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阅读季·文言文教学】以言促文   言文共生——由《烛之武退秦师》中“贰于楚”和 “东道主”说开去

文摘   2024-07-26 11:24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暑期阅读季】

邀您一起鉴赏期刊精选美文!



以言促文   言文共生

——由《烛之武退秦师》中“贰于楚”和 “东道主”说开去


张   玮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摘   要: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以文、言为纲领,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文学意义和文化内涵。教学抓住“贰于楚”“东道主”“秦晋围郑”等词语,剖析文意,明晰章法。由“贰于楚”看以利益为先的国际关系,从“东道主”看烛之武如何借由为秦谋利而顺势解郑之难的游说策略,从“秦晋围郑”看文章独具魅力的叙事艺术。以言促文解,彰文义,能改变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机械式记忆习惯和对文言文学习复杂无趣的刻板印象,提高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烛之武退秦师》;贰于楚;东道主;以言促文




正文展示




2024 SUMMER


《烛之武退秦师》出现在当下的统编版教材中,也为以往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的编者所青睐,足见其经典价值和学术魅力。然而,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主要聚焦于文章的字词释义和烛之武的游说艺术,并不能很好地处理“言”与“文”的矛盾,或“失于章句”,或“废于清议”,割裂了“言”“文”的密切关联。也有研究者开始追求有“言”有“文”、“言”“文”共生的教学,如孙国萍、黄厚江提出由“言”入手,在字词句的理解中解读文章的丰富内涵,融合文章、文学和文化的丰富内容。吴珊老师以王荣生教授“一体四面”文言文教学理论为依据,徐沛老师则基于时鹏寿老师提出的“四文”教学法,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阐释文言文教学的策略,实质上是殊途同归,旨在呼吁文言文教学中“文言”“文章”“文学”“文化”的统一。但就《烛之武退秦师》一文而言,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真正实现以言促文解,彰文义,甚至由一字一句之含义推而广之,从而达到提纲挈领的效果,是研究者们未曾想到的。本文试由“贰于楚”和“东道主”说开去,追本溯源,破除“言之无文”的教学窘境。


一、从“贰于楚”看事有蹊跷

“贰”,《说文解字》释义为:“副益也。从贝,弍声。弍,古文二。”它是一个会意字,从“贝”。“贝”古时曾用作货币,表示增加财物,故而有增益义,即相加增益为贰,引申为“不专一”。“贰于楚”课本注释为“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故而“贰”由“不专一”可进一步解释为“从属第二个国家”。那么,郑国何以要“贰于楚”呢?因郑无礼于晋在先,两国失和,而郑是小国,便只能转而寻求楚国的荫蔽。可见,“贰于楚”是直接对郑有所助益、可解一时之急的,却为“晋侯、秦伯围郑”的祸患埋下伏笔。又“贰于楚”本是晋、郑、楚之间的恩怨,与秦国并无直接关系;秦的参战,一是基于秦晋同盟之好,二是妄图从中牟利。基于这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心态,加上烛之武的巧舌机变,秦是很容易被利用的。

我们由“贰于楚”延伸开去,可见,“贰”的背后是“利”,这种“利”还表现在烛之武最终摒弃前嫌,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烛之武才华横溢,却英雄迟暮,当强敌压境,国事危急之时,郑伯诚意感人,又将个人得失与国家利害分析得很透彻,君臣最终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这种气势是貌合神离的秦晋同盟所不可相比的。


二、从“东道主”看其中有利

“东道主”一词今义为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出处便在《烛之武退秦师》。文中“东道主”原指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郑国正在秦国之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正合词意,今义乃是古义的泛化。秦、郑本不接壤,“舍郑以为东道主”确是为秦谋求利益的至深考量,其中有利,不言而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如此记忆古今异义词“行李”和通假字“共”,不致错用,也相对容易。但“行李”解释为“外交使者”,与现代汉语中“出行所带东西”的常用义相去甚远,即使教师重点强调,仍是不少学生高频犯错的知识点。学生无法找到“外交使者”与“行李”一词的字形关联,自然无法真正理解其含义。事实上,在古书中“行吏”一词才真正解释为“出使之人”,据刘传宾先生的研究,“李”“吏”等字在语音上有密切联系,“史”“吏”“使”“事”为一字分化。“行吏”即“行使”,“行李”为“行使(事)”的形讹。经过一番追本溯源,将“行李”还原为“行使”,就找到了词与义的关联,在教学中以图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形意结合”的印象,弱化古文与今义之间的隔阂。

“利”的反面是“害”,与晋联盟,对秦国无一利而有百害。其一,“亡郑以陪邻”。提取出“陪”字,解释背后的利益纠葛和对秦的严重危害,从而加深学生对通假字“陪”通“倍”,“增加”义的印象。烛之武又从秦晋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害。其二,“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彻底断送了秦在晋、郑之间周旋取利的希望。“阙秦”,统编版教材注释为“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其中“阙”为“侵损、削减”义。对比苏教版注释有所改变,苏教版注释为“阙(jué)秦:侵损秦国的土地”。两个版本的词义解释固然出入不大,其实质却是对“阙”的语义来源的重新定义。“阙”不易与“侵损、削减”义产生直接联想,而通“缺”,由“减少”义引申为“侵损、削减”却是一条语义发展路径;通“掘”带有“除去”语义,似乎也可以向“侵损、削减”义引申。《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将“损害”义项归在“阙(quē)”下,《汉语大词典》则将“侵损、削减”义归在“阙(jué)”下,莫衷一是,但殊途同归。笔者以为“阙秦”与“陪邻”遥相呼应,既能加深学生对通假字的系统认识,又能抽丝剥茧,条分缕析地解读烛之武的游说策略:为对方打算——不暴露游说目的;攻心为上——先对方之忧。


