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盘过的方法论 —— IPD

文摘   2024-08-19 20:00   上海  
本文作者

李爱新女士,万为瞻卓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创始合伙人。之前在IBM GBS从事战略变革咨询十年之久,曾担任IBM战略与变革合伙人,主要负责大中华区运营与供应链战略咨询业务,成功地领导了多个企业变革项目。加入IBM前曾在华为公司任IT总监,变革管理办公室总监,并全面负责华为IBM咨询合作项目。经过多年的实践,对客户企业业务变革,尤其对创新战略制定、IT战略规划、项目及变革管理等有着深刻理解和丰富实践经验。


文章原载于爱新老师个人号 艾林土人



IPD

IPD (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 集成产品开发) 可以说是我最想盘的方法论。当初我在华为时第一次接触到IPD,离它那么近,又似乎那么远;加入IBM后,本以为可以尽情地盘它,又发现与它结缘还是挺曲折的。


当初华为与IBM合作中最大的变革项目就是IPD,但我不是华为做研发的,我在华为-IBM PMO (项目管理办公室) 的工作虽说也是变革的最前哨,但更多的工作是给变革保驾护航。那时我看IBM顾问就跟仰望星空一样,因此加入IBM时,我想以我十多年的IT经验,成为IBM TS (信息化战略) 最入门的顾问还是合格的,却想都不敢想要加入IPD咨询团队。当然,等我加入IBM后,还是很想看看IPD团队都是些什么人,但问了一圈儿,发现中国区竟然没有。


当然我坚信IBM美国有,因为当年华为用的大部分是来自美国的IPD顾问。大家告诉我在中国,离IPD最近的也许就是我们S&C (战略与变革) 里的OS (运营战略) 团队了。OS负责的是产/供/销/研的运营模式转型,FVP (全价值采购) 也属于这个团队。我跟认识的几个OS的顾问打听,说是都在各种项目里做流程,有的项目连企业的计划生育流程都画过,也没有做IPD流程。万万没想到,在IBM 找IPD成了大海捞针,让我不禁疑惑,难道IBM在华为之外就没有其他IPD的客户了?


顾问的工作和生活有意思而忙碌,忙得我都快忘了IPD这茬了,直到我们GBS Industrial (制造业) 团队的老大组织了一次在台湾的IPD培训,挑选了包括我在内的两三个人去台湾参训。那是个出国很容易,去台湾却很不容易的年代,我们被通知要先去办多次往返的港澳通行证,到香港再拿台湾签发的通行证,回程也得如此。好不容易到了台湾,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全部都是日本人,他们中有的是咨询顾问,还有的是来自东京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这次台湾之行是我进IBM后与IPD方法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我的第一个IPD客户正好也是我第一个用BLM共创业务战略的客户。因为那个BLM战略项目,我跟客户的CEO熟了起来。他是个年轻的企业家,商业直觉好、做事雷厉风行,但是做一个企业会遇到各种需要他决策的事情,有时他连听懂都费劲。他除了跟我电话求助,有机会也会一起见面喝个茶、吃个饭,聊一聊他的各种思考。我倒也很喜欢跟他聊天,能对他有所帮助,我也很高兴。直到有一次他专程跑到北京见我,说要买我一年的咨询人天,就连我在IBM顶天的人天价他也不嫌贵,还一买就一整年,这着实有点把我吓着。我故作镇定地问他,买我这一年去要干嘛,他说要帮他建全面的运营和管理体系,其中重点提到了IPD。


于是我跟他实话实说,他的需求肯定不是我一个人能解决的,需要组一个咨询团队才行。而且用一个团队的话,一般的咨询顾问人天价都比我低,他也不必花高价买我一年的全职,这样或许对双方都有利。当然我没敢告诉他,我连中国IPD团队的门儿都还没找着呢。虽然我坚信肯定有,只是在偌大的IBM找到它还是需要时间和机缘的。


这位客户CEO听从了我的建议,一下签了三年的转型合同。这边客户的合同都签了,可我找IPD找得几近绝望。有时候人到绝处,反而急中生智,我转念一想,何必舍近求远。于是我找到了一个正在友商做咨询顾问的华为前同事,他曾经是华为IPD变革core team (核心团队)的,请他来给我帮忙。正好我刚转去带运营战略团队,再加这个IPD大牛的加盟,不仅可以帮我交付这个客户的项目,更有可能就此在中国建立IPD offering (解决方案)。


我和大牛俩人一拍即合,可没想到谈offer时遇到了大难题。这位大牛在友商的工资比我都高,如果要进IBM当我的手下,HR没法出offer。HR还不太敢把这个问题告诉我,怕引起我的心理不平衡,于是悄悄告诉了我老板。我老板不明就理,直接在招人审批环节毙掉了这个offer。我这边急着等米下锅,人却迟迟招不进来,我马上一通推HR流程,不料发现卡在我老板这儿,问了老板才得知实情。我跟老板说,先放下这些历史成因,把人先招进来,客户项目开天窗等着呢。老板心怀忐忑地批了流程,终于人招进来了,也开启了我在IBM的IPD之旅。





