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阅读季·文言文教学】从“问者”形象探析《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

文摘   2024-07-29 09:43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暑期阅读季】

邀您一起鉴赏期刊精选美文!


从“问者”形象探析《种树郭橐驼传》的创作意图


夏永明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


摘  要:“问者”是《种树郭橐驼传》中的次要人物,其对行文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却是很明显的。探析“问者”的形象特征,不仅有利于理解作品的深刻内涵,而且能重新认识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为文本的深度解读提供了一定参考。

关键词:《种树郭橐驼传》;问者;形象;创作意图


正文展示




2024 SUMMER

《种树郭橐驼传》是柳宗元的代表作品,被选入统编版教材。在教学中,教师常常引导学生围绕郭橐驼的论述,分析其用种树之理喻养民之道,从而理解作者希望为官者能解决政令繁杂问题的创作意图。但在教学中往往只关注郭橐驼这一主要人物,而忽视了“问者”这一次要人物。而且,在创作意图的阐释中,过多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忽视对文本本身的剖析。


一、问者、叙述者、作者的关系


问者在作品中容易被忽视的原因,除了只是次要人物之外,还可能是教师在解读时混淆了问者、叙述者和作者三者的关系。其实他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作者是文章的创作者,这篇作品的作者就是柳宗元,毋庸置疑。叙述者不同于作者,叙述者是作品中的故事讲述者,是作者虚拟的人物形象。叙述者一经创造出来,就脱离了作者,成为作品内的一个虚构因素,而真实作者则存在于作品之外。[1]《种树郭橐驼传》中的叙述者不参与故事,而是隐藏其中。而“问者”是参与故事的,是故事中的人物。在文章中,叙述者身上有作者的影子,他的讲述遵循作者的创作意图。如作品最后,叙述者说:“传其事以为官戒”,谁“传”?只能是作者,所以这里的叙述者和作者又是合二为一的。在这篇作品中,“问者”的提问起到了引导和推进郭橐驼讲述的作用,决定了作品叙述的走向。

由此可见,作者、叙述者和文中的“问者”虽有联系,但不能等同。“问者”跟主人公郭橐驼一样,都是其中的人物,分析其人物形象,可以更好地阐释作品的主旨,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问者”是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人物


问者虽是次要人物,但不可忽视。问者在作品中出现了三次,可概括为“两问一心情”。第一问是“有问之”,并未交代问什么内容,但从前文叙述者对郭橐驼种树高超技艺的交代和“他植者”“窥伺效慕,莫能如也”的交代,以及后文郭橐驼“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的回答可见,问者应该是在问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秘诀,他的问题引出了郭橐驼关于种树的精辟论述。第二问是“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将种树的话题引向为官之道,这既有跳跃性,又有其合理性。从种树之理转到为官之道,从读者角度看,明显具有跳跃性;但从作品前后语义来看,橐驼关于养树的宏论一时激发了问者的深入思考,体悟到种树与养人的共通之处,而发此问,又有其合理性。第三次是“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术。'”表达了问者解惑后的喜悦心情,可看作对前文的总结。

因为有了问者的问,才有了郭橐驼对种树和养民的精彩论述,才有了文本内容的转换和推进。最后的喜悦既可看作问者内心的真实表达,也可看作对作品完美表达的肯定。因此,“问者”是此文不可或缺的人物,在研读文章时不可忽视。


三、关于“问者”身份的推断


“问者”到底是何人?有人提出了几种可能性,可能是上文的“他植者”,可能是民间采风的官员,也可能是柳宗元自己,还可能是因文脉需要柳宗元假托的一个人。[2]前文已经分析过,“问者”不可能是作者自己。“问者”也不能是“他植者”,虽然他植者有了解种树秘诀的迫切要求,但他植者也是普通的种树人,不可能有“移之官理”的追问,即使说他植者作为普通百姓饱受“劳吏”之苦,但凭他的地位、眼界也不可能提出这样重大而尖锐的问题。唐代将“采风谣”纳入监察制度,通过官员采风获取来自民间、来自下层的声音,郭橐驼以种树出名,采风者闻风而动,顺便了解地方的官治民情似乎是情理之中的事,既然是采风者,作者就没有必要隐匿其身份,因为采风者获取的民情更具权威性,也能更快地向庙堂传递民情,对作品的表达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样是反映民情,作者在《捕蛇者说》中最后写道:“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表达出对“观人风者”能反映民情的强烈期望。所以,如果是采风官员,在文中亮明其身份是最适合的。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我们只能认为“问者”是作者假托之人,这种笔法并不鲜见,如苏轼《赤壁赋》中主客问答等,通过“客”问,引出“主”答,从而阐明文意。在这篇作品中,作者假托问者,将种树之理引向养民之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从“问者”形象探析作者的创作意图


对于这篇文章的创作意图,普遍认为,中唐社会豪强地主对土地的兼并掠夺严重,官吏“好烦其令”,扰民、伤民时有发生,民不聊生。因此,柳宗元通过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警示上层统治者为政宜减,要顺应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作者和时代背景了解的基础上的,这样理解固然有其道理。如果我们暂时搁置作者和时代,借助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理论,寻找作品的含义,会得出怎样的结论呢?在此我们先围绕“问者”这一形象分析几个问题。

