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特发性全面性癫痫综合征,肌阵挛和失神

文摘   科学   2024-05-02 19:50   北京  


 摘要  

20225月国际抗癫痫联盟疾病分类与定义工作组对癫痫综合征进行了新的定义和分类新的定义和分类强调了癫痫综合征是有明显年龄依赖性的特点有类似的病因相似的发展过程及预后的组癫痫疾病癫痫综合征的诊断对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癫痫综合征的诊断通常对预后和治疗具有提示意义。综合征常具有年龄依赖性特点,即常有特定起病年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在特定年龄缓解。许多综合征有特定的智力、精神等共患病,而在另外一些综合征中,缺乏此类共患病则是其典型特征。


    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癫痫分类中描述了 “遗传性全面性癫痫”(GGEs),其中包含了 “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s)。IGEs 包括四种综合征:儿童失神癫痫、青少年失神癫痫、青少年肌阵挛癫痫和仅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的癫痫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JME)是一种发生在青春期,以双侧上肢单发或重复出现、无节奏且不规则的肌阵挛为主要特征的癫痫综合征。

    在肌阵挛发作过程中无意识障碍。通常,患者除肌阵挛发作外还会出现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有时会伴有失神发作;

    该综合征可能与遗传有关发病率无明显性别差异

    该综合征的癫痫发作通常在觉醒后短时间内出现,且通常由睡眠剥夺所诱发;

    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表现为快速出现的全面性不规则的棘慢复合波及多棘慢复合波

JME(青少年肌阵挛癫痫)临床表现

    JME患者中可能出现的癫痫发作类型有3种-分别为:肌阵挛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TCS) 以及失神发作,这3种发作类型对于JME的诊断并非同等重要;

    肌阵挛发作为诊断JME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GTCS为相对非特异性的发作类型,可以在多种癫痫综合征中出现;

    失神发作则并非诊断JME所必须的发作类型;

    所有JME患者均有MS发作,大部分 有GTCS发作,AS发作的患者约三成

MS:肌阵挛发作

GTCS: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AS:失神发作



肌阵挛发作(MS

  • 大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肌阵挛发作,通常在首次GTCS发作前1.3 至3.3年;

  • 肌阵挛发作不伴有意识障碍,且主要发生于上肢;

  • 通常双侧肢体同时发生,时间短暂,突发突止,孤立出现或呈非节律性的成簇发作

  • 多数出现于晨起时,特别是在睡眠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也有可能出 现在放松状态下;

  • 患者的描述可能为手中持物掉落或扔出物品,通常为卫生用品 (如:牙刷) 或早餐等。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GTCS) 

  • JME患者通常在首次GTCS发作后前来就诊;

  • 通常是由多种因素诱发出现;

  • GTCS发作会出现在85%-90%的患者中。可能是由长时间的, 发作幅度频率逐渐增加的成簇肌阵挛发作累积,从而形成发 作时间较长的GTCS发作。


失神发作(AS)

  • 出现在31.9%的JME患者中 (12.8%在10岁前出现,19.1%在青 春期出现);

  • 通常持续时间短暂,患者可能注意不到;

  • 约有4.6%-15%的JME患者是由儿童失神癫痫 (CAE) 发展而来。


在JME患者中有4种常见的反射性癫痫特征,包括光敏性、合眼敏感、口面部反射性肌阵挛以及习惯诱发


光敏性:

    光敏性是由“光阵发反应”(PPR)所定义的,即由间断闪光刺激(ILS)所诱发的棘慢波发放这些棘慢波通常为枕部起始且存在后头部优势

    根据年龄和治疗的不同,常规参数的ILS可以在50%的JME患者中诱发出PPR 。但90%的JME患者在足够时间和足够强度闪光刺激下都可以出现PPR


闪光刺激:光阵发反应


合眼敏感

    合眼敏感的定义是:闭眼后2秒内在脑电图上出现棘慢波发放,通常被认为是Jeavons综合征的特征;

    在JME患者中,合眼敏感现象出现在15%-20%的患者中。在闭眼闪光刺激时通常会与光敏性现象相重叠从而增强了诱发作用,但这两者不完全一样;

    合眼敏感现象仅出现在缓慢的合眼过程中(随意运动或非随意运动均可),而不出现在反射性眨眼过程中,这可能说明与视觉系统相互作用的区域可能是辅助运动区。


口面部反射性肌阵挛:

