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怪也不怪

文化   2024-11-18 22:00   陕西  
所谓“扬州八怪”,是后世的艺术家,特别是艺术史家,对一批生活在扬州的有着大体一致的艺术风格的画家的称呼。所谓“八怪”所指何人,不同的艺术史家有不同的说法,你说这“八怪”,我说那“八怪”,总结起来大约有十四五位画家,他们是郑板桥、金农、汪士慎、李鱓(shàn)、黄慎、高翔、李方膺(yīng)、罗聘、高凤翰、边寿民、闵贞、李勉、陈撰、杨法等人。

在艺术史上,许多人认为传统是正道,反传统就是“怪”,而这批画家却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不泥古法”,所以被称为“怪”。以今天的观念来看,他们的作品都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没有任何“怪异”。“扬州八怪”的产生、极盛与消亡,与扬州盐商的产生、极盛与消亡是同步的。明中期以后,特别是清代,扬州盐商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他们也想穿上一件文化的外衣服,附庸风雅,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来“包装”自己。

(1)购买书画。如果谁家的厅堂上有名画,就显得高雅,否则就显得低俗。一时间,扬州成了中国最繁荣的艺术市场,因而许多优秀的画家云集扬州。(2)修建园林。扬州盐商修的园林可谓天下之冠,这些园林不仅有山水花鸟,亭台楼阁,少不了园林中活动的文人,盐商们请文人在园中聚会,喝茶弹琴,吟诗作画,甚至成了馆中清客。(3)赞助文化。过去文人出版诗文集,没有稿费和版税,他们要自己花钱的。“八怪”中的许多人,比如汪士慎、金农、郑板桥,他们的诗文集,都是盐商赞助出版的。

郑板桥是著名“扬州八怪”中的一员。郑板桥,名燮(xiè),号板桥。1963年,郑板桥出生于江苏泰州兴化,郑板桥的先祖三代,都是读书人,父亲是私塾先生。郑板桥对生活道路的设想是考科举。他22岁开始学画,24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43岁中进士。他从考中秀才,到考中进士,历三朝而成正果,前后用去了20余年的光阴。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郑板桥50岁时,到山东范县当了知县。他有一枚“七品官耳”的闲章,表现了当时矛盾的心理。他的矛盾是自己的抱负和客观现实的矛盾。山东范县是一个贫困的地方,只有四五十户人家,衙门里只有八个人,衙门里种着豆角,邻居的鸡在墙上鸣叫,门子在长满青苔的地上打瞌睡。这个地方,如果作为陶渊明隐居的地方,那是再好不过的。但对于大有抱负的郑板桥而言,实在是很不相宜。三年以后,他就奉命调往山东潍县,潍县是山东大县。

郑板桥当县官留下了许多传说,其中流传最广的是“难得糊涂”的故事。据说郑板桥有一次去潍县西北,借宿在一间茅屋,茅屋的主人是一位自称“糊涂老人”的儒雅老翁。老人有一个大砚台,有桌子那么大。老人请郑板桥题词,以便刻在砚台上。郑板桥提笔写了四个大字“难得糊涂”。郑板桥用了一个印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因为砚台太大,郑板桥就请老人写了一段跋文,老人欣然同意,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于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也用了一方印章。郑板桥一看,那印上写道:“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大惊,便补写道:“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郑板桥确实有糊涂之处,他的思想矛盾是无法解决的。他重视农业,尊重农民。但是,他并没有拿起锄头去种地。他反对读书做官,但是他仍然读书做官。他反对艺术“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但他还是“借此笔墨为糊口觅食之资”。他宣称艺术“慰天下之劳人”,但他还是要用绘画卖钱。郑板桥的书画润格,农民买不起。“难得糊涂”,这件事确实使郑板桥受到大的震动。他决定辞官回乡。1752年,郑板桥终于辞去知县之职。

暮年的郑板桥艺术炉火纯青,求画的人越来越多,郑板桥的脾气也越来越怪,有人求画,他偏不画,有人不求画,他偏要画。郑板桥与八大山人、石涛作品的本质区别,在于郑板桥艺术作品中有着浓浓的人道主义思想。

郑板桥的人道主义,首先体现在对人的苦难的同情。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在潍县大灾之年画的《衙斋听竹图》,画上题诗一首:“衙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幅画的风格是郑板桥绘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风格。这首诗的主题,是郑板桥诗歌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主题。郑板桥主张艺术要“道着民间痛痒”“歌咏百姓之勤苦”,凡是“道着民间痛痒”的艺术家便是优秀的艺术家。反之,不管有多大的声望,也不值得推崇。他批评王维、赵孟頫说:“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

图1 徐悲鸿纪念馆藏清代郑板桥《衙斋听竹图》

郑板桥的人道主义,也体现在博爱精神。《荆棘兰竹石图》是一幅有趣的作品,画面上有山,有兰,还有荆棘。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画中题诗做了明确的说明:“不容荆棘不成兰,外道天魔冷眼看。看到鱼龙都混杂,方知佛法浩漫漫。”古人都以兰花比喻君子,以荆棘比喻小人,兰花与荆棘不能相容,正像君子与小人不能相容。画家却提出了另外一种观点:以佛家的慈悲心怀,高尚可以包容邪恶,君子可以包容笑容小人,因此,兰花也可以与荆棘相容。兰花生于幽谷之中,荆棘可以起到护卫的作用,所以没有荆棘就没有兰花。所谓“外道天魔”,就是扰乱佛法的人,后来引申为正统以外的左道旁门。他们对兰荆的相容,冷眼相看,对不对呢?世界上不都是鱼龙混杂的吗?哪里有君子与小人泾渭分明的事呢?实际上,君子与小人,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都是存在的。看到这一点,你才感到佛法之大,浩漫无边。佛教中所谓的“外道”,最后都皈依了佛教。这里所说的“佛法”,是一种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怀。

图2 常州博物馆藏清代郑板桥《荆棘兰竹石图》

郑板桥的人道主义,还体现在对人的发展的关切。如《竹图》,画上题诗一首:“画工何事好离奇,一竿掀天去不知。若使循循檐下立,拂云擎日待何时。”那竿长竹,一直长到画面之外去了。请问画工,为什么喜好这样离奇的构思和构图?那竿掀天的长竹到哪里去了?如果竹子都是循规蹈矩,立在屋檐以下,又低又矮,何时才能拂云擎日呢?这里分明是说人,要不拘一格,发展自己。

图3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藏代郑板桥《竹图》

郑板桥的人道主义,还体现在对恶势力的愤慨和与之斗争的决心。郑板桥绘制的另一幅《竹石图》,一个高高的石柱,几竿矮矮的翠竹,那竹根扎在巨石之中,画上题诗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崖中。千磨万折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图4 吉林省博物院藏代郑板桥《竹石图》

郑板桥的人道主义,还体现在自我价值的肯定。《幽兰图》这幅画表现了山坡上的几丛兰花。画上题诗一首:“转过青山又一山,幽兰藏躲路回环。众香国里谁能到,容我书呆屋半间。”意思是说,幽兰生于深山空谷之中,山路回环,幽兰像是躲避尘世俗人才隐身于此。在这众香国里,俗人是无缘来到的,只有心地纯洁的君子,就像我这个书呆子,才能够在那里有半间屋子。

图5 辽宁省博物馆藏代郑板桥《幽兰图》

凌晨博物馆
凌晨博物馆(LC-museum)不定期更新番外篇世界的角落和诗歌的风雅,正篇第一季:中华文明史,第二季:中华地理志,第三季:中华思想考的内容可在菜单栏查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