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探究
——《屈原列传》深度学习
叶方碧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2024 SUMMER
【专题解释】
《屈原列传》将屈原的生平事迹置于楚国日趋衰亡的背景下,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细节上的工笔描写,揭示了国家生死存亡和屈原个人的命运联系,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魅力。吴楚材和吴调侯在《古文观止》里评价“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阅读《屈原列传》应注意司马迁在《史记》中融入了自己的身世之感,将对命运的感喟与屈原的身世遭遇融合,在叙事时融入议论。因此,体会屈原高洁的情操、司马迁在屈原身上寄托的情感,感受“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领略史公行文叙述中饱含的情感、议论评价中隐含的情思张力,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本设计以《屈原列传》的学习为原点,辅以《报任安书》等作品,通过文本助读等方式,对文本里明线写屈原和暗线抒发司马迁身世之感进行探究,感知“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在探索和分析中,深化对屈原的认识,探究史传类文学作者与叙述对象的“二重交融”。
【预学任务】
1.参照注解,疏通《屈原列传》文意、逐字对译,注意重要字词、特殊句式、重点句子;能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课文,初步感受屈原的风骨。
2.阅读《报任安书》,借助工具书,初步了解司马迁在文章中所述的心路历程。
3.初步阅读《吊屈原赋》《鵩鸟赋》等相关资料,为探究司马迁的生死观做准备。
【学习任务】
任务一:实词、虚词发微
1. 加注标点,贴近文本
给未加句读的《屈原列传》第三段加标点,并指出加标点的依据。
明确:根据“也”“矣”“乎”等虚词标志来断句、加标点。
2.删改虚词比较效果
比较原句和改句不同的艺术表达效果。
原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
改句: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谗谄之蔽明,邪曲之害公,方正之不容,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犹离忧。天,人之始……
明确:改句去掉虚词,语气加快,更显急促,较原句,沉郁顿挫、潜气内转之感消失,语速上加快导致抱怨感加重。原句中多个虚词的使用使语脉趋缓,更能显现司马迁在写作时对屈原的深切同情,不忍回顾。司马迁写作《屈原列传》就是在写自己,众多虚词的使用无意间传达了他的心声。
3.加注重音明晰情感
用着重号标注重读音,并说明加点字重读的理由。
原文: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理由(示例):“不容”,屈原为理想献身,如飞蛾扑火、精卫填海般壮烈;即使“死亡”,他所处时代里的奸佞小人依旧难容其“皓皓之白”。这既体现了世界的颠倒黑白,又体现了他生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洁傲岸品质。
结论:司马迁写屈原,就是在写自己,表达对屈原“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颂扬和对他“死而不容”的痛惜同情,更有对其高洁傲岸可与日月匹敌精神的仰望。
设计意图:通过对《屈原列传》的断句、删改,比读、感受司马迁和屈原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众多虚词就像司马迁的声声叹息。而对行文标注实词重音,则关注的是具体实词在作者叙述抒情上的作用:表面是为屈原发声,实际上又是自己内心强烈呼声的不经意流露。任务一的设计关注屈原形象的书写和作者内心呼声的复调表现。
任务二:“屈原投江”还原
1. 还原屈原之死的形貌
(1)想象屈原投江时的样貌。
(2)对比可能出现的发型装扮样式:A.束发 B.披散头发 C.戴冠冕
预设1:“披散着头发投江”彰显屈原投江时内心的痛苦。
预设2:“戴冠冕投江”显示屈原对挚爱的楚国念念不忘。
预设3:“束发投江”说明屈原不忍尘埃,想保持“皓皓之白”。