    口面部反射性肌阵挛是指出现在口周肌肉、舌肌、喉肌以及下颌肌肉的微小、闪电样的肌阵挛,通常由语言相关的活动所诱发,特别是阅读和说话

    这是阅读性癫痫的特征性症状,但出现在25%-30%的JME患者中;

    该发作起源于双侧半球广泛的语言交流认知系统中,较为复杂的语言功能或情绪性的语言功能会诱发该发作。


习惯诱发(Praxis induction):

    PI的定义是:由复杂的、意识引导的运动任务所诱发的肌阵挛发作;

    在Matsuoka等人报道的一组JME患者中,PI出现在了47%的患者中;

    总的来说,JME的反射性癫痫特征揭示了大脑功能解剖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发现支持了JME是一种大脑的系统性疾病。


JME的EEG

    背景波正常  

    肌阵挛发作期:呈广泛性快速(3.5-6Hz)多棘慢波,两侧对称。多棘波与临床肌阵挛同时发生,其数目的多少与发作的严重程度相关,一般是连续5-20个棘波,随后是慢波;

    发作间期:也是广泛性3.5-6Hz多棘慢波,但棘波连续出现的数目比发作期少,不超过2-3个

    闪光刺激(IPS)、睡眠不足、过度换气可诱发;

    值得注意的是,在6%-48%的JME患者中可能监测到局灶的脑电异常以及双侧不对称的全面性放电。


清醒期:全导多棘慢波


JME的诊断标准

    根据2011年法国阿维尼翁国际会议所提出的专家共识共有2组JME诊断标准


Ⅰ类标准:

Ø 仅发生在觉醒时或觉醒后2小时内的不伴意识障碍的肌阵挛发作

Ø 脑电图背景正常,具有典型的发作期脑电图,即全面性多棘慢波,且伴有同时的肌阵挛发作

Ø 智能正常

Ø 起病年龄为10-25岁之间


Ⅱ类标准:

Ø 主要发生在觉醒后的肌阵挛发作

Ø 肌阵挛发作可以由睡眠剥夺或压力诱发

Ø 脑电图背景正常以及至少出现1次全面性棘波或多棘慢波,伴或不伴肌阵挛发作

Ø 无智能减退

Ø 起病年龄位于6-25岁之间

Ø 对于这两组诊断标准,患者都应具有主要在觉醒后发作的肌阵挛发作病史伴有全面性癫痫样放电的脑电图以支持特发性全面性典型的诊断

JME的鉴别诊断

    许多其他癫痫综合征具有JME相似的特征,并且在其进展的各个阶段类似于JME。鉴别诊断包括:


Ø 儿童失神癫痫(CAE)

Ø 青少年失神癫痫(JAE)

Ø 眼睑肌阵挛(EAE)

Ø 进行性肌阵挛性癫痫(PME)

Ø 光敏性枕叶癫痫

Ø 醒来时癫痫发作严重

Ø 睡眠性肌阵挛(hypnic抽搐)

Ø 和非癫痫发作


JME的治疗

JME(青少年肌阵挛癫痫)最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是丙戊酸、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等,大多治疗应答良好。但停用抗癫痫药物后复发率高,因此,通常建议这类患者终生服药。而自年轻时终生服药意味着面临着相当大的疾病负担,包括短期的不良反应(随着治疗终止而消失)、长期不良反应(即使停药后仍会持续数月或数年)。


丙戊酸:

Ø 虽然有着致畸性等等副作用,在JME患者中,丙戊酸仍被认为是最为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可以控制约90%患者的癫痫发作

Ø 因此丙戊酸仍然被认为是是男性JME患者以及非育龄期女性JME患者的一线用药


拉莫三嗪:

Ø 开放标签实验表明拉莫三嗪作为丙戊酸的添加治疗或单独使用时,均可以有效治疗JME,但不如丙戊酸有效

Ø 但是拉莫三嗪有加剧肌阵挛发作的可能性,因此拉莫三嗪不应作为治疗JME的一线药物

Ø 但在年轻的育龄期女性以及患有先兆性偏头痛或精神心理共病的JME患者中,拉莫三嗪仍是一种有效的药物


左乙拉西坦:

Ø JME患者中,左乙拉西坦的使用正在逐渐上升

Ø 它可以替代丙戊酸作为一线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添加治疗,特别是在育龄期女性JME患者中


托吡酯:

