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射病是由于体温调节机制失效,导致核心体温异常升高的一种急性疾病。它通常分为两种类型:
经典型热射病(非劳力型):常见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有慢性疾病的患者,与环境高温和散热不良有关。
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环境中高强度体力运动导致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 40°C,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的极其严重的临床综合征。
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尤其是在夏季参训的官兵和运动员。一旦怀疑参训官兵发生 EHS,即应转送至后方医院治疗
热射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但核心特征包括:
-体温显著升高:通常超过40.5°C。
-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精神状态改变、谵妄、抽搐或昏迷。
- 其他系统症状:心动过速、呼吸急促、低血压等。
热射病的诊断依赖于对临床症状的快速识别和评估。
- 确定患者是否存在核心体温的显著升高。
- 评估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是否受损。
- 了解患者的高温暴露史。
-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热的疾病。
在热射病的紧急处理中,快速有效的降温是至关重要的:
- 快速降温:首选蒸发对流降温法,避免使用可能有害的酒精擦浴。
- 气道管理:对于有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的患者,及时进行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
-液体复苏:合理使用等张晶体液进行液体复苏,注意监测患者的容量状态。
热射病可能引起多系统并发症,需要综合管理:
- 心脏问题:密切监测心电图,预防和治疗心律失常。
- 肾脏损伤:评估肾功能,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或滤过。
- 肝脏损伤:监测肝功能指标,严重时考虑肝移植。
- 神经系统损伤:降温和神经保护治疗,评估神经功能。
治疗热射病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迅速降温:降温速度和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
-支持治疗:包括液体、电解质平衡管理,心血管功能支持。
-避免有害药物:禁用可能加重肝脏损伤或DIC的退热剂。
预防热射病的关键在于提高公众意识和采取有效措施:
- 提高认识:通过教育提高公众对热射病风险的认识。
- 采取预防措施: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锻炼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 特殊人群保护:特别关注老人、儿童和有慢性疾病患者的防护。
患者教育是预防热射病的重要环节。需要教育患者:
- 识别热射病的早期症状。
- 了解在高温天气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 知晓何时寻求紧急医疗帮助。
热射病是一种严重的医疗紧急情况,要求急诊重症医学专家具备快速识别和有效处理的能力。通过本文的诊疗要点,希望能够提高医疗专业人员对热射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在热射病的遗传易感性、新的生物标志物发现以及新的辅助治疗方法开发等方面取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