前走,相比起点,狗也会越走越远,这就是股价与内在价值的关系。
基金产品研修班
10月8日开课,长按海报中二维码报名!
班级内开设如何选基、怎么跟踪、构建体系等课程;详细介绍公募30、选基工厂、投顾、FOF等各类产品;还会提供行情解读、优质基金名单及实时答疑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