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GSM、BSC、BLM,学了很多模型,战略执行还是不理想?解决之道,看这一篇就够了

文化   2024-10-03 07:01   北京  
知风云:战略规划的困难主要来源于它的前瞻性,而战略执行的困难主要来源于于它的系统性,战略落地不是站在某一个模块来解决问题,而是关系到组织整体、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作者|本咨询国企产业研究院 徐圣杰

责编|亿亿 编辑|阿苓

随着时间进入到2024年下半年,许多制定了“十四五规划的企业也逐渐进入战略成果的验收阶段,有些企业发现即使开展了“十四五的战略修编工作,最终战略的达成情况和战略规划之间还是出现了或大或小的偏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以分内、外部两个视角来看。

从外部因素来看,战略制定本身就是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寻找相对确定性的过程,因此当宏观环境或者行业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企业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

内部视角来看,部分企业的战略偏差则是因为在战略执行层面出现了问题,战略规划与实施之间出现了脱节,战略规划并没有在企业经营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

战略执行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战略规划的实现程度,本文主要探讨企业要如何通过有效的战略解码来保障战略规划的落地。


在战略落地执行的工具方面,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成熟的理论模型,比较经典通用的包括罗伯特卡普兰、戴维诺顿提出的平衡计分卡(BSC),IBM的业务领导力模型(BLM)以及基于彼得·德鲁克目标管理理论的OGSM模型等。

1.从核心理念或框架结构来看

平衡计分卡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到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建立财务及非财务指标中的因果关系,从四个不同的视角对战略进行评估和分解。

BLM模型则是形成了一个更多面的战略评估体系,从市场分析、战略意图、创新焦点、业务设计、关键任务、正式组织、人才、氛围与文化以及领导力等九个方面,协助管理层进行经常性的战略制定、调整及执行跟踪,确保战略能够转化为实际行动。

OGSM模型通过明确目的、设定目标、制定策略、确立衡量标准四个环节的工作,帮助组织将长期目标划分为可执行的短期目标,形成不同层级、每一个要素之间的循环,从而提高企业的战略执行能力。

2.从适用性来看

BLM模型较为复杂,且更关注在战略规划阶段,要进行战略解码还要同时结合BEM来操作;BSC模型结构清晰,复杂程度适中,适用于多种类型的组织;OGSM模型则具有简洁明了、灵活、易于理解操作的特征,对于中小型企业或者外部环境变化较快的企业来说较为适用。

以下选取应用范围相对较广的BSC模型为例,从具体实践、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建议三个方面来探讨企业如何用好平衡计分卡工具来开展战略解码工作。

企业在应用BSC模型开展战略解码工作时,其核心在于完成描述战略、衡量战略、落实战略三个环节的具体工作。

图1  基于BSC模型进行战略解码的整体逻辑

1.描述战略阶段

企业的重点工作是基于公司的战略规划、目标以及必要的前期调研访谈工作组织开展战略地图的编制,将财务举措、客户举措、内部运营举措、学习与运营举措,绘制到一张图中,分析这四个层面目标的相互关系并进行关联,形成战略地图。

其中:

图2  标准的战略地图示例

财务层面的解码:部分的财务指标在企业制定战略规划时已经明确,部分指标可能需要基于业务开展或者解码的逻辑进行分解,财务层面的解码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基于杜邦模型的解码,一种是基于业务场景的解码(即分项目、业务模块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更合适自身的方式。

客户层面的解码:以客户的价值主张为切入点,一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一个是客户价值主张,如市场份额、客户获取、客户满意;另一个是基于客户价值主张所带来的结果,如产品或服务功能、质量、价格、时间等,以及客户关系、品牌形象等。

内部运营层面的解码:梳理企业内部关键流程,围绕关键流程确定公司短期、中期、长期做什么,在实操中一般相对核心或值得关注的流程包括业务创新(机会识别/设计研发/市场推广)、运营管理(供应链/生产/分销)、客户管理(选择/获取/保持/增值)、法规和社会(环境/安全和健康)等方面的流程。

学习与成长层面的解码:分析企业现有无形资产的战略准备度,一般企业可以从人力资本、信息资本、组织资本这三个维度进行分解,审视是否具备支撑关键流程的能力,如果存在差距则需要进行弥补。

在四个层面的模块及关键成功要素确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充分梳理彼此之间逻辑关系,最终通过梳理细化战略地图,形成基于BSC四个层面的战略模块及各模块所涵盖的关键成功要素(KSF)的表格。

如下图所示:

2.衡量战略阶段

企业的重点工作可以分为两个环节来开展。第一个环节是基于描述战略阶段形成的战略地图,采用平衡计分卡为KSF设计衡量指标及目标值。如下图所示:

第二个环节是将衡量指标及目标值进一步拆解到各个年度。如下图所示:

3.落实战略阶段

企业的重点工作是制定战略行动计划表。即围绕确定的衡量指标及目标值,采用5W2H等方法确定本年度的具体行动方案及子公司/部门之间的责任分解矩阵,包含重点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间等,并由关键任务责任部门/公司完善实施里程碑节点计划,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战略行动计划表。如下图所示:


