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也称为中风,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通常由脑部血管的阻塞或破裂引起。卒中的表现确实千变万化,取决于受影响的脑部区域和损伤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卒中症状:
肢体无力或麻木:特别是在身体的一侧,如手臂或腿部。
言语障碍:可能包括说话含糊不清或难以理解他人的话语。
视觉问题:如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
头痛:可能是突然的,剧烈的,且与平常的头痛不同。
平衡和协调问题:可能导致晕眩或行走困难。
面部歪斜:面部的一侧可能下垂或表情不对称。
意识丧失或混乱:可能包括意识水平的变化或难以集中注意力。
吞咽困难:可能难以吞咽食物或液体。
癫痫发作:在某些情况下,卒中可能导致癫痫发作。
CHA2DS2-VASc和HAS-BLED评分量表(1)建议选择改良的弗明汉卒中量表、汇集队列方程、卒中风险计算器等任一种工具进行卒中发生风险的评估。 (2)推荐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应用CHADS2或CHA2DS2-VASc量表评估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注:CHA2DS2-VASc量表较CHADS2量表更有利于识别真正低危患者。 (3)推荐使用HAS-BLED量表评估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的出血风险。 (4)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国人的缺血性卒中一级预防风险评估工具。
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预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风险的评分量表。2006年ACC/AHA/ESC心房颤动指南及 2011年ACCF/AHA/HRS心房颤动指南等建议使用CHADS2量表评分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卒中风险进行分层。
由2010年Lip等通过对欧洲心脏调查中心1089例心房颤动患者的研究对CHADS2量表进行改进而来。该量表预测卒中风险与CHADS2量表相比并无太大优势,但Olesen等及Van Staa等分别在英国及丹麦的心房颤动患者中对该量表进行验证,并证实CHA2DS2-VASc量表更易于识别真正低危的心房颤动患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由血管原因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神经功能(脑、视网膜或脊髓)障碍。TIA是严重的、需紧急干预的“卒中预警”事件。研究表明,对TIA进行紧急评估和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卒中风险,意义重大。TIA短期(90天)卒中风险评分可以有效评估到急诊就诊的TIA患者短期内(90天内)发生卒中的危险。
危险因素 | 得分 |
年龄≥60岁 | 1 |
糖尿病 | 1 |
发作时间>10min | 1 |
发作时无力 | 1 |
发作时语言受损 | 1 |
总分 | 0~5 |
使用说明:
总分0分,90天内卒中的危险度0%;总分1分,90天内卒中的危险度3%;总分2分,90天内卒中的危险度7%;总分3分,90天内卒中的危险度11%;总分4分,90天内卒中的危险度15%;总分5分,90天内卒中的危险度34%。
用于预测接受抗凝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出血风险。于2010年在欧洲心脏调查数据库基础上提出,研究发现随着HAS-BLED量表评分的增高,心房颤动抗凝患者的年出血率逐渐增加。当HAS-BLED量表评分≥3时提示出血风险较高,但不应将其视为抗凝治疗禁忌证。该评分在不同的国家及人群中得到验证。2010年欧洲心房颤动患者治疗指南及2014年美国AHA/ACC/HRS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均推荐使用该评分评估抗凝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2010年Pisters等在提出HAS-BLED量表时,还提出CHADS2和HAS-BLED量表联用可更好地指导心房颤动患者卒中风险分层及抗凝药物应用,对于CHADS2量表评分≥2的使用口服抗凝药的心房颤动患者,当HAS-BLED量表评分>CHADS2量表评分时,风险大于获益。如何更好地将CHADS2、CHA2DS2-VASc量表评分及HAS-BLED量表评分结合,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患者的获益与出血风险,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解决。
(1)推荐使用ABCD2评分法或ABCD3-I评分法对TIA患者进行卒中风险评估;由于较高的影像要求,ABCD3-I评分法更适用于院内神经专科医师对TIA患者的危险分层。 (2)推荐临床应用Essen量表或SPI-II量表评估缺血性卒中患者长期复发风险,但二者的预测作用有限。 (3)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合国人的缺血性卒中/TIA二级预防风险评估量表。缺血性卒中及TIA后卒中复发风险高,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有助于尽早开展卒中二级预防。常用的复发风险评估工具包括ABCD评分系统、Essen量表和卒中预测工具-Ⅱ(SPI-Ⅱ)。
总分为6分,用于预测TIA后7天内卒中的风险。另外,有研究者在该量表基础上增加TIA病史,提出ABCD3评分法,较ABCD2评分法预测价值更高;此后又加入同侧颈动脉狭窄≥50%和DWI上出现高信号,提出ABCD3-I评分法,但该评分法对影像要求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