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悲喜重叠的“变形”世界
——《促织》深层意蕴探析
林承恩
浙江省温州中学
2024 SUMMER
【专题解释】
《促织》呈现一出“人变成虫、人不如虫”的人间闹剧,在悲喜重叠的世界里揭露出统治者荒淫无道、官贪吏虐、亲情凉薄的社会丑态。蒲松龄刺贪刺虐、鞭挞强梁以达劝善积德、匡正时风之旨,让人深感其明道济世的胸襟与忧怀民生的大儒情怀。作为一篇文言小说,《促织》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在于“变形”,对这出社会悲剧,作者赋予大团圆式的结局,以黑色幽默的方式化悲为喜,强化了作品的批判力。
本设计通过梳理《促织》中人或物的角色错位,了解成名之子“由人变虫”的身份失位,把握“变形”的对象;通过多维度剖析,寻找形成“变形”的社会机制,透视时代环境的特点;通过版本对比、结尾比照及对结尾价值的探讨,深化认识蒲松龄“以虚写实、以乐写哀”的艺术魅力与创作意图。
【预学任务】
1.精读《促织》,借助注释疏通文言词句,熟悉故事情节。
2.联读《柳泉公行述》,熟悉课外文本内容。
3.查找资料,了解蒲松龄的际遇、古典小说“大团圆式”结局的创作特点与创作意图。
【学习任务】
1.《促织》中涉及诸多人物或事物,在常态的古代社会中,这些人或物基于各自的身份,理应分别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根据文本,他们实际又扮演了什么样的社会角色?试填下表(见表1):
表1 《促织》中人物的社会角色
结合示例,同桌间相互交流,再请小组代表加以分享,最后教师完善:
明宣宗:最高统治者→玩乐者
华阴令、里胥、抚军:管理者→媚上者、迫下者
成名:求仕者→捕虫者
成名之子:待育者/幼童→拯救者
促织:玩物/小昆虫→主宰者
2.对比表格中人或物社会角色的应然和实然的差异,从物种属性、社会职能的变化角度来看,辨析前后差异最大的人物是谁。
明确:小说中人或物社会角色的应然和实然不匹配,产生了“错位”“失位”“失序”“割裂”。从跨越物种藩篱的角度来看,前后差异最大的当属成名之子——由人“变形”成促织。
3.思考类比:变形之后,成名之子丢失了什么?除成名外,还有哪些人也丧失了主体性?
明确:作为弱势群体的底层百姓,成名之子在异己力量的笼罩下变为促织,丢失了尊严、自由等人之为人的主体价值与本质的精神自由。华阴令、里胥、成名与成名之妻都将自己的价值牵系在为统治者提供促织以玩乐,都在消解自身的主体价值。
1.分析社会原因:圈画出关键词或语句,读一读,与小组同学交流看法,可从以下四个角度分析。
统治者: 管理层:
社会风气: 人物性格:
明确:
[统治者]“宫中尚促织之戏”。皇帝痴迷促织之戏,荒淫无道,玩物丧志。
[管理层]“有华阴令欲媚上官”“里胥猾黠……辄倾数家之产”“官贪吏虐”。官场贪虐成风,官吏中饱私囊、欺压百姓,以苛捐杂税搜刮民脂民膏,逐级压榨、夤缘趋奉。
[社会风气]“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民日贴妇卖儿”。社会戏促织之风过甚,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高压之下底层人民荒芜田事,毁家塞责,民不聊生。
[人物性格]“(成名)为人迂讷……百计营谋不能脱”“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成名忠厚木讷、不善言辞,当迂讷儒生遇见猾黠乡吏,悲惨的命运便逃无可逃、避无可避。
2.结合以下三则材料,探究《促织》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
材料一:敕苏州府知府况钟:比者内官安儿、吉祥采取促织,今他所进促织数少,又多有细小不堪的。已敕他末后运,自要一千个。(明·王世贞《国朝丛记》)
材料二:我朝宣宗最娴此戏。曾密诏苏州知府况钟进千个。一时语云:“促织瞿瞿叫,宣德皇帝要。”……苏州卫中武弁,闻尚有以捕蟋蟀比首虏功,得世职者。(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材料三:邑共八乡,每岁各乡必报一人,以应杂徭。贫者恐其逃窜,必相其家道殷实者而报之,名曰“富户”。此富户者,皆乡中之良农,平昔不入公门,视官长如阎罗,畏衙役如虎狼。……每一差出,则徊惶无主;人欺善讷,而呼应不灵;蒙签票之严催,惟思典质,以免官刑。故中人之产于此立尽。(蒲松龄《淄邑流弊》)
明确:透视社会文化背景,不难发现《促织》并非凭空杜撰,而是由确凿的史料与自身的见闻触发而成的社会真实画卷。最高统治者“尚促织”导致劳民伤财,军户竟以蟋蟀抵军功,可笑至极;官场黑暗,胥吏横行,徭役繁重,民穷财尽,可悲至极;此风之下,促织高于人,人异化成虫,荒唐至极。
1.辨析版本流变:《促织》历经蒲松龄手稿本、铸雪斋抄本、青柯亭本到三会本等与再创作(教材以手稿本为主,校以铸雪斋、青柯亭等本所综合形成的“三会本”),最显著的改编当属青柯亭本在原作手稿本基础上增补了“魂化促织”的情节。比较手稿本和青柯亭本中的相关情节,思考哪个版本更具艺术魅力?
