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阅读季·新课改】语文教学“不确定性”的价值追求 ——“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初探(上)

文摘   2024-08-07 10:07   山东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暑期阅读季】

邀您一起鉴赏期刊精选美文!



语文教学“不确定性”的价值追求

——“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初探(上)


何其平

衢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摘  要:“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应多践行“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探索,追求语文教学的“不确定性”价值。明确“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的特征,掌握其教学的关键,预设高质量的问题,开放教学过程,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从而培养学生以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素养。

关键词:文学类文本阅读;不确定性;价值追求;预设下的开放式



正文展示




2024 SUMMER

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在“三新”背景下,语文教学应更多地践行这种“不确定性”的价值追求。从大单元视域进行群文联读或单篇教学,在真实情境下完成典型任务,语文教学呈现出丰富多样的样态。尤其是文学类文本阅读与鉴赏,“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是文学类作品本身的内涵所在,也是读者再创造的意义所在,更是语文教学的价值所在。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给了学生广阔的思考与探究空间,让学生“以受指导的方式,将不确定的内容转化为确定的统一的内容”;而其完成只是相对的,当新的不确定产生,新的探究和生成也将发生,久而久之,学生会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分析和判断。换言之,我们的教学给学生越多的不确定性问题的探讨,就越能培养学生形成确定性思维与判断能力。

由于对“2017年版课标”的内涵领悟不到位、缺乏思维的深层次转型意识和能力,相当多的教师仍然凭借原有经验,习惯于把教学参考用书或所谓的标准答案奉为圭臬,以致当下许多课堂仍然沿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设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规定教学过程,以教带学,甚至以教代学,最后师生达成共识。这样的课看似完美,但恰恰是这种“达成共识”的教学方式和目标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为此,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多践行“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探寻语文教学“不确定性”的价值。

一、“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特征


“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相对确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预设问题,设计学生熟悉的真实情境,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教授有效的学习方法,并进行监测、评价,以引导他们通过探究开放式问题来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其特征主要有三:

一是教学问题设置是以质疑为导向。也就是能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体现语文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师预设问题但不提示答案,预设的问题可以是教师设计的,也可以来自学生的疑问,可以两者兼有,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在足够开放的空间里思考探究,这是“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是教学过程是开放、民主的,教学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导,完成特定情境中的典型任务,由学生完成知识经验的建构;教师只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可以适时评价,一般不轻易下定论。

三是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首先,问题的设计不仅要切合文本内容、文体特点,做到“依文而设”“依体而设”,体现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不能泛化,还要契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需求,既要有新意,又要有梯度,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需要。其次,教学过程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展示舞台的同时,也给教师驾驭课堂和教学评价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的关键

(一)预设高质量问题

经典作品的解读,不仅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更是能否准确把握深层次鉴赏的问题。“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预设高质量问题。一般可以从三个维度衡量:一是问题的设计是否切准文本的重难点,是否契合学生思维的疑点;二是设计的问题能否“牵一发而动全身”,并具有一定的思想包容度;三是预设的问题能否有多角度理解,即“不唯一性”。

预设问题的类型多样化,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而定。对于文学类文本而言,其不确定性来源于言语形式的复杂性、多义性及隐蔽性,而解读文学作品的秘径是形式。因此,言语形式是文学类文本预设问题的主要依据。何为言语形式?伊格尔顿在《文学阅读指南》里指出:“(文学作品)它需要读者高度警觉的阅读,警觉于它的口吻、气氛、速度、体裁、句法、肌理、节奏、叙事结构、标点、多义性——乃至一切可归为‘形式'的东西。”所以,文学阅读问题预设可小到字词、标点的推敲,大到句子、语段的考辨,再到人物性格、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教师可以在有疑处探疑,也可以在平常处见疑,甚至在无疑处设疑。不确定的言语形式,必然会有丰富的解读成果,而这些成果将会构成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世界,促进学生逐渐形成自我阅读的文学素养。

有疑处探疑。有疑必探,虽然有的问题是很难有定论的。如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抒发的感情是悲秋还是颂秋?以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文本整体,通过具体地体验、分析和推断,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交流碰撞,纠偏完善。学生的结论无论是悲秋还是颂秋,这样的“不确定性”探究都是有意思且有价值的。如丁玲曾说“祥林嫂是非死不可的”,那么“到底是谁害死了祥林嫂”这也正是当时的鲁迅在“彷徨”中发出的“呐喊”。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子把《祝福》主题思想的探究拓展到一定高度,更重要的是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增加痛苦”,这样就把《祝福》主题深刻的悲剧力量体现出来了。

