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诊断;治疗;专家共识;免疫治疗
1. 引言
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autoimmune nodopathy,AN)是一类由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血清中可检测到抗郎飞结抗体,其中抗神经束蛋白(neurofascin,NF)155、接触蛋白1(contactin-1,CNTN1)、接触蛋白相关蛋白 1(contactin- associated protein-1,Caspr1)抗体为结旁抗体,抗NF186/NF140抗体为结区抗体,主要为IgG4亚型 。
AN起病可呈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情进展大于8周,临床表现为多发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神经电生理检查可见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运动神经传导阻滞、异常波形离散以及F波异常等改变,腓肠神经活组织检查(活检)可见在髓鞘和轴索交界处的髓鞘袢与轴索分离,严重者可出现轴索变性,无明显炎症或巨噬细胞介导脱髓鞘表现。
对AN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利妥昔单抗或血浆置换治疗,静脉内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效果不佳。
不同抗体相关AN的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其流行病学资料较少,约占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人群的 5%~10%
2. 流行病学
AN的确切发病率和流行病学特征尚不明确,但据估计约占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人群的5%~10%。
3. 病理生理
AN的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免疫介导的郎飞结损伤,导致神经传导障碍。抗郎飞结抗体的存在是关键的病理特征。
4. 临床表现
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Autoimmune Nodopathy, AN)的临床表现多样,且与特异性抗体的存在密切相关。以下是对AN临床表现的详细描述:
1. 起病形式
2. 运动症状
肌无力: 常见四肢无力,尤其是远端肌肉更为明显。
运动障碍: 包括运动迟缓、步态不稳等。
3. 感觉症状
4. 震颤
5. 脑神经受累
6. 神经痛
7. 肾脏受累
5. 诊断方法
AN的诊断依赖于综合评估,包括临床表现、神经电生理检查、脑脊液分析、抗郎飞结抗体检测以及病理学检查。
6. 神经电生理学特点
神经电生理检查显示AN患者具有类似髓鞘病变的特点,如远端运动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减慢等。
7. 脑脊液分析
AN患者的脑脊液检测可见蛋白细胞分离现象,脑脊液蛋白常明显升高。
8. 抗郎飞结抗体检测
血清抗郎飞结抗体阳性是诊断AN的关键,包括抗NF155、抗CNTN1、抗Caspr1以及抗NF140/186抗体。
9. 病理学检查
腓肠神经活检在诊断AN中的作用有限,但在诊断存在疑问时,病理学改变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10. 治疗策略
AN的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治疗,包括利妥昔单抗、糖皮质激素和血浆置换。IVIG在大多数AN患者中效果不佳。
利妥昔单抗:作为首选治疗,利妥昔单抗通过靶向B细胞,减少致病抗体的产生。治疗后约80%的患者有效,但约20%可有复发。
糖皮质激素:常用于控制病情进展,但需注意长期使用的副作用。泼尼松或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血浆置换:适用于病情严重或快速进展的患者,可以快速清除血液中的致病抗体。
12. 对症治疗与康复
对症治疗包括神经痛的管理和康复训练,旨在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
13. 预后与监测
AN患者的预后因个体差异而异,合理治疗后大多数患者可获得功能改善,但需注意长期维持治疗和监测。
14. 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
治疗反应的个体差异提示我们需进一步研究AN的异质性,包括不同抗体亚型对治疗反应的影响。
15.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的研究需要集中在新的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以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16. 结论自身免疫性郎飞结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将不断涌现,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外周髓鞘纤维的郎飞结区(node)、结旁区(paranode)和近结旁区(juxtaparanode)分子组成示意图,包括免疫介导的神经病变相关蛋白组成、离子通道介导动作电位的传播、胶质粘附分子与轴突分子连接形成附着(胶质细胞素由髓鞘化的施万细胞表达,有助于对郎飞结对Na +通道的长期稳定作用)
图源:Stathopoulos P, Alexopoulos H, Dalakas M C. Autoimmune antigenic targets at the node of Ranvier in demyelinating disorders.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2015, 11(3): 143-156.;Querol L, Devaux J, Rojas-Garcia R, et al. Autoantibodies in chronic inflammatory neuropathies: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Nature Reviews Neurology, 2017, 13(9): 533-547.
缩写:KV,电压门控K+通道;NAV,电压门控 Na + 通道;CNTN,交联蛋白(contactin);CASPR,接触相关蛋白;MAG,髓鞘相关糖蛋白;NF,神经束蛋白;GM1,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