第一,“问者”学养并不高深。第一问,橐驼“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其中的“使木寿且孳”强调的是技艺,而“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强调的是道,就是说,“问者”本意问的是“技”,橐驼回答的偏向于“道”,“技”是才能技术,“道”是规律本原,问者与回答者之间形成了落差,他们的认知高低一目了然。落差是作者想要的结果,一方面展现“问者”的学养一般,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郭橐驼论述的高屋建瓴,对事物的洞察非同一般。

第二,“问者”的立场在官不在民。第二问“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官理”,即为官治民之道,“问者”是站在为官的角度来问的。而“驼曰:‘我知种树而已,官理,非吾业也。然……'”从后文郭橐驼回答的内容来看,郭橐驼是站在百姓的角度,叙述了他目见耳闻官吏们“好烦其令”的实情,以及百姓们应接不暇的窘态。郭橐驼本就以种树为业,就是个普通老百姓,他深谙百姓疾苦,因此,他的表达属于百姓视野。“问者”不然,他问“官理”,表明他的立场在官不在民。

第三,“问者”希望得到为官之道。同样是第二问,“问者”问“官理”,包含为官和治民两层意思,“问者”希望从郭橐驼种树之道中获得为官和治民之道。郭橐驼的回答却绕过了“为官”,批评了“长人者”不懂得“养人”的做法,这里的养人就是治民。所以说,“官理”包含养人治民,但又不仅仅是养人治民,官理的外延更大。这种问与答的落差表明,“问者”是站在官员立场,希望得到为官之道,但郭橐驼只让他收获了一部分。

第四,“问者”缘疑而问。“问者”在文末说“吾问养树,得养人术”,从语言表达来看,“问者”的初衷只是想得到郭橐驼种树的成功秘诀,得养人术是意外收获,并不是先有之意,因此显得非常高兴。可见,第二问“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由种树引向为官之问是“问者”听了郭橐驼的种树之道后,一时有感而发,并非是问者“处心积虑”的安排。由此我们就能揣摩出柳宗元在作品中刻画的这个“问者”,并不是一个事先列好采访提纲的“记者”,而是一个真心求学、缘疑而问的求教者。这样的理解,也更符合文章的行文思路,“问者”的第二问也更具情节的合理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看到,“问者”虽然是作者假托的人物,但其形象是鲜明立体的。我们可以想象“他”是一个学识一般的底层官员,好学上进,听闻郭橐驼种树的奇迹之后来一探究竟,先问种树秘诀,继而又由种树问到为官治民之道,最后得到“养人”之术,其中稍有缺憾,未得为官之道,但总体上还是非常满意的,高兴而归。

整篇作品的行文都是在“问者”的引导和推动下展开的,“问者”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线索人物,从一定程度上说,“问者”的想法就代表着作者的想法。“问者”以底层官员的身份发出“官理”的提问,引出橐驼的论述,从而阐明自己顺应天性的治民理想,这应该是作者真正的创作意图。虽然,橐驼也叙述了官吏们“好烦其令”的场景,展现了一些社会面貌,但这些都还是局部的,是为阐明作者为官治民的理想服务的。所以,论者认为这篇作品是柳宗元面对中唐社会官吏扰民现象的设事明理之作,是有失偏颇的。另外,我们再看作者创作的时间,《新课标72篇古诗文全解一本通》一书对该篇目注解:“本文作于贞元二十一年(805),作者当时在长安”[3],再结合柳宗元的仕途情况可知,805年处在永贞革新之际,作者借这篇作品阐述自己的政治理想也在情理之中,这也可以作为作者创作意图的证明。


参考文献:

[1]胡亚敏.叙事学[M].2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7-38.

[2]刘永胜.不可忽视的“乡人”和“问者”:《种树郭橐驼传》文本再探究[J].语文月刊,2022(1):71.

[3]张克中,等.新课标72篇古诗文全解一本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8:111.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12期。]



阅读评点





本文呈现出清晰的结构化特点,四个板块起承转合,逐层递进,榫接感明显,对读者如何进行文本解读有很强的示范性。文章优点有三:一是契合度佳,捕捉到一个巧妙的解读切口——问者形象,第一板块探讨问者、叙述者和作者间的关系,问者的人物形象有助于阐释主旨,理解创作意图,于常规处、无疑处生疑,“起”得巧;二是有学理力,解读合理,承接得好,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别分析了问者形象对行文的重要性,并基于事实依据,推断问者身份,有利于抵达文本内核;三是纵深感好,收束得巧,对问题进行多维度深入挖掘。夏老师在第四部分围绕问者身份,分类讨论,探析出作者的创作意图。

本文的可贵之处,当然不止上面这些。但这里有一些点需要我们注意:一是各板块讨论的逻辑顺序,可以再斟酌;二是推断问者的身份时,在运用的材料上可以更加实证化、学理化;三是需要把握文本解读和实际教学的转化生成度,兼顾该文本在国家课程中的课程定位。

——温州市第二十二中学 叶方碧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旗下官方网站,致力于语文教师“教”与“研”的能力提升。汇精品文章,展精妙观点;览课例成果,阅教师风采。【为新秀指方向,为名师搭平台,为大家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