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暑期阅读季】
邀您一起鉴赏期刊精选美文!
作文命题与答题的双向评价
——以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为例
李旭山
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
摘 要:高考作文命题对考生的测评,指向认同、发挥、反思的意识和能力。然而,不管是命题还是答题都存在如下问题:认同中,没能区别事实认同、价值认同和立场认同,大都选择了立场认同;发挥中,没能理顺新材料与老道理、熟材料与新启发、显性材料与隐性认识这三组关系,大都靠向了老道理;反思中,只注重完成反思任务,忽略发掘反思空间,不能反思命题偏差。
关键词:高考作文;命题与答题;双向评价
高考作文举世瞩目,承载着社会的广泛期待,担当着中学生“最后一课”的教育重任,并以此来应对社会的各种关注。命题要么要求考生对宏大叙事材料表达认同,要么要求考生对具有启示意义的材料进行发挥,要么要求考生对所给材料做出反思。认同、发挥、反思的命题意图能否真正实现?命题本身又能得到人们多少认同?命题能给日常教学又能提供什么样的启发?命题哪些地方存在明显问题需要人们反思?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各地高考作文题的讨论来回答这些问题。
一、认同,多为对社会现象进行评说
为了表达对社会发展变化的统一认识、统一态度,命题人选择一些宏大叙事的材料让考生来写作。近年来的作文材料由历史性材料逐步过渡到现实性材料,因而作文任务也指向对这些现实材料的评说认同。这些认同包括事实认同、价值认同、立场认同。
(一)事实认同
用具体事实、客观数据组成的材料,最具有社会现象评说价值,是表达事实认同的最好材料。命题人和考生则会用来表达热爱和自信,而不是进行客观分析。
如:2022年全国乙卷作文“跨越,再跨越”。“体育与综合国力的双重跨越”,是命题人明示给考生的作文主题,大部分考生也接受这一主题。材料里有综合国力跨越的数据,却没有体育跨越发展的证据,根据常识也无法得出体育跨越的结论。因而“双重跨越”纯属主观评价,并不是建立在“事实认同”基础上的结论,而命题与答题都急于表达结论的认同。
在“双重跨越”的错误引导下,考生会做出错误的对比,将2008年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成绩进行对比。而真正的对比关系应是前后办会能力的对比。为了避免重结论、重立场的简单化做法,我们要把命题材料当作社会现象,把作文当作时事评论,抓住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展开讨论:
“跨越”的表现:经济发展、国际盛会举办。
“跨越”的原因:举全国之力办大事;渐进、积累,过程是渐进的,结果却有“跨越”之效。
“跨越”的影响:提振国人士气,扩大国家影响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作为社会现象评说的作文,我们选择首先尊重材料,而不是援引材料之外的观点。运用社会现象评说(时评)思路来讨论“事实认同”,是一种遵循学理的选择。
(二)价值认同
题目提炼了某种反映正面价值的社会现象。命题人和考生都会认为这是一个表达主观情怀的机会,于是把作文处理为表态式的文章。我们继续用时评的思路来完成审题。
如:2020年江苏卷作文“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表现:
利用新社交方式传递分享信息,加剧“群”的稳固性;强化人们的互联、互学、互信、互助。利用小共同体的归属感,呵护自我合力而疏远其他群落。
面对重大社会问题,扩大群之间的分歧,排斥大共同体;影响并制造着各种社会舆论、社会情绪。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原因:信息化社交方式提供了便利。普通大众缺乏很好的资源、强大的背景、丰富的人脉,渴望入群寻找归属,也被群自动筛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影响:
多元化,人们各取所需,自然形成的圈子使社会处于相安无事的平衡之中;去核心化,则不利于形成普遍共识;交流隔离,使人视野狭窄、自以为是,无法融入更大的圈子。因而在社会巨变和重大事件发生时很难形成社会共识,总会伴随着认识、态度、立场等方面的巨大分歧,在不断对垒中固化这些分歧。紧扣时代变化特征讨论,是这类题目的最佳选择。离开时代特点来谈价值认同就会走向空谈。
(三)立场认同
作文命题总结出伟大时代的某一特点,要求考生作文。于是歌颂盛世就成了命题和答题的一致首选,而忽视了对时代特点的充分揭示与利用。我们可从文章要素角度展开审题。
如:2021年北京卷作文“论生逢其时”。
从主题角度分类发挥:
信息爆炸、资源充沛、机会遍地、发展途径多元、社会需求丰富,这些都是人们“生逢其时”的主要原因。
