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城市发展,是否有普遍的规律?关于这个问题,《向心城市》一书给出了一个观察视角。所谓“向心城市”,指的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会向城市集中,而且是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中心区集中。本书认为,这是目前世界城市发展呈现出的普遍规律。
本书的作者,是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长江学者”陆铭。他在2016年出版过一本著作,叫《大国大城》【推荐阅读:人口流动与城市未来:《大国大城》中的中国城市化思考】,引起了很大反响,并获得多个奖项。在那本书里,作者讲到了很多有关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道理,比如最主要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而近些年,作者的团队在城市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进展,也在城乡发展方面做了很多调研,他们发现,《大国大城》中讨论的其中一些话题,还可以阐释得更加深入、细致,特别是关于城市发展的部分。所以,就有了这本《向心城市》。
得到平台何帆老师,曾经评价说:“陆铭教授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用大量的数据说话;二是刨根问底,寻找底层逻辑。”这本《向心城市》,也非常鲜明地体现了这两个特点。作者在阐述“向心城市”发展趋势的时候,不仅摆出了翔实的、有说服力的数据,来支撑观点;还进一步探寻了“向心城市”发展趋势形成背后的原因,还有这些趋势会给城市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作者还讲到了很多跟城市发展相关的问题,比如,中国城市化率的上升空间还有多大?发达国家存在“逆城市化”趋势吗?人口向大城市、向城市中心集聚,会不会加剧地区间收入差异?拥堵、污染等“城市病”,是不是人太多引起的?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很多看似“反常识”的观点。具体的,我们会在后面的解读中呈现。
在第一部分,展开来说一说,书里重点讲的三条“向心城市”发展规律,也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会从农村聚集到城市,从小城市聚集到大城市,从城市外围聚集到中心城区。我们先看一看这些趋势在数据上是怎么呈现的,然后再探寻一下这些趋势出现的原因。在第二部分,我们说一说,这些“向心城市”的发展趋势,会对城市生活有什么影响,重点从活力、宜居和和谐这三方面来讲述。
第一部分
第一条,最基本的“向心城市”规律,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向城市集中;呈现在数据上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率就越高。这条规律,即使不看数据,大家也应该都能感受到。
我们知道,“城市化率”,就是指一个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这里要注意,城市人口,不仅是居住地点在城市,而且,这些人口的职业是以制造业或者服务业为主,而不是从事农业的。作者说,从数据上看,不管是在同一时间点上,把不同经济发展的国家放在一起比较,还是单独看一个国家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情况,都能发现,城市化率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具体到中国来看,这条规律同样在发挥作用。从1949年到2021年,中国城市化率从10%左右一路上扬,2021年达到了接近65%的水平。但随着城市化率的提升,近些年,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动力在逐步消退。
作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因为首先,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达到80%以上,甚至90%;相比而言,我们国家的城市化率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且,如果做一个跨国比较的话,会发现,中国的城市化率,比全世界处在相近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低了大约10个百分点。另外,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出来后,学者们发现,中国的城市化率和流动人口数量,都高于之前研究推算的数据。也就是说,城镇化提升的速度和潜力,都比预测中要高。所以,综合多种因素,作者认为,中国城镇化的动力依然强劲,中国的城市化率会向发达国家所达到的80%,甚至90%的水平逐渐靠近。
第二条“向心城市”规律,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从数据来看,近十年来,在世界各国,人口向着一些国家级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了。拿中国举例。根据2015年的人口小普查数据,中国的人口在向着沿海地区以及一些大城市的周围集中。到了2020年,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这种集聚趋势是进一步加强的。比如看南方地区,广东、浙江和江苏三个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人口都是大幅度增长,其中,广东人口增幅尤其迅猛,10年增长了将近2200万,总人口已经超过了1.2亿。而在广东内部,人口也是主要向珠三角的大城市集中,相比之下,珠三角之外的地区人口却是呈现出了负增长趋势。这些都显示出了“人口从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这个趋势。
第三条“向心城市”规律,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会向城市的中心地区迁移,尤其是大城市的中心地区。这条规律,目前在很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得很明显,不会受到太多质疑。但是,在发达国家也同样成立吗?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种说法,在很多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也就是大城市中心区的很多人都搬到了郊区,中心区人口是在下降的。