手稿本:(成名)由此以善养虫名,屡得抚军殊宠。
青柯亭本:后岁余,成子精神复旧,自言身化促织,轻捷善斗,今始苏耳。抚军亦厚赉成。
明确:手稿本讲述成名被动等待上天的怜悯,因侥幸捕获促织得以进献改命,解除全家的燃眉之急,情节相对单调。青柯亭本则突显成子面对走投无路的生命窘境,以离魂舍命的牺牲之姿实现主动自救,体现出拳拳救父深情,更具艺术感染力。此外,成子魂化促织也在隐喻统治者以榨取民众的骨血和精魂作为玩乐之资,通过虚幻变形的方式讲述官僚盘剥民众的事实,以此影射和批判真实社会环境的畸形,更具艺术创造力。
2.比较故事结局:后世读者也对其进行修改与二度创作,大致包括三类:①成子落井而死,故事戛然而止;②成子魂化促织却不苏醒;③与原文一致。针对三种不同的设计,选出你最喜欢的结尾,简单阐述理由。
示例①:内核是悲剧。成名因促织而受皮肉之苦、饱尝丧子之痛,这是无数因促织而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典型,更具震撼性。
示例②:以喜剧外壳叙述悲伤故事。成名现有的荣华富贵由成子化虫而得,孩童化虫的献祭摧毁了家庭伦理,荡空了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在对比反差中突显虚无感与幻灭感,加深了小说的批判力量。
示例③:外壳是喜剧,实为荒唐的丑剧。成子牺牲尊严变形为虫供玩赏,即在鞭笞皇帝视民命如戏小虫。众人因促织而裘马扬扬、并受恩泽,命运随促织摇摆,嘲讽人不如虫的荒谬现实。喜剧般的化虫极具虚幻性、偶发性,虚幻是希望、现实是绝望,以乐写哀更见其哀,强化现实悲剧的必然性。
3.探讨结局创作意图:蒲松龄以喜剧的方式收尾,有读者认为这是对现实的“瞒和骗”,也有人认定这是对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你认为蒲松龄采用“大团圆式”结局创作有什么价值?请结合文本和两则材料,从作者立场与文化传统两个路径展开思考。
材料一:《志异》八卷,渔搜闻见,抒写襟怀,积数年而成,总以为学士大夫之针砭,而犹恨不如晨钟暮鼓,可参破村庸之迷,而大醒市媪之梦也。又演为通俗杂曲,使街衢里巷之中,见者歌,而闻者亦泣,其救世婆心,直将使男之雅者、俗者,女之悍者、妒者,尽举而匋于一编之中。呜呼!意良苦矣!(清·蒲箬《柳泉公行述》)
材料二: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非是而欲餍阅者之心,难矣……(王国维《红楼梦评论》)
明确:
[作者立场]作为深受济世精神护持的封建士人,蒲松龄推崇儒家的“性善论”“中庸”和“仁义”等人本理念。小说以完满式的结局提出“天将酬长厚者”的观点,将“行善”奉为超越困境的圭臬,强调做人应恭谨厚道,达到儒家仁爱、劝善的道德教化目的。
[文化传统]《促织》“大团圆式”结局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哀而不伤”的文学审美特质,体现了东方思想中朴素的褒良扬善的道德直觉,用文学艺术来弥补现实缺憾的创作自觉,传达了用公道良心来聚合民族人心的韧性态度。
从“自在”到“自为”
陈尔杰
人民教育出版社
统编高中教材以“任务群”来统摄语文学习的目标设定、路径选择、成果评价,使其内在理据更加充分,这是统编教材基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精神所作出的一项创新。体现在教材层面:一是以单元的核心任务来统整本单元的学习,使整个单元围绕这个主轴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二是在深度阅读、深度学习的导向下,尝试构建一个充分细化而有内在层级、比较自洽的语文学科知识、能力、素养的体系或序列。“文学阅读与写作”是高中语文一个很有分量的任务群,小说是文学任务群中很重要的一种体裁,文言小说《促织》又是小说单元中教学难度比较大的一篇。教材的编写预想在教学实践中能不能很好地体现,能落实到什么程度,透过《促织》来考察,应该说是很有意义,也很令人感兴趣。