从人物角度分类发挥:
积极奋进者,有利条件都会被充分利用,不利条件也会转化成有利条件。
从容前行者,一切奖赏从容者的机会都会来到你身边。
消极落伍者,人口红利、社会发展红利也会被你收入囊中。
从时空等条件角度分类发挥:
波浪涌来时,你可立岸观大潮;惊涛拍岸时,你可触摸千堆雪;潮水退去后,你可捡拾贝壳和珍珠。
利用主题、人物、时空等文章要素展开审题及构思,可以让立场认同具有逻辑力量。
二、发挥,多为揭示启发、阐释意义
有的题目意在测试考生的发挥阐释能力,命题就会选择耐人寻味、启人心智的材料。于是考生就会获得一个借题发挥的机会,发掘材料意义,获得某种启示。
然而,所谓的发挥、发现往往又回到现成的认识上来。
(一)借新鲜的材料,揭示熟悉的道理
这类题目,难点不是找到启示、道理,而是揭示获得启示与道理的方法。考生普遍缺乏基本的方法,不能把启示、道理讲得透彻而令人信服。
因而,我们应该找到具有基础意义的方法。
如: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体育的启示”。
1.阐释说“启示”:由“内涵”到“外延”。
揭示“体育之效”的基本内涵:“图强,改变人强我弱的境况。”
不断设置语境来展示“图强,改变人强我弱的境况”的外延:
A.横向语境:经济图强、文化图强、科技图强、军事图强。
B.纵向语境:追赶时我们要“补短板抓弱项”,并跑时我们也要“补短板抓弱项”,领跑时我们还要“补短板抓弱项”。
2.类比说“启示”:追求多点相似、多点可比。
假如把经济设定为本体,那么它与“体育”的相似点:
A.纵向解喻:从阶段性角度来说,身体的发育期对应经济的发育期,身体的快速成长期对应经济的高速发展期,身体的成熟期对应经济的饱和期。由于身体和经济都在不断变化,所以相对强者,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弱项,抓好这些弱项是能不能变强、能不能长久地强下去的关键。
B.横向解喻:从合规律性角度来说,体育锻炼和经济补短都需要循序渐进,都需要讲究平衡,都需要发现新的弱项,都需要坚持不懈。
这两种说启示的方法,是充分反映思维表达规律的方法,使用它们可以避免“只谈材料意义不说启示”和“只说启示不顾材料”的常见错误。
(二)借熟知的材料,阐释较新的意义
借熟知的材料,阐释较新的意义,是命题的正常思路;熟知材料的发挥指向熟知的意义,则是命题人和考生容易犯的错误。
如: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借用、化用、独创”。
命题人通过人们熟悉的红楼题匾材料,来显示“借用”“化用”“独创”的境界差别,以表达对“独创”的推崇之意。考生把这个“借熟材料发掘新意义”的题目处理成“借新材料印证老认识”的题目。
回到情境,三次题匾组成了一个审美的过程,而不是得出一个审美的结论。在这一过程中,让不同的人都获得创作与欣赏的体会,以此来显示各尽其妙、各美其美的大观园气象。连贾政与宝玉也能如此相互信任和欣赏,这要归功于大观园的魅力。
如果“借用”不好,那么王国维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该怎么评价?
如果“化用”不好,怎么评价王实甫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当然,本题可用类比思维来发挥借用、化用、独创的意义:
A.链接、兼容、独创
B.粘贴、修改、另写
C.水土不服、基因改造、全新培育分析熟悉的材料,一定要发掘新的意义,不可将名著材料当作新鲜材料,并去证明老认识。
(三)借显性的材料,发掘隐性的内涵
有的考题列出非常突出的生活现象、社会现象,要考生发表看法。考生则容易停留在态度层面表达喜恶之情,而无法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
如:2022年上海卷作文“小时候与长大后”。
小时候“喜欢发问”,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好奇、敏感的心,有一个善于想象和质疑的习惯。好奇、敏感、想象和质疑激励着我们探究奥秘无穷的世界。
长大后“看重结论”,是因为我们更相信经验、知识和规则。成熟的经验和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完成预定任务。普遍遵循的规则,一方面限制了想象质疑,另一方面保证了我们的安全与顺利。
那么小时候“看重结论”,长大后依然“喜欢发问”,又是什么情况?小时候“看重结论”,要么是灌输教育下的填鸭式认知;要么是早熟的天才习惯。
长大后依然“喜欢发问”是永葆创造力的典型表现,说明人依然保持一颗好奇、敏感的心,能充分展开想象、进行质疑。
揭示原因和影响是总体思路;进行假设和对比是补充思路。上海卷考题充分显示了命题的科学方向。
三、反思,多为对已有认识进行批判性反观
高考作文题要选拔人才,需要树立一个思维标杆,承担起对准大学生“第一课”的重任,以此来提醒中学教育重视思维训练,于是会选择一些挑战思维的问题,用以测试考生的质疑反思能力。然而,反思的内容和空间往往会超出命题人的预设和想象。