真的如此吗?还是来看实际数据。
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是纽约的中心地区。从数据来看,曼哈顿区的人口在上个世纪确实有过一段时期是下降的,从1950年的196万左右下降到1980年的143万左右。但是,这个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逆转了。从1980年到2017年,曼哈顿区的人数一直在持续上升,2017年已经回升到了166万,并且这个趋势还在持续。伦敦也走过类似的历程。伦敦的内城区域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短暂的人口下降之后,从九十年代开始一直在稳步上升,仅仅是从1991年到2011年这20年间,就从234万升到了323万。
作者说,不光是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大城市,也出现了这种,中心城区人口短暂下降,之后又持续升高的趋势。比如在中国的上海,从2000年到2010年,市中心大部分地方呈现出了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的态势,但是,在2010—2019年这10年间,这种趋势发生了逆转,人口再次呈现出向中心集聚的态势,上海内环线以内的很多地区,人口密度增长幅度都很大。
总体来看,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大趋势都是人口向大城市的中心地区集聚,只有个别地区的个别时期,出现了暂时的“逆流”。这里,我们先把这种现象,客观地呈现出来。而它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后面会解释。
要注意的是,这三大“向心城市”的规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我们需要把它们串联起来,寻找这背后的原因。
看看,书里给出的研究观点。
首先,最基本的,作者认为,城市在本质上是方便人和人见面的地方。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跟别人见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因为一方面,一般来说,随着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它的产业结构里,服务业的比重会上升,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服务业,而相比于农业、制造业来说,服务业更需要人与人之间密切的交流协作;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大家也会自然地想要更多样化的、更便捷的服务,想要更好的消费体验,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需要人与人见面。即使是一个喜欢宅在家里、不爱交际的人,他在家里的正常生活,也需要靠快递员、外卖员,来到家门口,才能维持下去。现在我们讲一个地方偏远,经常会用的一个说法是:连外卖都点不了。这其实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方便程度,已经在无形中刻入了我们的生活要求。
那么,随着人们见面需求的逐步提升,那些更能满足这样的需求的地方,自然也就更加能够吸引人口的聚集。在所有城市中,那些大一些的城市,因为人口规模大,可以发展和容纳比小城市更多、更好和更多样性的服务,也能提供更多服务类的岗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城市化率越高,而且人口逐步向大城市集中。即便在已经进入发达状态的国家,这种趋势仍然没有停下脚步。
另外,如果说城市能够更加方便人们见面,那么市中心就是在城市里最方便人们见面的地方。道理也很简单——如果我们把城市看作一个圆形,那么圆心的位置就是综合来看、距离其他各个地方都比较近的位置,也就是最方便人们见面的地方。可能很多人都有这种经历,就是跟同一个城市里、住得比较分散的几个好友聚会,选择的地点最后通常是市中心,因为这样对谁都不会太远。
那么,既然市中心是城市里最方便人们见面的地方,市场配置资源的结果就是,市中心的地价往往最贵,而愿意出这个价钱的,就是那些最需要跟他人见面的行业或个人。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在城市里看到一种圈层式的结构。最市中心的行业,是最需要与人见面的——比如金融业,还有一些大型的商业街和商业中心。另外,有一些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比如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等等,也往往放在靠近市中心的位置,好让尽量多的市民使用。
从中心往外走一点,通常是一些科技型的企业,还有教育企业。这些行业相对来说也比较需要面对面交流。再往城市的外围走,就会越来越多地看到制造业。把制造业放在城市的外围,部分是因为避免污染、降低租金成本,也有很大一个原因是,制造业不像服务业那样,需要通过跟人打交道来完成生产。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我们刚才提到的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发达城市的历史上,曾经有段时期,市中心人口出现了暂时的下降。这往往发生在这个城市工业化发展迅速的时期。这个时候,城市的制造业发达,大量就业岗位在城市的郊区,另外,郊区房价低、环境好,当时汽车也普及了;所以,就会有一些居民从市中心搬迁到郊区。而随着工业化高峰期过去,进入服务业主导经济发展的时代,大多的服务业岗位聚集在了市中心,人口也就随之回流了。
这是作者对于“向心城市”现象的第一个解读视角,就是“城市本质上是方便人和人见面的地方”。
第二个解读视角,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这个道理很朴素,就是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会主动往最适宜自己发展和生活的地方流动,会从低收入的地方流动到高收入的地方,就是“用脚投票”。而这些年,平均来说,城市相比于农村,大城市相比于小城市,城市中心相比于城市郊区,都有更多发展和创收的机会,也就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聚集。这个逻辑很自然,不用多说。
不过对于这种现象,很多人会有一个担心,就是,这样会不会导致农村跟城市,小城市跟大城市,郊区跟市中心,收入差距越拉越大呢?
