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阅读季·写作教学】概念法:考场议论文准确写作之法

文摘   2024-08-26 15:08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暑期阅读季】

邀您一起鉴赏期刊精选美文!



概念法:考场议论文准确写作之法


钟伟建

浙江省温州中学



摘  要:运用概念法可打开考场写作议论文的思路,切合题意、不偏题、写好题。首先,通过下定义等方法界定概念内涵,明确概念“是什么”;其次,通过追问概念“怎么样”“有哪些”或“哪些是”,深挖概念本质属性;再次,运用概念法引导写作,并运用判断句、修辞等优化表达;最后,运用概念法通过三问反向纠正偏题。

关键词:概念法;考场议论文;切题;纠偏



正文展示




2024 SUMMER

考场作文,第一要义是切合题意,对题意的切合度也决定了考场作文的档次。然而,从试题中准确提取话题或观点只是切题的第一步,学生在作文中言“此”而非“此”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是学生并未厘清话题或观点中的相关概念。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让学生掌握把握概念的方法,不仅可以使其打开考场议论文写作的大门,也更容易反向纠正作文偏题离题问题。


一、界定概念内涵


界定概念内涵是把握概念的第一步,其中规范的做法是给概念下定义。界定概念内涵并非作文必不可少的写作程序,但确是写作不可或缺的思维过程。如果把这个过程从无意之举变成有意而为,学生的作文必将大大提高切题度。如下例:

“变现”,本义为把非现金形式的资产换成现金。当下,变现的途径呈现多元化的特征。有人经过长期学习和探索后将知识、才艺变现,还有人能轻松将颜值、恶搞甚至爱国情怀以流量的形式变现……但知识、才艺等存在着不能即时变现,甚至有时无法变现的尴尬,特别是某些人无底线变现成功,使得有些中学生对该推崇怎样的“变现”方式产生了困惑,甚至对求学求知产生了动摇。

读了以上材料,作为中学生的你对“变现”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这是一道概念型作文。题目先给出核心概念“变现”的本义,进一步列举当下“变现”的方式——由知识、才艺、颜值、恶搞甚至爱国情怀以流量的形式换成现金,省略号提示其方式远不止于此,但都应符合由“非现金形式”“换成现金”这一条件,这是由“变现”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规定的。题目往往就是这样对考场作文进行绝对限制,又给予考生一定的发挥余地。不少考生竟然在作文中把“变现”解读为“变化、变成现实或者创作出作品”等,这是偷换概念,这些作文自然不符合题意。故考场作文对概念的界定,必须遵循正确性原则。

日常生活中,一个概念往往使用常态义,包括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等;常态义约定俗成,存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有些已经进入字典。概念在写作中的内涵是命题给予的,命题者在字典义的前提下对概念进行界定,可能赋予其新意,有时干脆取其常态义,以此引导、规定考生的作文。命题义既受常态义制约,又给考生突破常态义提供新的思考路径。《礼记·中庸》有言:“义者,宜也。”考生作文中的概念界定在命题义绝对制约之下可寻求“宜也”之义,但仍被常态义牵制。常态义是前置性的、相对稳定的,而命题义和作文义是语境式的、临时产生的。概念的字典义、命题义和作文义三者间的关系可见下表(见表1)。

表1  概念三类含义间的关系 

界定概念内涵除了给概念下定义,还可以有其他方式:作诠释,可抓住要点突显之;可反驳,如否定该概念的矛盾概念和反对概念,比较其相似概念和相关概念,以厘清精微之处;写作者还可下“宜也”之义,表达新颖独特的观点。考场作文对概念内涵的界定,可通过不断问询这个概念“是什么”的方式抽丝剥茧,以展现其本质的一面。


二、深挖概念本质属性


深挖概念本质属性,还可由问询概念“是什么”过渡到问询概念“怎么样”,让思维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也就是在概念正确性前提下追求对概念解读的高阶认知,以求深刻、新颖、独特。让学生谈“变现”,其目的不是考查学生经济知识、理财技能,而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人生价值观。凭借勤劳能干和聪明才智获取财富自然值得肯定,无底线变现折射出的是当前社会的种种不良风气——践踏道德,罔顾法律,急功近利,金钱至上,等等。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青年学生不应冀望于一夜暴富,而应努力求学致知以提升自我价值;不应一味图个人财富,而应以奉献社会、造福人类为使命;不应唯富论成功,而应把个人幸福和家国责任、社会担当相结合……这些正是新课程立德树人理念之所在。