(3)结合资料探究屈原“发型装束”背后的文化含义。
①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②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③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屈原《九章·涉江》)
明确:古代常把冠冕当作崇文尊礼的标志,甚至后世将之当成象征国家尊严的标志。屈原戴高高的冠冕以示威仪,表示在流放岁月里对国家念念不忘。
因朝堂上小人当道,楚国日渐衰颓,“披发行吟”是屈原一种变相的反抗,是不愿同流合污的表现,包含对当时楚国上层阶级的不满。
2. 定格屈原之死的动作
还原屈原赴死的画面,定格经典场景。揣摩屈原赴死可能的动作,比较“投”“入”“落”三种赴江方式的不同。
预设1:“投”表现屈原的决绝,一心为国却遭放逐,面对众人皆醉的世界,宁愿赍志而殁也不能让“皓皓之白”沾染污秽。司马迁隐忍于世,“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用“投”字可显示作为醒世者的屈原赴江的决绝,也可窥见司马迁的“潜意识”:他将痛苦的内心感受移情投射于屈原身上,以笔下人物决绝的“投”江释放内心对自己苟活的痛苦;以笔下人物果决而死,自己却仍要在世生存,形成反差、对比,凸显叙事时作者和人物“二重交融”后产生的张力。
预设2:“入”表现屈原一步步走进汨罗江的状态,表现了他对这个世界还有眷恋,在走入汨罗之前或延宕或沉痛或困惑。“入”字可以给读者提供更加广阔的思考空间,让读者展开想象:为什么屈原行为端正,而世界却是黑白颠倒、是非不分?有重整乾坤的决心,为何却不被允许?“入”字可见司马迁对屈原的死怀有难以纾解的遗憾。
预设3:“落”有一种秋叶的凋零之美,司马迁以文学笔法描绘屈原赴死就像一片单薄的秋叶,有扑簌簌下落之感。由此,我们既可看出屈原对世间的无限留恋,对理想未能实现的叹息,也可体会司马迁的主观情感也投射其中,有其对生命凋零的感慨,对屈原赴死的沉痛和不忍。
设计意图:通过对屈原之死启发式的探究,领会文言文背后的文化含义,对“披发、束发、冠冕”这些“看似一望而知、实则一无所知”的内涵进行追问,有利于学生在深度学习视域下高阶思维的养成。通过屈原之死画面的定格,感知司马迁书写屈原经典画面的匠心和精湛的叙事艺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华书局2014年版)在“屈原赴江”这一段也标识了可能出现的两个词:投、沉。“沉”字在逻辑上也能自洽,使得作者的悲痛跨越时间更长,将伤痛弥散开去,更令人痛心遗憾。
任务三:“太史公变调”探赜
1. 探寻“变调”之“变”
明代凌稚隆说此篇和《史记》其他文章在叙事上大有不同,称其写法为“太史公变调”。根据材料,就叙事方面给《屈原列传》写点评。
①以议论行叙事体。(茅坤《史记钞》)
②古人作史,有不待论断而于叙事之中即见其指者(寓论断于叙事),惟太史公能之。(顾炎武《日知录》)
明确:相对于司马迁“寓论断于叙事”这种日常使用的春秋笔法式的史书写作方式,“以议论行叙事”指作者在叙事时会插入带有自己主观情感的或长或短的议论,这也是在《屈原列传》中的创举。司马迁论断屈原的行迹:“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他抑制不住自身的主观情感体验,为屈原所感染,在行文中不断跳出客观的历史书写转而进行主观论断,表明观点。“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通过屈原和渔父的对话,在叙事中直接阐明道理,司马迁借屈原之口阐发议论会让读者产生理性评价。“以议论行叙事”是“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的外化表现。
2. 比对两文互文共生性
作为屈原“知己”的司马迁,他在写《屈原列传》时,论中有情,不平则鸣;在《报任安书》中也寄寓个人的政治幽愤。请从《报任安书》中找出相应语段加以说明。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探究“太史公变调”之“变”,利用写点评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以议论行叙事”的叙事艺术;通过对比司马迁不同作品里运用的笔法,感知司马迁个人命运和写作对象命运的高度契合,感受他在作品中寄寓个人的政治幽愤,体会他在屈原身上寄托的强烈情感,也为最后一个环节对司马迁和屈原生死观的探究做铺垫。
任务四:“同心”之“异”细究
1. 细读“太史公曰”
细读最后一段“太史公曰”,思考司马迁是如何评价屈原之死的?