三、从“秦晋围郑”看章法

“围(圍)”,本字“韦(韋)”。殷爵文有“四止(趾)”环绕城邑之“衛(卫)”字,即“韋(韦)”字之繁作,囗象城邑,守城者环绕之即为“衛(卫)”,攻城者环绕之即为“圍(围)”,省左右或上下之止(趾)作“韋(韦)”。由一“围”字可见,郑国大敌当前,解此困局,迫在眉睫。作者循序设置了四重悬念,使读者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反复,不断激起读者对郑国命运的担忧。先是佚之狐力荐烛之武,郑伯求贤,燃起退秦希望;其次烛之武婉言拒绝,所望落空;继而感于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局势的透彻分析,烛之武临危受命。至此,从佚之狐举贤到烛之武辞行,再到烛之武许诺,行文波澜起伏,也将烛之武推上了风口浪尖,为后文烛之武的力挽狂澜做足了铺垫。

表现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是全文的主体,作者借烛之武之言,以其视角带领读者了解时势和三国关系,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限知叙事,让事件发展依靠烛之武的推动,更能让读者领略其抗辩风采。而秦国君臣将以怎样的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秦、晋、郑三国又将展开怎样的战略调整?读者无从知晓,却给人以更大的想象空间。实际上,“夜缒而出”,从出城时间“夜”和应急方式“缒而出”足以让人感到局势紧迫。

烛之武既退秦师,郑国能否安全无虞,还有赖于晋国的态度。作者最后叙写晋文公的一番思索,放弃攻打秦国,三国之争终于归于平息,直到“亦去之”,读者的心才真正落得安稳。

清人过珙在《古文评注全集·卷一》中评价《烛之武退秦师》的章法妙处:“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可见文章独具魅力的叙事艺术。


四、追本溯源,说文解义

至此,我们由“贰于楚”和“东道主”说开去,将烛之武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和游说艺术进行串讲,发挥了词句提纲挈领的作用。追本溯源,又能解释文章背后的人文道义。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在烛之武的巧言机辩之下,秦穆公不能不为之震动,于是与郑人盟。读来似乎言之凿凿,可一纸盟书又有几分可信?秦背晋之约只在一夕之间,反而留下将士为郑戍守,可见盟国关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潜在危险。《说文》引《周礼》曰:“国有疑则盟。诸侯再相与会,十二载一盟,北面召天之司慎司命。盟,杀牲歃血,朱盘玉敦,以立牛耳。”《释名·释言语》有:“盟,明也,告其事于神明也。”“盟”的造字本义是共饮融合彼此献血的液体,发誓缔结生死之交。可见“盟”的庄严和神圣,生死存亡之际却仅仅剩下利益的交换,不禁让人唏嘘。对比而言,我们可以从晋文公“以乱易整,不武”的言论中提取“武”字,激发学生对“武德”内涵的思考。据《说文解字·戈部》可知,“武”从戈,从止,本义为征伐示威的一个会意字。楚庄王曰:“夫武,定功戟兵。故止戈为武。”这是楚庄王对“武”字词义的一种阐发性解释,他认为武力战争的真正含义是用来平定乱世,终止战火的,从而体现仁义和平的理念。

由是观之,学习一篇文言文,在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之余,还可由此深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结语

笔者发现,基于对文言文字的理解,以此为纲领,是可以将文章、文学和文化等方面内容进行有机整合的。从基础的语言文字出发,摆脱了单纯梳理文言知识的乏味和低效,这是对文言文教学策略的一种补充。以《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为例,笔者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旨在唤起学生对文言经典的学习兴趣,以言促文,实现言文的融合与共生。


参考文献:

[1]朱萍华.有“言”有“文”“文”“言”共生:《季氏将伐颛臾》教学随感[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孙国萍,黄厚江.文言文教学实现言文共生的基本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1(11).

[3]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时鹏寿.“四文”兼顾,智趣四溢:示范课《烛之武退秦师》赏析[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4(2).

[5]徐沛.《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分析[J].文学教育(下),2021(7).

[6]许慎.说文解字[M].汤可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8.

[7]刘传宾.“行李”考[J].汉语史研究集刊,2017(1).

[8]过珙.古文评注全集[M].台北:宏业书局,1975.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12期。]



阅读评点





关于经典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有很多,不过从字词角度探讨文言文的教学内容,本篇设计做了积极的探索。其表现在三方面:第一,巧妙处理“言”与“文”之间的矛盾,深入探讨文言文教学的“一体四面”,落实“言”“文”共生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策略;第二,积极开展字理教学,梳理字词意义的历史演变过程,落实言语本位的语文教学基本理念;第三,注重唤醒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热情,以图片等多种教学手段,力求消弭学生对文言文的隔离感。要之,本篇教学设计很注重文言文教学的学科属性,挖掘本篇课文的文言味、兴趣味、文学味和人文味,让文言文教学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篇教学设计也有尚待商榷之处:一是“言”的选择不大具有代表性,无法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总体给人一种零散之感;二是没有充分挖掘本篇课文的最大教学价值——烛之武的劝说艺术,或者说聚焦度不够。期待大家共同研讨。

——中山市实验中学   刘卫平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旗下官方网站,致力于语文教师“教”与“研”的能力提升。汇精品文章,展精妙观点;览课例成果,阅教师风采。【为新秀指方向,为名师搭平台,为大家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