平常处见疑。有些问题好像很正常,一般不会引起质疑。如《边城》中描写的翠翠、爷爷、顺顺、大老、二老等人物,他们都是那么善良、勤劳、质朴、友善,可为什么他们在一起却发生了一个又一个悲剧呢?这是既关乎人物性格,又涉及湘西风俗文化、作者创作意图的深层次问题。又如《荷塘月色》的结尾看似平淡,容易被忽略,实则蕴涵深意。“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文眼,也是一个悬念。文章结尾写:“——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那么,作者的心最后得到宁静了吗?通过“宁静”与“不宁静”的探究,一是赏析文章首尾照应浑然一体的完美艺术结构,二是深入细致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脉络。作者的思绪变化为“不静—求静—得静—出静”,说明他在“自己的荷塘”里得到的是暂时的“自由”、暂且的“受用”,最后他的心情并没有多大改变,从而真实呈现作者当时复杂纠结的内心世界。

无疑处设疑。司空见惯处,看似无疑,如能以独到眼光设疑,既能激趣,又能见奇效。教学《雷雨》时,我们都同情鲁侍萍的命运,她把自己的悲苦遭遇归结为“不公平的命”;但仔细分析,她的命运难道跟性格没有一点关系吗?她的性格中是否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她对周朴园真的那么绝情吗?又如学习《〈论语〉十二章》,对于经典,同样可以用“扬弃”的眼光去质疑。如你是否赞成孔子所谓的“好学”?君子是不是只讲“义”而不讲“利”呢?又如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教育孔鲤时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的作用真有那么大吗?结合当下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二)开放教学过程

“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的根本,在于课堂教学过程的开放性。我们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开放教学环境。营造宽松、民主、自在的教学氛围,如调整中规中矩的座位,改变课堂管理模式;带学生到阅览室教学,“上自己的图书馆”;开放信息中心、专用教室等场所,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信息。可以走出课堂,在美丽的校园里上经典散文课;甚至可以走出校门,走进博物馆,回到“历史的现场”。

开放学习方式。教师把预设的问题给学生,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教学方式灵活多样,要体现学习自主和方式多样化。课前收集、整理资料,课上既可以独立学习,又可以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可以自己讲,也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还可以进行辩论、表演等。

开放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预设问题,组织活动,评价结果。引用郑逸农老师的“非指示性”教学的“四自”原则——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这是“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的核心。学生是主体,课堂是展示的舞台,在交流分享中,学生通过比较、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

开放教学评价。主要体现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把评价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参与课堂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这样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尽量少做正确与否的简单评价,尽管学生有的观点会有失偏颇,表达不是那么流畅,措辞也不是那么严谨,但只要阐述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肯定。教师对教学的总结也不要求全责备,讨论分享的问题也不一定要达成“共识”。

三、“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反思

“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先进的理念、优秀的素质、自信的底气和精湛的艺术,更需要教师勇于变革、善于转型的勇气和精神。语文教学改革正处于转型期,虽然道阻且长,但我们坚信行则必至。

对“预设下的开放式”教学的实践,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预设的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问题无大小之分,但品质有高低之别。如有教师在《项脊轩志》教学中这样预设问题:“‘借书满架,偃仰啸歌'的‘借'有两种解释:借来,凭借。你赞成哪一种?”其实,这两种理解都不是最佳的。理解为“借来”,不合情理;读书人借书是常有的事,但总不可能将借的满架书据为己有。理解为“凭借”,不合语法,很牵强。“借”通“藉”,错乱不整齐,倒是跟“偃仰啸歌”意境一致。事实是选文有误,中华书局《震川先生文选》中作“积书满架”,“借”即“积”也,这可能是最合情理的解释。

二是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这种教学模式容易局限于部分活跃学生的交流发言,所以要建立激励的发言制度,做到“有问题人人思考,有想法我来讲”;形成质疑探究的常态,养成积极发言的自觉。

三是教师的点评要精准灵活。“开放式”教学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完全不要教师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去伪存真,探究本源,揭示本质;或深情入境,真切体验和感悟。如原则性问题态度要鲜明,争鸣性探究可以剑走偏锋;小点上不求全责备,细节上深挖细究;在质疑中不做简单评判,总结时在整合基础上有提升。这要求教师既要精准判断,适时回应,又要适可而止。

四是课后的拓展提升要及时有效。这个环节非常重要,既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整合,更是联系现实的拓展延伸;既检验教学的效果,又展示学生的读写成果。如教学“侍坐”篇之后可拓展布置作业:儒家在《礼记》中描绘的“大同社会”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有什么异同?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杜威.确定性的寻求[M].傅统先,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伊格尔顿.文学阅读指南[M].范浩,译.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5.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8期。]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旗下官方网站,致力于语文教师“教”与“研”的能力提升。汇精品文章,展精妙观点;览课例成果,阅教师风采。【为新秀指方向,为名师搭平台,为大家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