作者认为不会。他说,人们不断涌入高收入地区的过程,会推动不同地方的收入走向平衡。就好比,如果放开水闸,让水自由流动的话,水闸两边的水面就会逐渐平齐。比如拿农村和城市来说,虽然人口和经济持续向城市集聚,但是农村人口的减少会带来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均产出的增长,所以在人均GDP的意义上,城乡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同样的,小城市的经济总量增长得不如大城市快,但在人口流动的作用下,留在小城市的人也会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创收空间。总之,作者认为,市场的力量会引导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这里的“平衡”,指的是在人均的意义上,城乡间和地区间生产力变得大致相当。这也是在《大国大城》那本书里,作者主要论述的一个观点。
第二部分
“向心城市”的三个规律,也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会向城市集中,而且是向大城市、中心区集中。那么,这样的趋势,会对城市生活有什么影响呢?它会让我们的城市生活越来越好吗?
对于什么是美好的城市生活,大家还是有些共识的。如果我们去看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发布的“2035”城市总体规划的话(包括《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等),会发现,有三个概念的出现频率很高,就是活力、宜居与和谐。这也是这本书里采用的讲述框架。
第一,城市的活力。作者认为,城市的活力,来自人们之间差异性的碰撞,尤其是信息和文化的差异性。所以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汇聚更多的、更多元的人口,是有利于提升城市活力的。这种正向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匹配效应、学习效应、分享效应三个机制触发的:
首先是匹配效应。比如,在就业市场,当不同的企业、不同的人才大量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会更容易相互匹配。在消费领域,更大的消费者规模,也会给更多的消费形态提供生存空间。作者住在上海,他说,有一次,他家里的“90后”孩子跟他说,上海有一个小型影展。作者问是什么电影展,孩子说了一个波兰导演的名字。作者说,虽然他自己也算一个“老文艺青年”了,对很多领域的电影都有了解,但是这个导演真没听过,他拍过的电影也都没听过。作者同时也感慨,即使是这样一个非常小众的导演的电影,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可以单独举办电影节。这就是消费者汇聚所孕育的消费活力,即使是很小众的消费形态,也能匹配到足够的消费人群,来支撑运营。
还有,有研究用大众点评网的数据测评了各个城市的菜品多样性,发现,城市人口数量每增加1%,菜品种类会增加0.6%左右;城市的“流动人口”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菜品种类会增加2.3%左右。的确,大多网红菜品、新奇单品,都会最先出现在人口规模大、流动人口多的城市;这就跟很多小众的画展、话剧、音乐会,会最先出现在大城市,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在人多的城市,哪怕专门做一种很小众口味的菜,由于人口基数大、人群多样性,你都可以匹配到足够的客源。
刚才说的是匹配效应,还有一个是学习效应。当更多的人汇聚在一起,他们相互之间产生的交流、学习会更多。比如,在一些大型企业,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这些人在工作场所相互交流,甚至下班之后一起喝杯咖啡,都是互相学习的过程。而且,在人口汇聚的地方,人们会接触到更多元的业务,更丰富的锻炼机会。这些都有助于释放人才活力。比如,作者说,他有个在一线城市工作的医生朋友,曾经考虑过是不是要换工作去中小城市,但是后来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因为,在一线城市的大医院,有来自全国的病人,能加快经验的积累。而且,他在全国顶尖的科室,周围的同事也非常优秀,可以相互切磋;他动手术的时候,周围配合的护士团队,一个眼神过去,就知道需要什么配合。作者说,这个医生的例子,其实也可以举一反三,用来理解,为什么在一些教育、文化、设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会有很多人倾向于留在大城市。
还有,作者曾经参观过深圳的“网谷”(网络的网,硅谷的谷),这里汇聚着各种跟互联网相关的创新企业,业务范围覆盖了云计算、电子商务、数字创意、网络游戏,等等。作者就问网谷的负责人:“这些企业为什么不去比深圳租房成本、生活成本更低的城市创业呢?”负责人说,因为在深圳有更好的创业氛围。这里能接触到更多的创新人才,更多的跟大企业合作的机会。而且,在创新行业里,大量的人在一起工作,不断地交流创新的想法,会产生巨大的额外收益。这就是我们说的“学习效应”。
再说第三个能够通过人口汇聚支撑城市活力的机制,是分享效应。比如还是我们刚才提到的“网谷”,里面有一幢楼,是用旧厂房改造的联合办公场所。很多初创的小微企业,在这里迈开了第一步。这里的办公设备是共享的,会议室也是共享的。创业团队不需要独立的办公间,只需要租几个办公位,就可以开展业务,大大地节省了创业成本。而对园区来说,同样的办公空间,增加共享的比重,就能集聚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人才,办公场所的利用效率和产出也获得了大幅提高。一些智能办公的新产品,还在这里得到了最初的应用。
