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了3个月的职称评比终于在12月1日结束,9月准备各种材料,填写表格等,10月县里考核,10月中下旬开始到11月准备温州市的考核,往年的形式是说课,听说会提前5天告诉我们第几册,而这一次提前了12天左右告知第几册,这就意味着每一课时的内容都要了然于胸。
12天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重点要准备什么呢?我当时的预想是每天至少2-3个小时,周末可以适当增加。12天一共用了51小时整理思考,结果第一个周末眼睛就告急,干涩疼痛,做了眼部雾化,用眼药水,稍好一点,可见最后阶段身体很重要。这一册的大单元都是小学阶段的关键内容,比如数与代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和空间与图形(面积)。我们不可能平均用力,关键内容自然会多关注一些,最后的课题是“搭配(二)例1”。
这个内容看过两个案例或随笔,一篇是顾志能老师的,他认为这节课的增量就是让孩子们更清楚有序排列的思想,还有一篇是杂志上的文章,其内容是认为教材的内容过于简单,而配套的练习中出现了需要二次定位的问题,学生比较困难,于是在设计中重点关注这一学习难点。在教师用书上这一单元主要关注的就是有序思想、符号化思想和分类,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规律。
它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应该是模型意识,建立排列问题的模型意识,那可以借助什么几何图形呢,或许可以尝试数线段的图形。在张丹教授的一篇文章里提到,例3组合的内容其本质就是数线段的模型,那么排列的内容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有序的数线段模型,数出的线段乘2就行。比如例题中的4个不同的数,可以理解成4个点,在一条线段上的4个点A、B、C、D,从A出发可以数出3条不同的线段,从B出发可以数出2条,从C出发可以数出1条,因为从A到B和从B到A可以组成不同的两位数,所以都要乘2。这是一种思路,如果有0就要让0在最前面,从0开始的不能乘2,因为0不能在十位。或许在例3结束之后,再把例1的情况也放到数线段图中,把整个单元贯通起来。可以是学生比较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这4个点本来都在一条直线上,但是每个点都比较调皮,都想跳出这条直线,每个点跳出去之后都能跟其他3个点连成3条线,一共能连成几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