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富春山居

文化   2024-09-16 22:00   陕西  
黄公望,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又号一峰,江苏常熟人。黄公望不姓黄,姓陆,名坚。为什么要叫黄公望呢?原来陆坚七八岁时,认温州黄公为义父,那时黄公已经90岁了,所以,当他看见这个孩子时就很高兴的说:“黄公望子久矣。”就因为这句话,陆坚就改姓黄,名公望,字子久。

黄公望大约从23岁开始为吏,所谓“吏”,就是办事员,就是小小的“吏”,也并非一帆风顺,大约在1311年左右,黄公望已经40多岁,经过徐琰的推荐而被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张闾任命为书吏。但张闾并非好官,后来张闾下狱,黄公望也受到牵连下狱,时年47岁。黄公望出狱时已50岁,深感世事难料,官场险恶,就皈依了道教。从此,在他的灵魂深处,儒家的积极入世思想让位于道家消极避世思想,他完全断绝了仕途幻想,过起了寄情山水的隐士生活,“自是燕山尚清贵,不与桃李争芳荣”。黄公茂50岁以后才开始绘画生涯,虽然学画很晚,但起点很高,他是在断绝了功名利禄之后才拿起的画笔,心如止水,虚一而静,这为他绘画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器晚成,不是偶然的。

黄公望皈依道教之后,便云游四方,优游于名山胜水之间。这为黄公望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晚年的黄公望思想趋于空寂,他有时在草木丛生的荒山乱石中枯坐,即使风雨骤至,雷电交加,他仍然枯坐在那里。有时月夜乘孤舟,携酒瓶,坐浮桥,吹铁笛,独饮清酌,酒罢,投瓶于水中,拊掌大笑,声震山谷。有人说黄公望就是脱离尘寰的神仙。

大约在53岁时,黄公望师从赵孟頫,由于赵孟頫主张摹古,画贵古意,所以,黄公望也摹古,以提高绘画的“古意”。黄公望虽然寻山问水,探奇历胜,触景生情,但付之丹青,终觉美中不足,缺乏赵孟頫所要求的“古意”。于是从七十一岁起,作《仿古二十幅》,到七十五岁方成,这组作品仿唐代的王维、李思训、李昭道,仿五代的荆浩、关仝、黄筌、董源、巨然,仿北宋的范宽、郭熙等,计二十幅。《仿古二十幅》是黄公望积数年之功方得完成的作品,他十分珍爱。一日,朋友危素来访,看到黄公望对画册十分喜爱,就问他:“你画这本画册,是为了自己珍藏,还是为了传名呢?”黄公望说:“你要是喜欢,我就把画册送给你。”危素惊喜,就说:“翌日当有厚报。”黄公望听了以后,勃然大怒,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难道我是为了利吗?我根本不是为了利而活着的人!”

1354年,黄公望逝世,享年85岁,归葬故乡常熟。黄公望的一生概括为:前半生力求入世而“兼济天下”,后半生因入世不成而“独善其身”。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存世六百余年间,在它收藏中也发生了很多曲折而有趣的故事。这幅作品的第一位藏家是黄公望的道友无用师。无用师考虑到这幅作品可能被人“巧取豪夺”,于是在画完成之前就请黄公望“先书无用本号”,明确作品的归属。一百多年过去了,这幅作品几经流转,到了明代大画家沈周手中,62岁的沈周,反复欣赏,一再题跋,仍觉不足,请朋友们都来题跋,谁知惹出大祸,朋友的儿子见利忘义,偷偷将画卷卖掉,沈周失魂落魄,懊悔不已。
又是一百年过去,这幅作品到了明代大画家董其昌手中,董其昌看到这幅作品,大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俱是矣!”又说:“此卷一观,如诣宝所,虚往实归,自谓一日清福,心脾俱畅。”董其昌晚年,将画高价卖给宜兴收藏家吴之矩,吴之矩临死前又将画传给儿子吴洪裕。吴洪裕酷爱收藏,甚至为了收藏而不愿做官,他临死前留下遗嘱,在他去世时,要烧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和唐代永智的《千字文》摹本给自己殉葬。吴洪裕死后,《千字文》先烧掉,次日再烧《富春山居图》时,被他的侄子吴子文从火中抢救出来,但是画已经被烧断了,从此这幅作品一分为二。

后一段,纵33厘米,横636.9厘米,被清皇室收藏,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叫做《无用师卷》;前一段,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叫做《剩山图》。1938年,吴湖帆卧病在家,汲古阁老板带着刚刚收购的破旧的《剩山图》请他鉴赏,吴湖帆只见画面雄放秀逸,山峦苍茫,神韵非凡,虽然只有“山居图卷”四字,但他立即判断为黄公望真迹,自此,《剩山图》落入吴湖帆之手,他自称“大痴富春山图一角人家”。新中国成立后,在浙江省博物馆任职的沙孟海得知这个消息,担心这件国宝以个人之力无法保存,反复动员吴湖帆转让,《剩山图》最终成为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图2 浙江省博物馆藏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凌晨博物馆
凌晨博物馆(LC-museum)不定期更新番外篇世界的角落和诗歌的风雅,正篇第一季:中华文明史,第二季:中华地理志,第三季:中华思想考的内容可在菜单栏查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