像这种联合办公加小微企业创业园的模式,正在很多城市里兴起。比如在北京,这样联合办公的模式,让小微企业也能在中关村附近的“豪华”地段办公。在西安,联合办公的模式,也成了吸引小微企业进驻的一种手段。
所以,总结来说,在城市中,人口的汇聚,能够触发匹配效应、学习效应和分享效应,从而增加城市的活力。
第二,宜居。提起大城市的宜居程度,人们经常会抱怨的一点,就是交通的拥堵。对于这个问题,有一种流行的观点是,大城市人多,所以造成了交通拥堵。但是,从实际数据来看,事情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比如,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在出行高峰路段,拥堵程度(“中国主要城市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排名前十的城市里有青岛、西安、兰州、大连,但它们的人口规模并不在前列;而大家印象中“人山人海”的北上广,却没有排进拥堵程度前十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拥堵并不一定和大城市的人口规模有很强的关系。
另外,书中给出的研究结果显示,城市第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口规模每增加一倍,通勤时间仅会增加10%左右。通勤时间的增长幅度,远远小于人口规模的增长幅度。而且,这项研究在中国和美国,都得出了相似的结果。
再聚焦单个城市来看,也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在2016年高德地图发布的中国100个主要城市的拥堵指数里面,济南是排名第一的。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济南的城市形态是东西长、南北短的狭长结构,但缺少东西向的地铁,没有足够数量的快速路,来承载人流车流,市中心又有趵突泉、千佛山、大明湖等景点,截断了交通,等等,这些因素,造成了济南交通拥堵比较严重。
但是,经过几年的治理,还有轨道交通建设,济南的交通拥堵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到了2021年、2022年,我们在百度地图、高德地图发布的拥堵城市的榜单前十里,都已经找不到济南的身影了。
综合起来,作者认为,交通拥堵,更多是治理问题,而不是人口集聚带来的问题。书里还提到一个观点,就是在治理得当的情况下,人口密度的增加,其实反而是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
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些公共交通设施、人员疏导设施,只有在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利用效率才是高的,这也是“规模经济”的一种体现。比如,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在人口多的城市中心,人们出行会更多地用公交、地铁,而在人口低密度的郊区,不仅公共交通设施少,连共享单车可能都稀缺,因为共享单车的提供,也要依赖足够的人口密度,才能盈利。
除了公共交通之外,其他一些有利于缓解拥堵的设施,也只有建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才是划算的。比如,在香港的核心区,楼宇之间有大量空中和地下通道,能在出行高峰期有效疏解人流,让地面的交通更通畅;还有,杭州通过安装智能摄像头,收集交通数据,用“城市大脑”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也有助于治理拥堵。
另外,当城市人口密度比较高时,居民从家到周边生活服务的距离也就比较短,就减少了很多坐车出行的需要,这也有助于减轻交通负担。像很多城市提出要建立“15分钟生活圈”,让居民步行15分钟就可以享受到“衣食住行、文教体卫”等基本服务。这如果是在人口密度低的城市,就很难做到。
作者的团队做过一项涵盖全球大约100个大城市的研究,发现,在这些城市里,如果给定城市的总人口,那么,人口密度高的城市拥堵程度反而是低的。这种现象在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表现得尤其明显。
好,刚才说的是,根据作者的研究,交通拥堵,更多是治理问题,而不是人口集聚带来的问题。而且,在治理得当的情况下,人口密度的增加,其实反而是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
除了交通问题,书里还展现了作者近年对于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研究,结论也是类似的——环境污染,跟城市的人口规模扩大并没有直接关系。环境污染,更多是一个治理问题,而不是人口集聚带来的。在人口向城市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城市服务业迅速发展,技术不断创新,这些其实是能够帮助提升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变得更清洁的。
