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画圣风采

文化   2024-06-10 22:00   陕西  
随着大唐帝国的建立,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代终于到来,在隋末血雨腥风的战乱中崛起的李唐王朝,认识到“君者舟也,民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因而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轻徭薄赋,劝客农桑,使农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全所未有的发展。唐代社会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唐代的版图东到朝鲜,西到中亚,北扩蒙古,南抵越南,唐初借一统的雄风,东征西讨,南扫北伐,无往不胜,产生了一种昂扬向上,意气风发的民族心态。这个时代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富庶,最文明,最强盛的国家,与军事的开拓相对应,文化上也显示出一种容纳万有的气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既表现了唐代的繁盛,又表现了唐代的胸怀。

人物画有着漫长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年代,某个种类的人物画会有所突出,人物画有许多种类。从题材区分,包括道释人物画,历史人物画,戏剧人物画,风俗人物画,写照人物画(也叫肖像画)等;从作者身份区分,包括宫廷人物,文人人物画,画工人物画等;从作用区分包括巫术人物画,劝善戒恶人物画,自娱人物画;从绘画风格区分,包括求真写实人物画,简笔人物画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把在时代顶峰,名垂千古的人物称为圣人,他们都功高盖世,成绩卓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例如,我们把孔丘叫做“文圣”,关羽叫做“武圣”,杜甫叫做“诗圣”,王羲之叫做“书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民间画工把吴道子称为祖师,宋代苏轼这样评价吴道子的历史地位:“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吴道子,阳翟人(河南许昌禹州),生于683年左右,死于759年以后,青年时期的吴道子是一位民间画工,他少年学书不成而学画,不知道吴道子师从何人,也可能他无师自通,毕竟在洛阳附近有大量的画师在创作寺院壁画。中年时期的吴道子成为宫廷画师,自己开始从事壁画创作,很快在画坛上崭露头角,吴道子四十岁左右时,在洛阳敬爱寺创作壁画,唐玄宗也到了洛阳,宣召吴道子为宫廷供奉,吴道子的职位是内教博士,负责教内宫的人学习绘画,是从九品下的底层官员。《唐朝名画录》中记载,吴道子在此阶段,曾经在洛阳北邙山一座寺庙的墙上画一幅《五圣朝元图》,这里的五圣就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唐玄宗为五位帝王加封“大圣皇帝”的称号,这才有了“五圣”的称呼。这幅画表现了“五圣”率领文武百官去朝见道教始祖元始天尊的场面。随着唐玄宗失去地位,吴道子离开了宫廷,回到了民间,重新成为了民间画家。
图2 北京徐悲鸿纪念馆藏唐代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存疑)
《八十七神仙卷》传为吴道子所绘的一幅绢本白描长卷,画面表现了一个道教的传说。东华帝君,南极帝君,扶桑大帝,率领真人、神仙、金童、玉女、神将前去朝谒道教三位天尊,三位帝君头有显示身份的背光,眉眼微垂,雍容华贵,气宇轩昂,是人间帝王的真实写照。在队伍里,神仙形象端庄,神将威风凛凛,仙女轻盈秀丽,众神仙走在廊桥上,桥下莲花盛开,祥云舒卷,桥上锦旗招展,神仙们列队前行,他们或手持鲜花宝瓶,或高擎锦旒旗帜,或手握各类乐器、宝剑,表情肃穆,衣裙随风飘拂,阵容蔚为壮观。天王、神将“虬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的威猛表现得淋漓尽致,冉冉欲动的白云,飘飘欲飞的仙子,加上亭台曲桥,流条行云等景物,宛若仙境。

《八十七神仙卷》是道释人物画的高峰,首先是真实性。道释人物画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欣赏者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真实存在,画面是无声的,但欣赏者好像听到了仙乐在耳畔飘荡,画面是静止的,但欣赏者好像看到了神仙们前进的步伐,画面是无色的,但欣赏者好像看到了神仙们华丽的衣着。其次是将“气韵生动”展现的淋漓尽致,画面通过长短不一、虚实不定、曲直相间、抑扬顿挫的线条,奔放而富有气势,如惊风急电、利剑出鞘,“奋笔俄顷而成,有若神助”“立笔挥扫,势若风旋”,创造了气韵生动的形象。再次是表现唐代的时代精神,笔下的人物体态丰腴、安详平和,欢快幸福。


凌晨博物馆
凌晨博物馆(LC-museum)不定期更新番外篇世界的角落和诗歌的风雅,正篇第一季:中华文明史,第二季:中华地理志,第三季:中华思想考的内容可在菜单栏查阅,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