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浓墨宰相

文化   文化   2024-03-31 08:01   陕西  
清代初期的代表人物是我们上期介绍的王铎、其次是傅山和朱耷,关于八大山人朱耷,我们放在即将推出的绘画篇为大家介绍,置于傅山,他的发挥极不稳定,醉酒后偶有佳作,其佳作水平与王铎的功力和境界不相上下,但大部分时间,傅山的作品功力平平,并称不上大家。傅山论书强调人品,反对奴俗气,痛斥赵、董书之浅俗无骨,提倡“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疆安排。”其草书成就最高,点画纠结缠绕,笔势淋漓酣畅,大气磅礴,充分体现了明末清初大动荡之中的时代特征。

随着清王朝的统治日趋稳定,素以官方正统的“台阁体”再次复出,并有了新的名称叫“馆阁体”,并诞生了一批以“馆阁体”书风为代表的书法家,最著名的就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等四人。他们也被后世称作“清四家”,其中,刘墉被冠以“浓墨宰相”之称、王文治有“淡墨探花”美称。官方之外的民间,也诞生了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书画流派,书坛再一次随着封建王朝的盛世出现了中兴局面。

在清四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刘墉,也就是我们所俗知的宰相刘罗锅,清圣祖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刘墉的家族是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在清世祖顺治年间官至户部广西司员外郎,祖父刘棨在康熙年间官至四川布政使,父亲刘统勋更是清高宗乾隆朝的一代名臣。刘墉成长在名门相府,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清高宗乾隆十六年(1751年),刘墉靠着家族,尤其是父亲的名望,以恩荫举人身份参加会试和殿试,考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在散馆担任编修,不久又升迁为侍讲。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刘墉官至直隶总督、协办大学士,兼理国子监事务。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迁内阁学士,任吏部尚书。清仁宗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刘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参与审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案,清仁宗嘉庆九年(1805年),刘墉病逝,他在去世前两天,还曾到南书房值班,夜间招宾客饮宴。清仁宗嘉庆在其死后赠太子太保,谥号文清。

刘墉的书法以楷书和行草为多,初期从赵孟頫入手,中期学于苏轼,中后期直取晋唐,后期脱离桎梏,貌丰骨劲,自成一家,刘墉精研古文考辨,名盛一时,刘墉不刻意追求一般帖学者所习惯追求的流场婉丽或纵肆跳宕,而是以空灵的笔法,丰腴浑厚的点画和浓重的墨色,成功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的美感,往往初看作品圆软轻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其代表作品《杜诗卷》于金笺之上,书写了诗圣杜甫的十首佳作,,富丽的金笺与温润的墨色辉映成趣,全卷运笔精妙,点画古朴飘逸,方圆兼备而骨力内藏,结字变化莫测中极富节奏感,观之便可感其书艺已至炉火纯青。

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刘墉《杜诗卷

以刘墉为代表的“清四家”所处的时代,恰逢帖学衰落,而碑学兴起,刘墉以帖学起家,兼融了北魏金石之气,在这种历史环境下仍力推帖学,为当时帖学学习指引的方向,直至学书生涯的晚期,刘墉接收了当时盛行的碑学思想,倡导碑帖共存,打破了传统帖学的藩篱,学古而不拟古的创新意识,留给了后人诸多的启发和经验。

“清四家”都居于庙堂之上,还有一人生于乡鄙,终生为布衣,刘墉对他奉为上宾,凭着极高的书法造诣,声振当代名公这就是被称为“四体皆精,国朝第一”的邓石如,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

图2 日本私人藏清代邓石如《白氏草堂记》

在邓石如之后的中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社会上倡兴碑学,从理论上鼓吹秦汉北碑传统在书法史和书法美学系统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时显学。邓石如开启了晚清复古碑学的时代,中国古代书法艺术也在一位位书家的引领下继往开来,不断前行。


凌晨博物馆
凌晨博物馆(LC-museum)不定期更新番外篇世界的角落和诗歌的风雅,正篇第一季:中华文明史,第二季:中华地理志,第三季:中华思想考的内容可在菜单栏查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