作者说,在书中展现这些研究,是为了说明,影响城市宜居程度的各种“城市病”,比如,拥堵、污染,等等,从来就是存在的。这些“城市病”很容易被归因于“人多”,其实,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大。相反,人口汇聚带来的好处,却往往被我们忽视掉了。
第三,和谐。人口的汇聚,的确会给城市带来多样性,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但是,也会带来不同人之间、不同利益体之间更多的摩擦。而要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就要尽可能地统筹人们在偏好上的差异,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需要多方配合才能完成的任务。书中也从市场、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给出了建议。
首先可以发挥市场的作用,让价格来指导资源调配。举一个简化的例子。比如一个街区里,有大量商铺空置,而住宅价格又非常贵,就说明这个地区的商铺供给过多,而住宅供给过少。也就意味着,需要调整用地结构了。像这样,就是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但市场不是万能的,政府能支持建设公共交通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对排污行为征收污染税,出资鼓励技术研发活动,为市民搭建更畅通的发声渠道,等等。
另外,也要发挥社区的作用,重视社区治理。比如,一些城市在逐步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社区规划师在处理一些社区公共项目的时候,会在事前做好方案设计图,采纳居民需求;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做好各方协调;事后开展评议会,评估项目开展的优缺点,总结经验。
除了城市内部和谐以外,还包括城乡和谐。人们在城乡之间流动的过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促进城乡和谐、乡村振兴发挥正向作用。除了我们前面说过的,市场的力量会引导经济“在集聚中走向平衡”,缩小城乡之间人均GDP的差距;一些青年,也正在带着从城市中收获的经验与洞见,把乡村中的资源转化为财富,比如视频博主李子柒,通过展现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收获了大量关注,撬动了相关的产业链条,也带火了许多类似的、展现乡村生活不同侧面的视频博主;还有一些返乡青年,也正在用自己在城市学到的营销知识、网络技术,让家乡的农业、旅游和自然资源产业接入更大的市场流量,或者挖掘出更多商业模式,等等。
小结
书名里的“向心城市”,指的就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会向城市集中,而且是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中心区集中。本书认为,这是目前世界城市发展呈现出的普遍规律。
在第一部分,通过数据来详细观察了这些规律,并且讲述了,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发展规律,首先是因为,城市在本质上是方便人和人见面的地方。而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跟别人见面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相比之下,城市比农村更方便人们见面,大城市比小城市更方便人们见面,城市中心比城市四周更方便人们见面,所以,这些地方自然也就更能吸引人口的聚集。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会主动往最适宜自己发展和生活的地方流动,会从低收入的地方流动到高收入的地方。作者认为,这个过程,会推动不同地方的收入逐渐走向平衡。
在第二部分讲的是,这样的“向心城市”发展趋势,会对城市生活有什么影响。主要是从活力、宜居与和谐这三方面来讲的。
作者认为,城市的活力,来自人们之间差异性的碰撞,尤其是信息和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汇聚更多的、更多元的人口,有利于提升城市活力。这种正向的效果,主要是通过匹配效应、学习效应和分享效应触发的。关于城市的宜居,作者认为,影响城市宜居程度的各种“城市病”,比如,拥堵、污染,等等,经常被归因于城市的“人多”,其实,两者的相关性并不大。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人口的汇聚是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关于城市的和谐,作者认为,人口的汇聚,会带来不同人之间、不同利益体之间更多的摩擦。而要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就要尽可能地统筹人们在偏好上的差异,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这需要市场、政府和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
除了这些以外,书中还讲到了,什么影响了人们对城市的选择、什么决定了城市的边界、哪些因素影响了房价、如何帮助欠发达地区等具体问题,推荐翻开这本《向心城市》,做重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