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序格局”文记
这篇文章背后的研究工作有几个动因。一个直接动因是,我以前写就的一篇论文在《社会学研究》的投稿过程中,得到了审稿人的反馈。在思考审稿人意见、进一步阅读和修订论文过程时,我注意到文献中对差序格局概念及其与若干相关理论问题间关系的认识相去甚远。如果不澄清这一概念就难以把研究问题讲清楚。于是,我决定将原来的稿子搁置一边,先集中精力来澄清和阐述差序格局概念。在这个研究过程中萌发了将这一概念提炼为理想类型的思路。
对于我来说,学术发表的审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这一次也不例外。审稿人的意见让我认识到自己以前还没有想清楚的问题,推动我沿这些研究方向深处开掘。这个过程中的所得收获,有些方面反映在这篇文章中,另外一些方面引发了新的研究努力。例如,审稿人提及韦伯的有关论述。针对这个意见,我重读韦伯,注意到韦伯论述中对士大夫(儒教)的社会世界的忽略和缺失。这个观察与我正在思考的问题高度相关,推动我从这个方向上进一步思考和新的写作,也因此与其他学者互动交流,收获了新的学友和新的知识,乐莫大焉。
另外一个动因来自我的长期研究兴趣。许多年以来,我从事中国政府组织和官员行为的研究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意识到非正式制度在官僚体制和国家治理中的重要角色,也发表了一系列相关论文,试图在理论上加以分析解读。在与学友、读者和听众的交流过程中,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不同文化和不同组织中都有非正式制度,那么中国背景下的非正式制度有什么特殊之处吗?的确,同学、同事、熟人关系在不同文化中都成为社会网络的重要媒介,中国文化中的网络“关系”与其他文化中的社会关系有什么异同呢?有关中国社会中的“关系”研究工作已经有了庞大的文献。但阅读下来,我感到已有讨论还没有提供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例如,这个文献中广泛使用差序格局概念,我也一直以为这个概念已有共识,拿来使用即可。不料在阅读和审稿过程中发现学者间有不同解读和意指,这个概念与其他重要分析概念(如家产制、家国主义)的边界和关系也模糊不清,各种说法“乱炖”在一起。结果是,这个概念没有成为一个明确清晰、学人共享的分析工具,没有提供一个学术对话的基础。这个研究工作是我尝试发展这一思路的努力和尝试。
当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进入公共领域时,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评论:这些研究工作似乎就是把人们都日常熟悉的现象用学术语言再说一遍。我写这篇文章的另一动因是试图回答这个质问。差序格局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中人们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各种群体、活动、动员资源、解决问题的重要组织机制。我尝试将差序格局概念提炼为一个理想类型,也是希望通过这个理论化过程来展示这样一个道理:一个日常生活的直观观察,一旦经过理论概括和提炼,可以被建构为一个有明晰边界和实质性内容的分析概念,成为一个好用的分析工具,成为建构理论大厦的一个重要支撑点,从而提供新的研究维度、新的研究课题,可以从它与其他中心概念的相互关系中推动更为深入的分析讨论。所以,在写作中,我也力图将文章基本观点背后的思考和推理逻辑在文本中展现出来。记得我的一位同事在参加我所在大学的董事会时说过,这些董事大多是本科毕业就从事实业活动,TA们大多没有学术训练,只是从TA们的大学教育经历来认识大学本质,不理解学术研究的内在逻辑。所以学者加入学校董事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教育”TA们认识到研究型大学的特殊性,影响TA们关于办学目标、制度设计和资源配置的思路。始于常识,超越常识,从常识到知识到分析工具,应该是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也应该是学术界与公共知识界交融结合的一个努力方向。我也希望更多的学者参与这个过程,通过学术讨论、批评、修订、改进甚至推翻拙文中的论点,进一步提炼和发展差序格局概念和其他社会学中心概念,推进社会学理论和分析力。
我想许多学者在学术生涯中,都会有过若干次这样的经历感受:当你花费很大气力把萦绕于心、混沌困惑的问题想清楚,就像把一团乱麻理出头绪来,会感到眼前一亮,不仅对关注的研究问题豁然开朗,而且突然看到了许多其他问题之间的相互关联,对许多以前没有想清楚的问题都有了新的感悟。在思考和探索差序格局概念的过程中,我再次有了这种愉悦奇妙的感受。感谢《社会学研究》提供这个机会,让我与社会学读者分享我的研究心得。
这个研究工作是我的系列研究的一个部分。这篇论文是一个理论建构的努力,已经写就的另一篇文章沿着这个思路,从历史角度看士大夫的“社会世界”,特别是差序格局在其中的角色作用。在这个基础上,我希望重新回到原来搁置的那篇文章所关心的问题,即关注参与建构中国官僚体制的不同要素机制,特别是差序格局在其中的角色作用,加深对非正式制度的理解和阐释,重新审视中国官僚体制和国家治理的制度安排和动态过程。我相信这个过程会帮助我丰富和加深对差序格局的认识,也希望这个分析工具有助于认识更大的世界图景和理论问题。所以,这篇文章是这个研究的起点,而不是结论。
转载|Will
审核|穷象
终审|丁宇轩
©Sociology理论志
“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