Ø 托吡酯在JME患者的治疗中是有效果的

Ø 在SANAD研究中已经证实,托吡酯对于IGE的治疗效果好于拉莫三嗪,但其耐受性弱于丙戊酸和拉莫三嗪

Ø 当其被患者良好耐受时,托吡酯可以替代丙戊酸作为一线治疗,特别是对于超重或伴有偏头痛的患者



JME停药后复发率高


停药的JME患者中,34%的患者未再出现GTCS,超过一半的停药JME患者会出现GTCS复发



   

JME的病因


  • 目前JME的病因仍不明确,但大部分学者认为该病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根据目前的研究,该病的基因背景十分复杂,具有很强的异源性,因此目前 仍未找到与大多数JME患者相关的基因

  • 目前已发现了22个染色体位点与7个基因与JME相关,其中6个基因均编码离子通道,例:CACNB4和GABRA1

  • 目前在多数JME家系中发现的基因突变大多位于EFHC1基因,该基因的编码 产物是一种参与细胞分化和皮质生成的微管相关蛋白

  • 近期Antonio Delgado-Escueta等人发现了编码肠激酶的基因ICK突变也与JME 相关,这表明神经祖细胞的迁徙过程受到阻碍可能对癫痫起源十分关键

JME发病与遗传因素高度相关


儿童失神性癫痫

CAE 见于未发现其他异常的儿童,患者每天均有伴 2.5~4Hz 的全面性棘慢波失神发作。失神发作可由过度换气诱发。神经系统、发育和认知能力均正常。可出现多动症和学习困难。癫痫发作时间短,但可簇集性发作。60%的儿童在发病后 2 年内或青春期早期出现癫痫发作缓解。


发病年龄一般为 4~10 岁(范围:2~13 岁)。在 10 岁以上发病的儿童中,CAE 和 JAE 的区别取决于失神发作的频率。典型失神发作频繁,在未经治疗的状态下至少每天发作 1 次或数次,则诊断为 CAE 的可能性更大。脑电图特征可能有助于区分 CAE 和 JAE。CAE 在女孩中更为常见(60%~75%)。10%~15%的儿童有热性惊厥史。发育通常正常,尽管 CAE 患儿可能有特殊的学习困难和多动症,但通常轻微且易被忽略。CAE 患者中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神经系统检查和头颅大小都正常。


发作类型

在大多数儿童中,典型的失神发作表现为突发突止的意识完全丧失,且伴凝视、面部表情丧失和活动中止等症状。86%的患者出现口部和/或手部自动症,76.5%的患者出现眨眼、睁眼或轻微的眼睑或口周肌阵挛。虽然儿童在发作后重新定位自己时可能会有短暂的困惑,但可立即恢复正常活动。持续时间通常为 3~20 秒(中位持续时间为 10 秒),很少有持续时间大于 30 秒。或出现小便失禁和站立不稳。虽然每天常有多次癫痫发作,但常不容易识别。


在儿童期频繁失神发作之前或期间很少发生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多在青春期起病,常在失神发作缓解后出现,并可能预示 CAE 演变为另一种 IGE 综合征(如 JME、JAE、GTCA)。


在失神发作中可出现的轻微肌阵挛,但 CAE 患者不会有明显肌阵挛发作。在失神发作时出现明显的肌阵挛(双上肢呈强直姿势并逐渐抬高),则提示罕见的肌阵挛失神发作,见于肌阵挛失神癫痫综合征。

青少年失神性癫痫

JAE的特征是失神发作,未经治疗的状态下通常不会每天发作。其他方面正常的青少年若出现≥3 Hz(范围:3~5.5Hz)的全面性棘慢波则提示 JAE,>90%的病例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最常在失神发作后不久开始。尽管这 些患者可能存在多动症和学习困难,但神经系统检查、发育和认知通常正常。虽然 ASM 可控制癫痫发作,但可能需要终身治疗。


典型的发病年龄为9~13 岁(范围为 8~20 岁)。在发病年龄小于 10 岁的病例中,区分JAE 和 CAE 可能比较困难。鉴别特征包括:JAE 发病年龄较大、失神发作的频率较低。脑电图特征相似,但未见到 OIRDA,且 JAE 的全面性放电的频率可能更高,且更不规则


患者发病前的发育和认知能力通常正常,6%至 33%的病例有热性惊厥史。明显的认知障碍则提示其他的诊断。即使 JAE 患者癫痫发作得到良好折控制,仍有较高比例的患者共患 ADHD 和学习障碍,同时发病率较高的抑郁症和焦虑症也需要引起注意


发作类型

失神发作是必备性发作类型,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凝视时、失去面部表情,活动中断,有/无口腔自动症,发作后立即恢复至正常活动