大牛就是大牛,他为这个客户项目,从空气动力学原理开始恶补,不仅快速地进入了客户的业务情境,跟客户CTO也成了最好的伙伴。我就这么攒鸡毛凑掸子地交付了这个初创企业并不太复杂的IPD项目,当然这趟给客户做项目,也帮助我们凑了个七七八八的IPD的家底儿。结束这个项目后,就在我负责的OS正式建立了IPD offering,而大牛也顺理成章地成了IPD的leader。


好巧不巧,S&C的“4S店” (BS业务战略、OS运营战略、OCS组织战略、TS信息化战略) 就这么顺势凑成了“奥运五环”,而我所负责的OS又整合了SCM (供应链管理) 和FMS (财务管理),变成了O&FS (运营、供应链和财务战略)。此时我才发现,原来在SCM下面还隐藏着一个小IPD团队,而且因为IBM跟友商的PDM (产品数据管理) 合作结束,原来在行业线做IPD咨询的几个人也悄无声息地被SCM收编了,这就是组织错综复杂的IBM。自此终于IPD三军汇师了,团队里有几个我华为的前同事,于是IBM中国的IPD方法就被我们几个凑到一起,弄得土洋结合、中西合璧,不仅有IBM实践,也更有华为味儿了。所谓的华为味儿,并不是在IPD流程和组织这些方面,而是在帮客户做IPD咨询时,实施所用的方案和姿势都更像华为当年导入IPD时的路子。





只要懂点IPD的人都知道,IBM和华为的IPD在流程和组织上基本无差,大概是由于华为当年实施IPD时,任老板要求的“削足适履”、坚持穿美国鞋,不允许改IBM原汁原味的IPD的缘故。而我们所谓的更像华为导入IPD时的路子,核心之一是PMO&CM(项目管理和变革管理)。这些工作是我在华为负责PMO时的老本行,自那以后十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做过多个IPD咨询项目,基本上都坚持这样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实施风险。尤其在我们做的第一个2C客户的IPD变革中 (IBM和华为都是基于2B业务的IPD),我们还帮助客户打造了更加符合2C业务特点的IPD实践,打通了产品规划、战略采购和产品开发的整个链条。





在IBM我们一般谈及体系的设计,差不多有了组织、流程、IT三要素就算基本齐全,而IPD有七要素:以产品策略为输入、跨职能团队、结构化的流程、分阶段的决策评审、异步开发、绩效考核、方法和工具,其中光是流程就厚得足以砸死人。IPD本身涉及面宽、业务复杂,通常IPD项目的时间长度是几倍于FVP和ITS&P的,宽度和深度我觉得更难以评估,所以实施IPD的难度和风险相比一般项目是指数级上升的。虽然随着华为的成功,IPD成为了热点,各路咨询顾问拿着一点IPD流程就敢做变革的也大有人在,更有让我吓掉下巴的是,还有咨询公司的顾问在客户的项目上,一边给客户交付,一边请在华为的朋友拷屏流程。但是作为一个盘了它这么多年的老顾问,我想对大家讲,IPD绝不仅仅是一套流程。



IPD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和深不可测,因为它真的是一套比较通用的理念与实践。但IPD又不简单,因为它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了,因此IPD的导入是高风险的,是需要多人、长时间投入的工作。现实中有的客户受益于IPD实施成功,产品研发多快好省,但也时不时听说有的客户被IPD送进了ICU。在此,我觉得借用早年ERP实施的一句话,形容IPD也挺合适的:“上IPD找死,不上IPD等死”。如今ERP顾问大概已经不用这个说辞了,因为随着ERP的普及,大家也越来越能驾驭它了。我更希望在不远的将来,IPD这个曾经的王谢堂前燕,也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


  END  


《领先的密码》

BLM红宝书:《领先的密码:BLM方法论全面解读与应用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已上线微信读书,除了读书还可以听书啦

这本书对BLM方法的系统介绍和阐述,融合了大量中外案例,深入浅出,期待可以给更多企业管理者和战略从业者带来启发

欢迎点击下方小程序或者微信读书搜索《领先的密码》听书,也可以直接点击链接,带书回家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万为瞻卓咨询
万为瞻卓咨询是业界领先的战略与转型咨询实战专家。为企业提供战略规划、战略解码、战略落地管理、运营转型、组织变革等高度定制化咨询服务。万为瞻卓拥有十余年咨询实践积累、数十位资深行业专家、精英咨询团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