因此,深挖概念“怎么样”不能止步于概念语义上的解读,还要思考现实中人们对此相关知、行所折射出的诸多现状,借与此相关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追求,思考个人层面的人性优点、人生意义、人文关怀,思考社会层面的社会良知、社会公德、社会风气,思考国家层面的国魂国脉、国策国是、国计民生,等等。当然,无论问询概念“是什么”,还是问询概念“怎么样”,并非要求作文面面俱到,而是希望借此校正作文方向,从而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的写作角度与写作立意。

概念“是什么”和“怎么样”都是在明确概念内涵,除此之外,考生往往还需对这个概念所包含的对象加以解说,不妨以头脑风暴形式明确此概念“有哪些”外延,“有哪些”种概念,“有哪些”社会生活的实例,“有哪些”经典名著的高见,“有哪些”诗词歌赋可引用化用……此概念“有哪些”,还可灵活变为“哪些是(属于)”此概念。这个过程是为了打开思路,丰富文章内容,用以充分说理。因此不用在意是否与“是什么”和“怎么样”重复,下笔之前边列举边归类,以便挖出概念更深的属性,达到对概念更高阶的认知,因此“有哪些”和“是什么”或“怎么样”可以交互进行,彼此优化。

概念“有哪些”所得一般用于议论文的论证素材,强化论据的适切度——举例论证的例子、引用论证的引文、比喻论证的喻体、对比类比论证的对象等。头脑风暴概念“有哪些”得到的材料并非要一股脑儿写入作文。概念的外延常无法穷尽,要选择典型、新颖、有说服力的对象。种概念的分类应从最有助于揭示概念本质、论证文章观点的角度出发,科学分类,标准一致,彼此间不包含、不交叉,且文章所举种概念之和能周全此概念(属概念)。具体事例和名家名言同样要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引用和比兴等对象不能只求文学性,首要是能揭示概念内涵,达成论证目的。当然,把概念“有哪些”迁移到论点上,其思维方式也一样,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这个论点的例子,古今中外“哪些是(属于)”这个论点范畴。此外,列举概念或论点的反例则可说“哪些不是”属于此概念或此论点。


三、运用概念法引导写作


概念“是什么”“怎么样”“有哪些”即为“概念法”,三者有时无法截然分开,分而论之只是为了强化思考重心。运用概念法写作要点如下表(见表2):

表2  运用概念法写作要点 

在阐述概念时,判断句极为适用,加上反复、对偶或排比这些修辞,则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表达内容。试举一道试题:“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时代,‘快'已然成为生存策略,但有时捷径不过是一段弯路。现代人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在概念法的加持下,学生的表达可谓异彩纷呈:“快中寻慢,不是放弃躺平,而是在内卷狂潮中寻清醒明智;不是落后差劲,而是在疲于奔命中求一丝喘息;不是消极逃避,而是在盲从人流中守住初心和方向。”该语段放在开头则高屋建瓴,置于结尾则掷地有声。“赶中有停,有余地喘息;急中求缓,获初心指引;快中寻慢,待灵魂皈依”,“慢慢走,欣赏。慢慢为,厚积。慢慢思,提高。”这两者分别可以作文章的分论点,且能有力地架起议论文的主结构。“快里挑灯寻慢,梦回从前车马,八百里加急奔命,五十弦中听细雨。”化用诗词,收束文章,意蕴悠远。