JAE 患者的意识障碍不如 CAE 那般彻底。失神发作期间,患者意识不完全丧失,能够对命令做出反应,但难以完成复杂的任务。通常发作的持续时间是 5~30 秒,偶尔会有更长时间的发作。发作频率通常少于每日发作。失神发作期间或出现轻微的肌阵挛。约有 20% 的患者会出现失神癫痫持续状态。


90%以上的病例会出现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常在失神发作后出现,但 14%~27%的病例是在失神发作前就出现。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的频率个体差异大。


JAE 患者除失神发作时出现的轻微肌阵挛外,肌阵挛发作可排除本综合征。其他发作类型不会出现。

青少年肌阵挛癫痫

JME 是最常见的青少年和成人发病的 IGE 综合征,其特点是在其他方面正常的青少年或成人中出现肌阵挛和全面强直-阵挛发作肌阵挛发作通常出现在觉醒后不久和疲劳状态下。睡眠不足是重要的诱发因素。脑电图显示 3~5.5Hz 的全面性棘慢波和多棘慢波。普遍存在光敏感,在使用适当的闪光刺激试验时,多达 90%的人有光敏性。通常需要终身治疗。


典型的发病年龄是 10~24  岁(范围:8~40  岁),其中女性偏多。5%~15%的病例由 CAE 演变而来。如果肌阵挛在 8 岁前开始发作且应考虑其他诊断。约 4%~5%的病人有热性惊厥史。既往史、出生史及认知能力正常,但在特定的认知领域(如执行功能、注意力、决策力)可能有缺损。JME 偶可合并轻度智力障碍。JME 患者罹患焦虑与抑郁的比率比一般人群高。此外,一些研究发现高发的冲动症状

可能会导致社会或精神问题。


发作类型

肌阵挛发作是诊断的必备性条件,常发生在觉醒后一小时内,睡眠剥夺可进一步诱发。患者可能不知道肌阵挛发作是癫痫发作,肌阵挛发作常常在出现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后 才被发现。肌阵挛癫痫持续状态很少见。


肌阵挛发作可累及单侧或双侧。肌阵挛发作可发生在身体单侧,经常累及上肢,发作也可累及下肢,并导致跌倒。肌阵挛发作可以是反射性发作,由光刺激或惯常活动触发。


90%以上的患者会发生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在此之前有一系列的肌阵挛发作,且频率和严重程度逐渐增加,导致肌阵挛-强直-阵挛发作。这种情况常在觉醒后或睡眠不足时发生。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频率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并不常见。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期间,意识障碍前发生头部偏转提示局灶性癫痫的可能性;然而,在 JME 中,意识改变后的头部偏转更常见。


三分之一的病例出现失神发作。这些发作持续时间短(3~8  秒),频率上少于每天发作,伴有程度不同但通常是轻微的意识障碍(通常比 CAE 要轻)。失神癫痫持续状态极少发生,局灶癫痫发作、全面性强直或失张力发作是 JME 的排除性标准。

仅有全面性强直-痉挛发作的癫痫

这种综合征(原称 “醒后大发作的癫痫”)是一种常见的 IGE 综合征。患者有频率不一的全面强直-阵挛发作,通常在十多岁或二十多岁的年龄发病,一般由睡眠不足引起。不发生其他类型的癫痫发作。脑电图显示 3~5.5Hz  的全面性棘慢波或多棘慢波放电。缓解率低,可能需要终身治疗。


典型的发病年龄在 10~25  岁(80%的人在十几岁时首次出现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年龄范围可在 5~40 年。发作时间平均比 JAE 或 JME 晚 2 年左右,无明显的性别区别。出生史和既往史正常,可有热性惊厥史。认知能力正常,但在特定的认知领域(如执行功能、注意力、决策力)可出现缺陷,且有较高的焦虑和抑郁症患病率。虽然 GTCA 可能发生于智力障碍的患者,但对于智力障碍患者,应进行包括基因测试在内的检查以排除特殊病因。


癫痫发作通常不频繁,有时一年一次或更少。可能需要终生治疗。睡眠不足、疲劳和酒精会降低病人的癫痫发作阈值。药物治疗通常有效。


发作类型

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是此类癫痫综合征的必备条件,常见于觉醒后 2 小时内,但在其他清醒和睡眠时间也可发生。


出现其他的发作类型(如失神或肌阵挛性发作)应及时考虑另一种 IGE 综合征(如JAE、JME)。



神经重症
神经 与 重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