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阅读教学中劣构问题构建策略
许令周
南京市溧水区第三高级中学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探究劣构问题,可使他们易于进入深度学习,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围绕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来构建劣构问题,以确定语文学科教学方向;选择适切的问题类型,以确定课堂教学思路;创设适切的真实情境,以确定课堂教学任务。
关键词:阅读教学;劣构问题;构建策略
2024 SUMMER
乔纳森认为:“各类问题的最大区别主要体现在结构的连贯性方面: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1]问题的结构要素包括条件、目标、途径,结构要素清晰的属良构问题,而结构要素模糊的属劣构问题。良构问题因要素清晰,解决方案亦明确,难以引起激烈的认知冲突,挑战性不强。而劣构问题结构要素模糊,解决方案不明确,评价解决方案的标准不统一,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方案的选择及标准的确定往往需要学习者做出判断和决定。相对于良构问题,劣构问题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劣构问题更能引导学生关注实际,有利于培养他们在“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等方面的素养。教学中的良构问题是人为设计的,问题表征明确,问题之外的信息被过滤,与生产生活实际往往相脱节。劣构问题是现实存在或现实拟真,学生解决劣构问题的过程即是沉浸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可学会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
劣构问题使学生解决更为复杂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等方面的素养。由于劣构问题源于实际,问题的解决更为复杂,也更具有挑战性。学生在解决劣构问题时没有现成的套路,需要通过情境分析,做出合理选择,生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形成方案的过程中,他们既学会了学习,也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构建劣构问题呢?
一、立足必备知识定方向
在语文教学中,劣构问题的构建需要围绕语文学科的必备知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必备知识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这一知识体系由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构成,是应对情境所必须具备的各种复杂的产生式系统”。[2]“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静态的知识;而“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是动态的知识。关于语文学科的静态必备知识,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作了较为详细的阐释:“一是语言文字知识,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字词句法相关知识等。二是文学审美知识,如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作品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此外,还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涉及的文学作品和背诵篇目等相关知识内容。三是中外文化常识,如中外优秀文化中艺术、历史、科学等领域的基本常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常识等。”[3]语文程序性必备知识的教学应紧紧围绕“2017年版课标”提出的三大语文学习活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展开,依据不同的文体,以不同类型的文本为梳理和探究的对象,侧重于教相应文本类型阅读和鉴赏的方法,表达与交流的策略。[4]
这些必备知识决定着语文学科的教学方向,如果偏离了,就偏离了学科方向,把语文课上成了其他学科课。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突出必备知识的教学,而这些必备知识包裹在文本情境中,因此,劣构问题的构建不能脱离文本情境。当前,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为追求情境的新奇而脱离了文本,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必然落空。有位教师在《蜀相》教学中构建这样的劣构问题:
在学校文化节文艺汇演中,学生组织一个合唱节目参加汇演,需依照张杰《蜀道难》歌曲曲调,依据《蜀相》诗句改编歌词合唱。
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使用超过半节课带领学生熟悉《蜀道难》曲调,歌词改写就是对原诗句的白话文翻译。学生在解决这一劣构问题中,缺少对“自”“空”“森森”等关键词的赏鉴,也没有关注首句以“问句”引起的作用,更没有对“怀古诗”阅读和鉴赏策略的学习。可见,这一劣构问题的构建忽视了语文必备知识的教学,脱离了文本情境,偏移了语文学科的方向。
在阅读教学中,语文必备知识应锚定在劣构问题的情境中,这样才能保证劣构问题情境的语文学科方向不偏。笔者在《祝福》一文教学中构建了这样的劣构问题情境:
在年末“祝福”之际,鲁镇发生了一起死亡案件,警察局为此成立案件调查组。现在大家都是调查组成员,调查可从现场勘察、死者档案资料、嫌疑人等方面入手,最后形成案件调查报告。
学生在调查死者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自然需要通过研究祥林嫂的神态、语言、行为等细节描写来了解祥林嫂的形象特点;他们在调查嫌疑人的过程中,也会通过研究鲁四老爷、婆婆、四婶、柳妈、“我”等人物言行来判断他们对祥林嫂的死是否负有责任;学生在调查过程中会形成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认识,从而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这个过程就是运用语文必备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的陈述性必备知识主要包括现代汉语语言文字知识、小说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以及调查报告的基本特征等;这里的程序性必备知识主要包括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策略、小说主旨分析策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策略等。
必备知识应具有层次性、丰富性和工具性。“层次性”是指在构建劣构问题时应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结合不同学习阶段及不同认知层次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不同层级的核心知识,使他们在解决劣构问题过程中知识技能得以有效内化。“丰富性”是指在构建劣构问题时不仅要嵌入语文学科中的陈述性知识,还要融入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工具性”是指在构建劣构问题时关注知识的运用。必备知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学生解决劣构问题所运用的工具,从知识的掌握走向知识的运用,更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选择问题类型定思路
乔纳森界定的11种问题类型分别是:①逻辑问题;②运算问题;③故事问题;④规则应用/规则归纳问题;⑤决策问题;⑥故障排除问题;⑦诊断问题;⑧策略绩效问题;⑨政策分析问题;⑩设计问题;⑪两难问题。并认为这些问题分类主要沿着从良构到劣构的路径变迁。[5]依据问题的复杂程度,其中后七种问题属劣构问题。乔纳森的问题类型理论对于劣构问题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我们可以结合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适切的问题类型来构建劣构问题。在此笔者略谈主要劣构问题类型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决策问题通常要求问题解决者从一系列答案中选择一种解法。有的文本在理解上存在明显分歧,不同的理解皆有合理性,这类文本的教学适合选择决策问题类型来构建劣构问题。如教学李商隐的《锦瑟》,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
这首诗的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根据你对文本的理解,你支持哪一种观点?