四、运用概念法反向纠偏


运用概念法容易反向纠正文章不切题之弊。一问概念“有没有”,二问概念“对不对”,三问概念“好不好”,可谓检验作文是否正确写作的“灵魂三连问”。

1.有没有

先看文章“有没有”要讨论的概念。如果没有,那么,这篇文章应该不切题。对考场作文来说,鲜明地亮出自己观点,多次点题(包括话题和论点)尤为重要。笔者和学生曾以作文核心概念为关键词检索一年来历次联考优秀范文,发现核心概念在单概念型作文范文中出现在二十次以上;在双概念型作文范文中出现在十五次左右;在有三个核心关键词的作文中,即便是次核心关键词出现也在五次以上。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学生都应充分认识到准确扣题须紧紧围绕核心概念写作;反之,如果没有围绕核心概念写作,内容便不扣题。用这种方法还可以较为容易地纠正学生以概念内涵或属概念替换核心概念,或把大前提当作中心论点写作而不自知的错误。

2.对不对

如果说“有没有”一眼就可看出来,那么“对不对”则需要认真审读概念的材料义了。仍以“变现”作文为例,有学生说,“一封录取通知书,是高考努力的变现;一个美满的家庭,是苦心经营的变现;一笔可观的存款,是辛勤劳作的变现”。结合“变现”的材料义,我们很容易发现,只有最后一例才是“对”的,而前两例都“不对”,该生把“变现”偷换成“收获”了,是典型的言此而非此。在“有”的基础上,能做到“对”,这篇文章就基本符合题意了。删“无”去“错”,是一个挤水分的过程;从“没有”中加“有”,把“不对”改为“对”,是一个“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写”的纠偏过程:这才是真写作该有的样子。

3.好不好

三问概念“好不好”就是看在“对”的前提下对概念的理解是否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等,只要具备其中一点就可称之为“好”。请看下面这道题目:“宋代邵博在《闻见后录》中说:‘书生之见,可言而不可用者哉!'后多借书生之见来指读书人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见解。然而若书生不见,或书生无见,也未必是时代之福。”有学生对“书生之见”做了三点解读:“书生之见,乃象牙塔中的理想之剑;书生之见,乃漫长夜中的破晓之剑;书生之见,乃求索路上的斩棘之剑。”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以“理想之剑”写出书生之见对未来的构想和引领,以“破晓之剑”写出书生之见于现在的超前性和远瞻性,以“斩棘之剑”写出书生之见在落地时的艰难及所需之勇毅。作文题目为“书生之剑”,既契合三个分论点,又表达了书生之见就是书生们的武器,于时代和社会极具价值,不仅符合书生之见“不切实际或不合时宜”的常态义,且在材料“若书生不见,或书生无见,也未必是时代之福”这一规定义下大胆发声,可谓有识见,有个性,有新意,也有文采。

概念三连问,不仅适用于纠正概念方面的错误,还可以纠正观点和逻辑方面的错误。毫不夸张地说,只要经得起这灵魂三连问的文章,一定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文章来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周·高中)2023年第9期。]



阅读评点





本文探究运用概念法写考场作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使考生规避作文跑题、偏题等不合题意现象,让作文主题方向明确,选材切入点小而准,观点清晰,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巧搭学习支架。以概念型作文为例,从界定“变现”概念内涵入手,深挖其本质属性,通过对概念分析、推理和判断,易于学生模仿和操作。二是指向深度学习。对概念的解读,深挖概念“怎么样”,基于个人、社会和国家层面思考,指向深度学习,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三是注重思辨思维培养。“灵魂三问”甄别是否准确切中题意,内容是否能有力证明观点,并基于此进行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生成和运用,最终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强化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但有一点值得商榷:把“概念”作为思维的中心进行作文,考生需对“概念”进行全面深入的理解,在这一点上有一定难度,可能会让学生顾此失彼,影响其写作水平的发挥。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  张学先


编辑 | 赵晓文   吉萍

审核 | 张莉莉

终审 | 葛宇虹


《中语参》精品推荐:


扫码订购 

《语文的旗帜》

定价:68元




扫码订阅

《语文:培东有约》

定价:88元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微信号 | zycjsczxy533


邀您共读美文!可在下面留言讨论~

中语参教师成长学苑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旗下官方网站,致力于语文教师“教”与“研”的能力提升。汇精品文章,展精妙观点;览课例成果,阅教师风采。【为新秀指方向,为名师搭平台,为大家共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