明确:司马迁赞同贾谊在《吊屈原赋》中的观点。屈原要为己再择良主,不必沉江自杀,“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仍要进取,到他国实践理想;但读了《鵩鸟赋》之后,司马迁对贾谊所说的“同死生,轻去就”的“道家语”又有所感。面对前后矛盾,司马迁“爽然自失”,这是对自己“怪屈原”想法的否定,司马迁和屈原对内心理想的坚守实有“同心”,但在生死观的抉择上又相异。
2. 探求生死观之异
“太史公曰”一段赞叹屈原“为人”,但责怪其行事,而二者本应相辅相成,如何理解司马迁的“爽然自失”?结合材料,探究司马迁和屈原的生死观。
①历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贾谊《吊屈原赋》)
②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澹乎若深渊之静,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宝兮,养空而浮;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兮,何足以疑!(贾谊《鵩鸟赋》)
③方子胥窘于江上,道乞食,志岂尝须臾忘郢邪?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司马迁《伍子胥列传》)
明确:屈原两次被贬官、贾谊三次被流放,司马迁遭受宫刑,是选择继续隐忍苟活完成重任,还是为保持人格的纯洁,走上自裁之路,《报任安书》里透露了他的生死观的核心:“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热爱故国的深厚感情、坚守高洁的可贵气节和追求美政的斗争精神是屈原之“志”的内核。而这种气节的不被理解和这种斗争的最终失败,正是屈原的悲剧所在,也是太史公的悲情所在。司马迁和屈原在斗争精神上是一致的。面对苦难时的坚定信念,为完成《史记》而隐忍,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对屈原精神的另外一种补充和升华。
设计意图:该环节通过细读“太史公曰”,从司马迁对屈原之死前后态度变化,看到“史公屈子”在理想坚守上实有相同处,但在生死观上却有差别。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鵩鸟赋》,是对二人生死观的相异处进行探究的一个有力抓手。屈原赍志而殁,司马迁隐忍苟活,但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伟大的精神坐标。
家国天下心:屈原之决与命运感喟探究
安 奇
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研究室
如何将《屈原列传》的精神内核解读出来,我想要从作者和传主两个方面去着手。正是因为二人精神内核的一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惺惺相惜的情怀。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一定是在国家命运的前提下完成自我意义。这个角度是叶方碧老师首先切入的教学角度,也是其教育思考的出发点。它表面上是将探究司马迁对人生命运的感喟与探索屈原的身世遭遇进行了融合,实际上完成的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也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得到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透过屈原和司马迁的命运,深入理解爱国精神的内核。叶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既精彩,也有深度,值得深入探究。我从四个方面来分析:
1.主题聚焦,感知情怀
叶老师在专题解释里特别说明,《古文观止》里评价“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而且也将《屈原列传》对屈原的生平事迹置于楚国日趋衰亡的背景下解读,揭示了国家生死存亡和屈原个人命运的联系,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魅力。这个角度的选择可以说是比较好地契合了“2017年版课标”学业质量水平3的相关要求:“关注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有探究文化问题的意识。”叶老师将教学目标紧扣单元导语“领会其中体现的历史观念、家国情怀与担当精神”“理解史家对笔下人物的认识和评价”,同时紧紧围绕课后的学习提示:把握屈原的精神品质、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所以,在教学的第一部分就将主题定位在“同心为寄托,生死为叹息”的角度,从情感、情怀、理念、追求等方面教学,让学生较为顺利地进入文本的思想内涵。
2.任务设计,层级推进
这堂课的设计多有亮点,通过实词、虚词发微、“屈原投江”还原、“太史公变调”探赜、“同心”之“异”细究四个任务组成整堂课,整体设计上一气呵成,且能有效地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将所解读出的细节用合宜的任务、活动来承接,力求让学习者通过一个个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有层次性和纵深感。这样的层级设计,可以说很好地达成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由于核心素养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培养,而是“一体四面”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涉及探究、积累、比较、分析等多个角度,而这些角度在叶老师的课堂中均有呈现。
3.细节发微,经典再现
细节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之一。所有的细节探究、追寻都要经得起质疑和深入探究,从细节进行入微的教学设计才能深刻且让人认同。这节课的亮点有:一是通过诵读,进入虚词的探究发微,如从虚词入手,不仅是对断句的一个练习,同时也能从虚词的使用中探究司马迁的内在情感,在评价屈原时,众多虚词就像司马迁的一声声叹息,抽丝剥茧,可操作性强,进而进入人物内心。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文言文不能只满足于字面意义上的翻译、理解,还要对那些看上去一望而知、仔细追问下来却一无所知的文字进行锤炼、敲打,真实生发出语文教学的高度;另外一个细节则是对于“披发”还是“束发”,屈原赴江是“投”“入”“落”的细致探究,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从而进入文化传承与理解层面,助力学习真正发生。
4.任务助力,深度学习
这节课设置了还原屈原之死的形貌、定格屈原之死的动作等活动,有助于学生感知司马迁书写屈原经典画面的匠心,对屈原形貌、动作的选择,其实质也是司马迁心境的选择;“‘太史公变调'探赜”指向史传类文学叙述者和被叙述者的二重交融定格;“‘同心'之‘异'细究”这个任务通过阅读补充材料《吊屈原赋》《鵩鸟赋》,感受二子“实有同心”背后的不同生死观,既关注语文课堂的广度,又能助力学生思索“使命与永恒”的主题,在宏大的历史维度中,感受屈原和司马迁两座精神高标。可以说,在核心教学目标的驱动下,这几个任务设计得都很好,有助于学生史传类文学的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一堂好课应该是聚合于高阶思维提升的课,用“问题开放发散思维”“设计关键问题聚合思维”,既能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深度,也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要注意,不能只是培养思维能力而忽视了对文化的深入探究,更要注意对生命观教育时切入的方向和最终的育人要义。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9期。]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诗歌教学专题回顾】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
《中语参》精品推荐:
扫码订购
《语文的旗帜》
定价:68元
扫码订阅
《语文:培东有约》
定价:88元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