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水墨问天

文化   2024-10-14 22:00   陕西  

    徐渭是明代最杰出的艺术家,他推动了写意花鸟画和文人人物画的发展。徐渭,浙江绍兴山阴人,他的号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青藤,据说是徐渭十岁生日时,就在读书的榴花书屋前,亲手种青藤一株。后来,幼小的青藤长大,视若虬松,茂盛曲折,绿荫如盖,成为了徐渭曲折一生的历史见证。徐渭巍非常喜欢这株青藤,不但在画中画青藤,诗中咏青藤,而且他的号就叫做青藤,又叫青藤山人,青藤老人,青藤道士,榴花书屋也改名青藤书屋。据说这间书屋至今犹存,我们今天还能看到徐渭写的“青藤书屋”几个字,在青藤下面,有一个小小的青澈见底的水潭,徐渭把它叫做天池,所以徐渭的号,也叫天池,他还有一个号,就是把“渭”字拆开,叫做水田月。

    徐渭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是,科考道路遭遇了沉重打击。1532年,他开始参加乡试,希望考中取人,一共考了九次,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这是徐渭一生遭受的第一次打击。徐渭人生遭受的第二次沉重打击,是在幕府生涯时期,明嘉靖311552年,倭寇盛行,犯我东南沿海,1557年,徐渭在总督东南七省负责抗击倭寇的兵部侍郎胡宗宪的幕府中担任机要秘书,提出了许多建议,被胡宗宪采纳,可以说胡宗宪对徐渭有知遇之恩。

    后来,嘉靖朝权臣严嵩倒台,胡宗宪受其牵连,死于狱中,不知是自杀、酷刑还是谋杀。强加在胡宗宪头上的罪名有两条:勾结严嵩,勾结倭寇。胡宗宪的两条罪名都与徐渭有关,虽然当时没有任何人追查徐渭的罪责,但是徐渭害怕受到牵连,先是装疯,后来装来装去,他真疯了,产生了幻视和幻听。他看到了许多可怕的人,听到了许多可怕的声音,他先用利斧击头,血流满面,头骨皆折,不死;后来,用三寸长钉,钉入左耳,血流如注,又不死;再后来,用铁锤击碎自己阴囊,又不死;有一日,徐渭产生了幻视,看到妻子不贞,把一男子掩盖,其实是妻子往身上披衣服,于是徐渭用一个铁叉奋力刺去,失手刺死了妻子。徐渭疯狂大笑后被捕入狱,七年牢狱生活让徐渭受尽折磨,后来,明神宗万历皇帝登基,大赦天下,五十三岁的徐渭获释出狱。

    出狱后的徐渭以卖画为生,靠邻里接济度日,他在晚年画了大量生活题材的画,来换取邻里的馈赠,再后来,徐渭画不动了,他卧于稻草铺的床上,没有子女,只有一狗为伴,家中没有一粒米,1593年的深秋,徐渭微笑地离开的人世。六十年后,朱耷看到了徐渭的作品,决定将写意花鸟画推向高峰。石涛说:“青藤笔墨人间宝,数十年来无此道。”黄宾虹说:“绍兴徐青藤,用笔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来,没有人赶上他。”

    徐渭是一个几乎被生活潮流所抛弃的人,但是他的在艺术上,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艺术家,始终站在艺术发展潮流的最前沿。徐渭付出的极大精力,用自己的天才,把写意花鸟画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徐渭最著名的作品是《水墨葡萄图》。错落横斜的枝叶,墨色淋漓的叶片,特别是串串葡萄,晶莹欲滴的质感,形成了动人的气势。他在这幅作品上,题了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图1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徐渭《水墨葡萄图》

    这首诗是他半生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其思想情感的真实表现。前两句说徐渭自己落拓半生,一事无成,已成老头。一人立在书斋前,面对着晚风,发出内心不平的呼啸。徐渭的书斋是几间土屋,后两句说葡萄实际上也是说徐渭自己。笔里画的葡萄,多么的颗颗名珠,这里的明珠,近似珠玑,珠玑及学问,一般夸某人文章写的好,也就说字字珠玑,每一个字都像珍珠那般珍贵。徐渭说,可惜学问没人要,卖不出去怎么办呢?只好把它扔到野外的葡萄藤上去吧!一个才华横溢的画家,明珠被抛,怀才不遇,跃然纸上。

    徐渭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涂抹”“狂扫”的表现形式。在艺术家的创作中,水墨是情感的表现。徐渭所说的“涂抹”“狂扫”,就是笔笔挥毫略具形似,笔不周而意周。《写意草虫图》,可以看出其中一只蜻蜓,但画面其余部分画的什么,也就只能靠猜测了。是竹叶还是花卉?这大约是徐渭所说的“醉抹”。《鱼图》,无论是蟹还是鱼,都张扬到极致。如果近观,能看到“涂抹”和“狂扫”,既不像鱼,也不像蟹。但是远观,我们能够看到真实的鱼和蟹,甚至能觉出那鱼好像要狂跳出水面,那蟹要举螯向前。《四季花卉图》中表现的竹纯然是徐渭心中想象的竹,是“涂抹”“狂扫”出来的竹。对于徐渭的“雪竹”,郑板桥说的极好。他说,徐渭画的竹,粗粗看来绝不类竹,但细细想去,“竹之全体”隐约其间。