纵观这篇教学设计,教师充分把握了教材的核心理念,力求以“变形”这一关键词来统领教学,整个设计中心明确、线索清晰、内容丰富。我们说,语文教学“怎么教”的前提,应该是理解“为什么教”,进而思考和把握“语文是什么”,或者说努力从“自在”提升到“自为”。这篇设计应该说体现了教师在这一方向上探索和追求的可贵成绩。
“变形”是本课教学设计的中心线索,围绕这一线索,三项任务次第展开。第一项任务,照应小说单元对“人物形象”的品析;第二项任务,带入对“环境”的探究;第三项任务抓住“结尾”,将学生引向对情节结构的思考。我们不妨尝试代为总结其体现的设计理念:一是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支撑。本课设计比较全面地把握了教材的单元导语、学习提示和单元任务,从中提取“人物”“环境”“社会批判性”等核心词,运用于本课的教学。二是注意结合具体文本的特点。本课的任务二运用了较多明清笔记史料,任务三引入了“版本”问题,这些都是切合《聊斋志异》作品特点的。三是注重自主探究,导向深度学习。“自主探究”“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导向,应该说已为时下普遍认可,需要指出的是,探究的“自主”和学习的“深度”,都是需要教学提供充分支撑的。支撑的有无、多少,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成败、得失。古语有“己所不知,无以教人”,课内的支撑需要教师课外的勤学功夫,也需要教师寻找到适当的途径将其有效地转化到课内。
本设计的可贵之处,当然不止上面这些。这里提出可能值得重视,也值得提倡的几点来。同时,也对本设计提出一些建议:
一是在各项任务的内部设计上,还可以更集中、更明确一些。例如,任务一梳理本篇中各种角色的“错位”“变形”,这一活动的内在理据是否充分暂不讨论,但应注意这些角色在故事中的地位和“分量”是有差异的。“成名之子”是本篇的中心人物,“化虫”则是故事情节的中心。倘若以现在的设计方式(列表格)来处理,实际上就淡化和模糊了这一中心地位。这恐怕不利于学生对本篇的理解和把握。
二是可以更加注意把握作品的文学性。文学性作为一个批评概念,内涵丰富,对于“高中语文”“小说”的教学而言,文学性可能主要表现在“虚构与现实的关系”上。我们注意到,教学中学生往往不能准确把握小说通过虚构来反映现实这一根本的体裁特点,表现在阅读上,要么将虚构故事直接当作现实来评价,要么把故事纯粹当作虚构的想象,而不理解其中的现实因素。本课设计对解决后一个问题来说,已经比较充分,但对于前一个问题来说,似乎还有所不足。可以在小说描写的细节、叙述的节奏,也就是小说“如何再现现实”这一点上再多下些功夫。
三是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布置任务、运用材料、作出判断上可以更加慎重和节制。本课设计将《促织》的疏通文句、了解大意等全部安排在预习环节,这一布置恐怕不是普遍适用的。《柳泉公行述》文本很长,其中主要讲的是蒲松龄的各种(在封建时代眼光看来的)德行事迹,似无必要让学生全文阅读,摘录部分就可以了。“大团圆”作为一个情节因素,让学生结合《促织》这篇作品探讨是有价值的。需要注意的是,设计提供的两则材料,从性质上来说属于“批评的论断”,而不是“史的论断”。从文学史的实际情况来看,非“大团圆”结局的作品是很多的,即使在《聊斋志异》中也不少见。对于这样一个开放性问题,应以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为主,教师不宜轻易下判断。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8期。]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精品推荐:
扫码订购
《语文的旗帜》
定价:68元
扫码订阅
《语文:培东有约》
定价:88元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