在实践中,存在部分企业反馈平衡积分卡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好用、难落地的情况,通过对反馈意见的总结,可以将企业在运用BSC模型进行战略解码时遇到的较普遍的问题归纳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企业在基于平衡计分卡对战略规划进行解码后,部分部门、单元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平衡计分卡中的指标分解逻辑和工作逻辑不一样,某些指标的完成情况及相关工作并不是由组织内某一个单元所能控制和改变的。

出现此类问题的常见原因,是企业在“描述战略”阶段的工作出现了问题:例如在横向维度上,战略地图的同一层面中的模块分类不合理,各模块或者关键成功因素之间过于交叉,责任无法准确界定。
纵向维度上,因为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之间的各个指标的相关性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而是多因子对应的,如果企业在描述战略阶段各模块之间的关联性没有梳理清晰,那么后续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很多问题。

针对此类问题的优化建议:

解透战略,达成共识。
一是在战略解码过程中充分考虑同一层面中的各模块的分类是否符合MECE法则,可以利用IPOO法梳理导出KSF,梳理下一个层面对上一个层面的支持之间的多个因子对应关系;
二是建立有效的战略传导机制,解码过程中基于自下而上的反馈优化提升各因素之间的有效性和关联性,保证各部门及业务单元对平衡计分卡的概念、方法有清晰的认识,并积极参与战略解码工作,对战略模块的划分、KSF的设计、工作的优先级、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等方面达成共识,形成组织整体和各单元之间的战略解码闭环。

此外,如果是集团型企业在开展战略解码工作时,还需要注意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是否有必要分别开展企业整体的解码、各市场线、交付线、作战单元的拆分解码等。

第二类
第二类问题是在衡量战略环节确定目标值的时候,发现部分运营类的关键成功因素难以量化,目标值难以确定或者目标值的制定缺乏科学的依据。

针对此类问题的优化建议:

在目标值制定的过程中,除了基于战略规划中的相关要求以外,还需要结合外部优秀企业的实践经验及相关数据来确定。
在实操中,部分运营管理类的指标可以采用管理成熟度模型,基于外部对标形成五级评价,从而形成目标值;
部分运营管理类指标可以采用QQTC分解法,从数量、质量、时间、成本四个维度对关键成功因素分解,同时结合百分比率法、层差法等方法从而确定目标值。

此外,在衡量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的时候,也可以采用对偶比较法等方法开展工作。

第三类问题
第三类问题是战略解码和绩效管理两张皮,战略解码解出来的指标和绩效管理指标在口径上对不上。

出现此类问题的常见原因是企业在设计平衡计分卡的时候,是基于规划将四个层面提到同一时间点来制定的,但是实际上相关工作的开展在时间上是存在层层推进的关系的,也就是说内部运营层面、学习与成长层面的一些指标的实现情况是基于财务层面或客户层面的目标实现为前提的,其中某一个前序环节出现问题会影响到所有其他模块的指标完成情况,在这种前提下战略解码和绩效考核就会产生脱节。

针对此类问题的优化建议:

事实上,尽管平衡计分卡同时具有战略管理和绩效管理的双重工具属性,但是如果要将平衡计分卡融入进绩效管理体系,那么上位文件只到战略规划的程度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同时结合公司的年度经营计划,基于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和KSF形成重点工作任务,并加入时间维度,将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关键时间节点。

此时,通过BSC进行战略解码,实际上已经将企业的年度经营计划分解到了各个部门/业务单元,那么绩效管理阶段只需要基于各部室/模块的目标、重点工作任务进行进一步细化即可。


战略规划的困难主要来源于它的前瞻性,而战略执行的困难主要来源于于它的系统性,战略落地不是站在某一个模块来解决问题,而是关系到组织整体、业务流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的一项系统性的工作。
因此不论是BLM、BSC还是OGSM模型,在刚开始导入企业的时候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华为在早期导入IBM的BLM模型的时候也是困难重重,也是经过了结合自身业务的不断优化,才形成了自己的一套BLM-BEM的战略语言体系。

推荐阅读:

做营销策划谨记——追求简单是人的本能
表达“四感”
高端化问题:企业高端化升级的三大障碍

推荐读物:

👆点击图片,获取图书购买链接

《“管”用模型:超实用50+管理模型与实践》精选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中常用的51个工具、模型,涵盖战略、组织、人力资源、流程、营销、项目管理、思维工具七个领域。详细阐述工具、模型的来源与内涵,具体介绍模型的使用步骤和适用场景,并配有实际可操作的案例。
这51个模型,既梳理了企业渴望普及和乐于使用的高频模型,也归纳了德衍睿通在咨询项目中对企业管理改善影响深远的原创模型。管理工具、模型的使用与创新,是管理理论在新时代的传承与思考,是探索中国企业管理理论的一步步脚印,也是建设中国管理理论体系的千锤百炼。
德衍睿通研究院结合多年管理咨询经验,高度还原模型的使用场景和操作步骤,拓展并加深使用者对工具、模型的理解,有助于使用者快速、有效、全面地解决管理问题。

本书适用于探索解决问题的一线管理者、追求思考的终身学习者、构建系统管理体系的咨询师,是一本综合管理理论工具与实践,助力思维赋能、管理赋能的管理工具书。

☟ 点击关注获得更多经管文章 
您每点一次在看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企业管理出版社
推送企业管理出版社新书资讯,与书友分享好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