图2 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徐渭《写意草虫图

图3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徐渭《写意草虫图

图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徐渭《四季花卉

    第二个特点是创新而多样的寓意。螃蟹的寓意你一定会以为是横行霸道者的嘲讽,但是徐渭另有新意。《黄甲图》中,他通过螃蟹表达了对科考的不满,在徐渭的一生中对他打击最大的,令他痛彻心扉的就是科考不中,他在许多诗话中都表达了这种情感,徐渭用螃蟹表达了这样的情感,真是令人拍案叫绝。石榴在徐渭的画笔下也表现出新的情感。按照中国民俗,石榴是多子多孙的企盼,但是徐渭的《榴实图》,却用石榴表达了明珠暗投、怀才不遇的情感。他题诗道:“山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收颗颗明珠走。”山中的石榴成熟,太阳照射在石榴上,石榴裂开了,那颗颗的石榴籽就像明珠,但是,没人去收获它,那颗颗明珠只好落在荒野里。莲花的寓意一般表现出淤泥而不染的清高,但是高明的艺术家能够给予我们意外的惊喜。徐渭用荷花表现美人,用荷叶表现嫉贤妒能的小人。《五月莲花图》中两朵莲花,一正一侧,一高一低,错落有致,浓淡分明,荷叶浓浓的墨色,荷花淡淡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照,再加上几株潇洒的蒲草,更显得荷花的娇媚。画上题诗一首:“五月莲花塞浦头,长竿尺柄插中流,纵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渡夜不?”荷花像美人,荷叶像小人,荷叶尽管能遮掉像西施一样美丽的荷花的面貌,但能遮住动听歌声飞向远方吗?

图5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徐渭《黄甲

图6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徐渭《榴实

图7 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徐渭《五月莲花

    不求形似求生韵。徐渭认为,传神是衡量作品高下的重要标准。《芭蕉梅花图》充分表现了徐渭大写意花鸟画的美学特征。左面湖石一块,笔墨粗狂,浑厚苍润,芭蕉叶已经破败,将要枯萎。在石后隐隐可见梅花,笔墨谨细,与粗狂的蕉石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有一个问题,芭蕉在秋后枯萎,而梅花在寒冬开放,徐渭画中所谓的场景根本不可能,那么为什么徐渭要这样画呢?王维曾画《雪中芭蕉图》是为了表达清白的人格,徐渭对王维的画很佩服,专门画过一幅《梅花蕉叶图》,梅花和蕉叶为什么不能同时生长呢?芭蕉的绿叶,梅花的高洁,如果能同时存在,那该多好!徐渭认为人世间的好事不可兼得。

图8 辽宁省博物馆藏明代徐渭《芭蕉梅花

    《竹石图》一块玲珑的湖石,淡墨表现的明面,浓墨表现了暗面,浓淡的墨色,表现了湖石的凹凸不平,竹枝竹叶浓淡相间,可谓美景,但是徐渭却用它表现了人生不平,所引起的愤懑,他在画中题诗一首,点名的主题:“纸畔濡毫不敢浓,窗前欲肖碧玲珑。两竿稍上无多叶,何自风波满太空?这首诗没有表现画面的形象,却表现了艺术家创作时的心态和艺术追求。我在纸畔挥毫濡墨,墨色不敢太浓,多掺淡水,准备画竹子,就像在窗前描出的竹影一样,那样逼真,那样清碧,那样玲珑,两根竹梢上没有很多的竹叶,却不知为什么招惹了满天的风波,这里显然是说徐渭自己就像淡泊竹子,没有很多竹叶,本来应当平平静静,身边的风无论来自什么方向,都可以顺畅的吹过,可是,却招惹了这么大的风波,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老天啊,你能给我个公平的答案吗?

图9 广东省博物馆藏明代徐渭《竹石

    徐渭在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的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对后世产生深刻影响的艺术家。而他对人物画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人人物画并不始于徐渭。文人画家在水墨山水画所创造的人物,就是最初的文人人物画,只不过这些人物只是山水画的附庸,而徐渭把山水画中的人物凸显了出来。

    徐渭的人物画,画的都是隐者高士的形象,或松下独坐,聆听天籁,神情高古;或与友对弈,远离尘世,意态安闲;或与其泛舟,钟情山水,自得其乐,其实所有的这些人物的形象,都是他自己的写照。《山水人物画》之一表现了隐者高士,静坐松下,那么安静,那么闲适,微闭着眼,没有欲求,没有烦恼,好像尘世的一切都静止了。《山水人物画》之二,一个隐者高士,独坐扁舟,雨霁天晴,泛舟水上,悠哉游哉,他要到什么地方去呢?不,哪里也不去,他没有任何事情要做,没有任何朋友要访。《山水人物画》之三,两个人在山间树下,睡着了,无忧无虑,甚至连梦境都是美好的。

图10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徐渭《山水人物画

凌晨博物馆
凌晨博物馆(LC-museum)不定期更新番外篇世界的角落和诗歌的风雅,正篇第一季:中华文明史,第二季:中华地理志,第三季:中华思想考的内容可在菜单栏查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