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打破平淡

文化   2024-11-11 22:00   北京  
石涛不姓石,姓朱,名若极,字石涛,小字阿长。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等。石涛的祖先是朱元璋的哥哥,叫朱兴隆,朱兴隆的儿子朱文正,也就是朱元璋侄子。由于朱兴隆死得早,朱文正就由朱元璋抚养,朱文正为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朱文正的儿子叫朱守谦,被封为广西桂林靖江王。传到第十代,也就是最后一代,就是石涛。

1645年,清军占领广西桂林,靖王府经历了一次战火的劫难,只有一个小太监抱着一个三岁的孩子,趁乱逃出了王府,这个孩子就是石涛。为了躲避搜捕,保全性命,主仆二人逃到了广西全州(五代时期称清湘),在湘山寺削发为僧,石涛的法名叫原济,太监的法名叫喝涛。1650年到1060年间,石涛主要活动在武昌为中心的长江流域,遍访名山,寄居寺庙。在此期间,他学习绘画,诗文,书法等,在学习书法时,“心尤喜颜鲁公”,对当时的正统派,如王时敏提倡的董其昌,则“心不甚喜”。

石涛虽然是和尚,但是并未脱俗,他入空门是为了保全性命,形势所迫,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在他的内心深处,还是有与常人一样强烈的名利欲求,名利之心的集中表现,就是康熙南巡时的两次接驾。1684年,康熙南巡来到南京。南京官员奉旨召集一批著名画家,描绘江南名胜古迹,供皇帝御览。石涛也在征召之列,石涛对这次机会很珍惜,他的绘画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得到皇帝的欣赏,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他写道:“欲向皇家问赏心,好从宝绘论知遇。”

石涛歌功颂德,有强烈的名利之心,绘画不过是他获取名利的手段,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在这一点上,石涛与八大山人有原则上的区别。石涛在扬州接驾以后,就积极准备北上京师。石涛北上的目的,有政治和艺术两个方面。首先是政治目标。他希望自己的艺术作品能够得到康熙的赏识,进入宫廷做一个“国师”式的和尚,这是首要的目标。如果政治目标没有达到,那就退而求其次,实现艺术目标,与更多的文人画家相处,谋求艺术上的更大发展。

在京师,石涛的两个目标都没有实现。石涛在京师受到的最大打击是,康熙皇帝要绘制大型南巡图时,没有看中身边的石涛,反而舍近求远,从千里之外请来了王翚。石涛无法承受这个打击,回到扬州,卖画为生。石涛的悲剧在于他至死也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在皇家看来,“四王”才是正统的艺术风格,而石涛以造化为师的艺术风格,不过是旁门左道。1692年,石涛从京师回到扬州。这一年,石涛50岁,从此定居扬州16年,直到生命终结。

石涛从京师回到扬州以后,思想情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石涛是一个功名心很重的画家,当功名的幻想都破灭之后,他最羡慕的人就是陶渊明。石涛晚年对人世最大的贡献,是完成了《画语录》,它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经典。

石涛与朱耷有很多的相似点,他们是同时代的人,都是明王朝的后裔,他们的家人都死于战火之中。朱耷是江西南昌宁王府的唯一幸存者,而石涛是广西桂林靖王府的唯一幸存者。明亡后,石涛和朱耷都当了和尚,他们有大体一致的艺术思想。石涛与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八大山人绘画是为了自己,在作品中表达的是自己的情感,他内心充满了国恨家仇,不愿意屈服,但是对自己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因此,他不管别人喜欢不喜欢,更不管好看不好,所以他的作品冷峻、孤傲。石涛的绘画是为了别人,他虽然国破家亡,但内心没有国恨家仇,他屈从,对自己的前途还抱有希望。因此,他希望别人喜欢他的作品,以此作为实现自己理想的手段和工具。

石涛其实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人,他的内心有许许多多的矛盾,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一个四大皆空的和尚与一个利欲熏心的画家之间的矛盾,一个前朝皇族没落的后裔与平步青云的希望之间的矛盾。在他身上有清高也有功利,有耿介也有狡猾,有清醒也有糊涂,有空幻也有追求,正是这些矛盾,造成了他的痛苦,不了解他的矛盾和痛苦,就不了解他的艺术。