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需要依据文本的语言线索和个人的人生体验,在众说纷纭的观点中做出选择,这个问题属于决策问题。
故障排除问题与诊断问题关系紧密,甚至难以分开。故障排除就是修复错误,所以排除之前需要诊断;诊断的目的在于发现故障,从而排除故障。前文所引《祝福》教学所构建的问题就属于这两类问题。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对调查材料的分析来诊断祥林嫂的死因,找到杀害祥林嫂的凶手。到此为止,这个问题属于诊断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后追加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名法官,对这些嫌疑人有怎样的判决?”这需要学生根据嫌疑人在祥林嫂死亡案件中所应承担的罪责做出相应的判决,这个问题属于故障排除问题。
设计问题因目标模糊,解决方案多样,评价标准不一,或许是“最劣构”的一类问题。因而学生在设计问题的解决中,会经历更多的挑战,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在梅花诗词群文阅读中,笔者构建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南京市溧水区梅花山拟建立梅园廉洁文化博物馆,为彰显廉洁的主题,专门开辟了一个梅花诗赏读展厅,如果你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请拿出项目规划书。
这是让学生制作梅花诗展厅的设计方案,是典型的设计问题。学生在完成设计方案中,会经历很多挑战。学生在完成设计过程中,面临诗歌选择问题,这需要确立评价标准;对不同标准要做出选择;诗歌选出之后如何编辑又是一种选择。学生在经历这些挑战的过程中也会获得丰富而深刻的体验,这是真正价值之所在。
策略绩效问题、政策问题和两难问题虽属劣构问题,但更适合现实生活环境,不易适应阅读教学的情境创设,这里不再赘述。
三、创设真实情境定任务
每个劣构问题类型都有相应的问题构建思路。当问题类型确定好之后,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类型创设适切的真实情境任务。未来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的语文是真实情境中的语文,因而学校阶段的语文学习理应是真实情境中的语文学习。
社会中很多工作领域都需要我们掌握社会调查的方法,并会撰写调查报告。如公安刑侦系统的人员需要掌握案件侦查的方法,需要撰写案件侦查报告。社区工作者需要进行各类社会问题的调查并能撰写出相应的调查报告。在阅读教学中,当我们选择故障排除问题或诊断问题类型来构建劣构问题时,可创设社会调查及撰写调查报告的情境任务。如在《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五人墓碑记》等阅读教学中可创设侦探办案的真实情境,确定撰写案件调查报告的任务;《变形记》教学可创设调查社会问题的真实情境,可确定撰写社会问题调查报告的任务。
社会中很多领域需要工作者掌握规划的方法,并会撰写规划方案。如教师需要设计教学,要撰写教学设计。这属于设计问题。在阅读教学中,当我们选择设计问题类型来构建劣构问题时,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创设情境,确定撰写设计方案。邵然老师在江苏省十一届优质课大赛教学《变形记》一文时创设封面设计的情境,确定为封面设计建言的任务,教学效果显著。
如何构建有质量的劣构问题,让阅读课在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需要研究的地方有很多,此文是从实现途径方面做了一点探讨,以期广大一线语文教师和语文研究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5]乔纳森.学会解决问题:支持问题解决的学习环境设计手册[M].刘名卓,金慧,陈维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138,10-11.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6.
[3]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21.
[4]潘海霞.关于高考语文“必备知识”教学的思考[J].学语文,2022(5):65.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9期。]
文章深入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劣构问题的构建策略,其亮点在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乔纳森关于良构与劣构问题的区分,为阅读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劣构问题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中的独特价值。文章通过对比良构与劣构问题,清晰阐述了劣构问题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升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优势。
在教学策略上,文章提出的立足必备知识定方向、结合文本情境构建劣构问题等建议,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特别是通过具体教学案例的分析,如《蜀相》与《祝福》的教学对比,直观展示了如何避免偏离学科方向,确保劣构问题服务于语文教学目标。
文章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启示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更多地设计劣构问题,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深度思考。然而,文章在具体案例分析方面略显不足,未能充分展示劣构问题构建的具体过程和效果。此外,对于不同年级、不同水平学生的劣构问题构建策略也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探讨。
——北师大嘉兴附中 黄勇智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精品推荐:
扫码订购
《语文的旗帜》
定价:68元
扫码订阅
《语文:培东有约》
定价:88元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