(一)完成命题的反思任务
有的题目,列出某些认识让考生批评与反思,其任务指令非常明确,考生按照指令要求对问题进行剖析即可。这类题目往往具有辩论的特点,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辩论的要求构思文章。这就要完成辩论的基础工作:界定关键概念,设定各种语境。
例如2021年浙江卷作文“谈得失”。
1.关于“得失”的概念
凡提“得失”,大多讨论的是“失”。时间、情感、机会、资源、财富、地位,这些都是界定“得失”的选项。
2.“得失”的语境设定
(1)利用题目提供的语境。
利用题目中“起点”“过程”“终点”的语境提示,可以完成如下讨论:
当看重起点时,那么机会和资源就十分重要。
当看重过程时,那么时间和情感就十分重要。
当看重重点时,那么财富和地位就十分重要。
(2)重新设定语境。
主动选择中的得失。
无意中形成的得失。
绝对被动下的得失。
对概念缺乏界定,用例证法代替语境法,是这次考场作文的两大典型错误,也是辩论常见错误。
(二)发掘材料的反思空间
有的题目反思的难点在于反思空间模糊或狭小,命题人说不清,考生更说不清楚。运用分类法可以有效发掘反思空间,将讨论推向新的高度。
如:2021年新高考Ⅱ卷作文“人”。
“藏而不露”“不偏不倚”“缓缓出头”“一丝不苟”,面对这些传统训导,能有什么反思性思考?该如何发掘反思空间?
考生应该充分考虑训导对象的复杂性,进行富有成效的反思发掘:
对年轻气盛、轻狂自傲、急躁冒进、潦草粗心、心直口快者,这样训导无疑是正确、有用的。
对那些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缺乏实践能力与开创精神的人,这样训导是多余、无用的。
对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出众、行动力超常、敢于牺牲奉献、乐于展示才华、快于表达心声的人,这样的训导会打击优秀者。
用分类法的运用,是发掘反思空间的有效方法,应坚信“无分类,则无空间”。
(三)纠偏命题的反思尝试
有的考题在要求考生反思某些错误做法、错误认识时,材料与任务之间会出现矛盾,或对材料出现误读。这是命题人急于印证现成的认识导致的,因此我们应重视材料分析,消除命题偏差的副作用。
如:2022年新高考I卷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素材的意思是“求本不成而为俗”,可命题人接下来却说成“求妙不成而为俗”。几乎所有考生也跟着命题人,违背了素材提供的新启示,回到了“弄巧成拙”这个更具训导意义的老认知中。
“俗手”并非追求“妙手”不得而成,它是过分拘泥于“本手”而形成的。
遇到远强于自己的高手,不管追求“本手”还是“妙手”,你最终只能落个“俗手”;遇到远弱于自己的对手,不管你出什么手,都能把对方折磨成“俗手”;若高手对决,双方都不会轻易出什么“妙手”,而是谨慎地使用“本手”,小心地利用对方的失误,并寻找“妙手”之机,求得主动,形成整体优势,最终在决战中赢得战斗;两个臭棋篓子对阵,赢了也不能证明有“妙手”,输了也不一定因为“俗手”,输赢纯粹出于偶然。
命题时纠偏是命题人的作业,必须打满分;答题中纠偏是考生的功课,只求力所能及。
结束语:
在需要认同时,事实认同、价值认同、立场认同三个方面一律立场认同化。在需要发挥时,新材料与老道理、熟材料与新启发、显性材料与隐性认识,大都靠向了老道理。在需要反思时,只注重完成规定的反思任务,不注重发掘反思空间,更不能反思命题偏差。在“最后一课”的情境下,充分暴露了我们传统命题与答题的习惯。
这种习惯限制了考生的思维,降低了思维提升的标准,打击了考生日常教学思维训练的积极性。忽视逻辑思维的教育现实,则是这种习惯形成的深厚土壤。因此,纠正命题与答题的偏差,所涉事大,任重而道远。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4期。]
本文所述“双向评价”是指既评价“命题材料”,又评价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文章指出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命题与答题的偏差:第一,在需要认同时,事实认同、价值认同、立场认同三个角度一律立场认同化 。第二,在需要发挥时,新材料与老道理、熟材料与新启发、显性材料与隐性认识,大都靠向了老道理。第三,在需要反思时,只注重完成规定的反思任务,不注重发掘反思空间,更不能反思命题偏差。
这种双向评价维度为传统作文教学廓清了问题,指明了改进方向。作文水平的提升,关键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答题背后的思维进行修正。从应考的底层逻辑入手来观照高考作文,应是每位语文老师教学的应有之义。
——江苏省泗洪中学 葛恒俊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