石涛的艺术理论主张创新,从艺术作品来看,主要表现在山水画和花鸟画风格的创新。自从倪赞创造了平平淡淡的山水画风格,大家争相学习,几百年来,大家的山水画作品都平平淡淡,也就确实平平淡淡了。而第一个打平平淡淡,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家,就是石涛。他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与平淡画风截然相反的风格,那就是“万点恶墨”和“丑怪狂扫”。

所谓“万点恶墨”,来自石涛的作品《万点恶墨图》,画上题款:“万点恶墨、恼杀米颠。几线柔痕,笑倒北苑。”这里说的点,不是米芾的点。线,不是董源的线,而是石涛独创的点和线。在石涛的这幅作品中,墨点狂飞,斯文全无,随性而发,野性狂放。石涛还在一幅画上题跋,说到了他的苔点的丰富性:“点有雨雪风晴四时得宜点,有反正阴阳衬贴点,有夹水夹墨一气混杂点,有含苞藻丝璎珞连牵点,有空空阔阔干燥没味点,有有墨无墨飞白如烟点,有有焦似漆邋遢透明点,更有两点未肯向学人道破:有没天没地当头劈面点,有千岩万壑明净无一点。噫,无法定相,气概成章耳。”

从《搜尽奇峰打草稿》中可以看出“万点恶墨”的好处。这幅作品是石涛中晚期的代表作。这是一幅长卷,我们从右至左进行欣赏。最右边是群峰层叠,危崖骤起,就像海浪翻空,排山倒海,气势高昂,不同凡响。往左是剑峰峭壁,古木怪石,错落其间。然后是溪流自上而下,曲曲折折。画面的左边,在长松杂树的怀抱中,有屋舍数间,屋内床铺帷帐,清晰可见。老者二人,相对清谈,姿态闲适。这幅山水长卷,气势恢宏,构思奇特。画面中满山上下,都是苔点。画家用点来表现丛草、野树、山石、苔藓、云烟等。在诸种墨点中,以浓点、枯点为主,好像用这些墨点砸出来一个世界,正所谓“此中簇簇万千点”。

图1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丑怪狂扫”,是石涛晚年作品中才出现的艺术风格。石涛晚年,那些追求名利、讨好皇家的思想已经消失,因此艺术风格的变化就不奇怪了。《金山龙游寺图》这四幅作品,满纸墨色,纵横飞舞,没有纪律,没有章法,是画家用枯笔狂扫出来的。这就是石涛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图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石涛《金山龙游寺图》

石涛绘画的另一个创新体现在花鸟画上,石涛花鸟画的风格是好看、漂亮、吉祥。《蔷薇图》,设色蔷薇三株,花三朵,两红一黄,不加勾勒,色彩有浓淡之分,温润可爱。枝上有刺,叶上有脉,枝叶的色彩浓淡相宜,生气勃勃,衬托出花朵分外娇艳。画面左上方题诗一首:“一样花枝色不匀,偏教野趣闹残春。分明香滴金茎露,更比茶蘼()刺眼新。”这首诗第一句说,一样的蔷薇,一样的枝叶,颜色却不一样,不仅有红黄之分,而且有浓淡之别。第二句说,生机勃勃的蔷薇花生在野外,在残春时节盛开了。这里所谓的“闹残春”,是用了宋祁《玉楼春》“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词意。第三句说,露水从花瓣上滴下,留有余香。汉武帝时建造金铜仙人承露盘,接受天上的露水。“金茎”指的是支撑承露盘的铜柱。第四句说,红黄的蔷薇与白色的茶蘼相比,有“刺眼新”的感觉,显得格外的漂亮。

图3 上海博物院藏清代石涛《蔷薇图》

石涛的《芳兰图》同样漂亮好看,只是不像蔷薇那样写实,而是把兰花虚化了,飘荡了,飞旋了。郑板桥看出了石涛画笔下兰花的特殊美,他说:“石涛画兰不似兰,盖其化也;郑板桥画兰酷似兰,犹未化也。盖将以吾之似,学古人之不似,嘻,难言矣。”板桥不满意自己画的兰,因为“酷似兰”,而石涛画的兰“不似兰”,石涛的兰好看在哪里?就在于“化”,所谓的“化”,就是不露痕迹的艺术加工和美的创造。郑板桥认为“形似”是低级的美和好看,只有“不似之似”才是高级的美和好看。

图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石涛《芳兰图》

凌晨博物馆
凌晨博物馆(LC-museum)不定期更新番外篇世界的角落和诗歌的风雅,正篇第一季:中华文明史,第二季:中华地理志,第三季:中华思想考的内容可在菜单栏查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