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向天人合一观的意义内容是“反地理”?

文摘   2024-09-20 18:05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天人合一不仅是古代国学诸子的文字表达,也不是只能通过中外影视作品来表达,而且它们也在科学研究中不断被发现,有些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科学内容。



敬畏昼夜节律


亚太经合组织(OECD)每3年进行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简称PISA),主要针对全球15岁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和科学方面的评估,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参与社会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最近的PISA测试将焦点投向了科学素养。PISA对科学素养的定义是:作为一个有反思精神的世界公民,应有能力参与和科学相关的事务。这就要求学生要具备以下能力:科学地解释现象的能力:对一系列自然和技术现象进行解释和评估。评估和设计科学探究:设计科学调查,以科学的手段解决问题。科学地处理数据和证据:以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评估数据、观点,得出合理的科学结论。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非常适合进行科学探究研学,可开展多种主题的科学探究,其中有一个主题特别有意思,那就是夜行生物探究:两栖类、爬行类、昆虫和无脊椎生物。

「夜行性」(Nocturnality)是一种动物行为,具有夜行性的动物喜欢昼伏夜出,通常白天休息、夜间活跃。夜行动物通常拥有非常发达的听觉和嗅觉,部分物种还特化出专门适应低光环境的视觉系统,导致白天难以正常行动。早期的哺乳动物大部分都是夜行性,它们曾经为了躲开日间活动的恐龙,不得不将活动限制在夜间。

2017年,伦敦大学学院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学者利用电脑算法分析了2415种至今仍存活的哺乳动物数据,重新描绘了它们祖先在数百万年前的活动规律。分析显示,恐龙灭绝后,哺乳动物的祖先日间活动增加,但这一过程其实非常漫长。人类在地球上的迁徙征服进程,同时也是野生动物生存空间被压缩的历程。今年新的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正在逼迫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2018年6月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野生哺乳动物的夜行性平均增强到先前的1.36倍,以应对更高水平的人类活动干扰。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介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夜间灯光造成的光污染已成为一个新兴的全球环境问题,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光污染会影响不同植物的个体表现,进而影响群落结构。人为白昼现象正在以高于人口增速的两倍增长。很多结果表明,许多物种都被夜间人造光逼到了灭绝的边缘。如果我们今天不采取措施,则将对所有地球所有生命体带来毁灭性的影响。

昼夜节律是众多类型的生物节律行为之一。比如,人类在白天和黑夜就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行为特征:清醒VS睡眠,运动量改变,血压、体温和胰岛素分泌发生变化。10月2日下午,2017年诺贝尔奖中的生理医学奖率先颁出,三位美国科学家杰弗理· 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 罗斯巴殊(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 杨(Michael W. Young)荣获这一殊荣。他们的贡献是率先发现了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

地球自转造成晨昏交替。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生物体为应对日出日落,产生了不同的生存策略,比如昼伏夜出,或昼出夜伏等。这些“24小时制”的生存策略,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已被深深地镌刻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基因中,成为生物钟。生物钟强大到影响人类几乎所有的生理活动。比如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受生物钟的调控,在夜间的能量消耗很少,摄食也很少。而一些昼夜节律紊乱患者,在夜间也大量进食,能量过剩,导致肥胖。昼夜节律的失常、紊乱,还可能导致患者睡眠障碍、认知功能的变化,甚至精神失常。

小学生知道昼夜现象,初中生知道昼夜现象原理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地球表层生物带来的影响,尤其是人类的影响。由此可以引发未来公民形成更进一步的天人合一观。顺应白天与黑夜的自然规律,降低人为白昼的光污染,不仅对夜行生物保护有益,更重要的是对保护人类生物钟,对人类健康和基因有益。敬畏昼夜节律,只是敬畏昼夜的一个例子,这些内容进入教材或教学学习,难道是“反地理”?



敬畏“天”光的照拂


亲近自然一词最早由德国出生的精神分析学家和社会哲学家埃里克·弗洛姆 (Eric Fromm) 于 1970 年代创造,意思是“对人类和自然的热爱,对独立和自由的热爱”。1984 年,美国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 Wilson) 发表了他的著作《亲生物》(Biophilia),他在书中用这个词来指代“被生物体包围所带来的丰富的自然乐趣”。威尔逊的亲生物假说提出,人类与自然和其他生命形式联系和联系的倾向植根于我们的遗传历史,但已被工业化和现代城市环境所侵蚀。

无菌的现代内饰和快速的交通工具使他们的用户远离自然元素。最近,技术革命的指数级发展大大增加了我们每天看屏幕的时间,进一步削弱了人类与自然世界之间的联系。这对今天的儿童和年轻人尤其重要,他们在一个由智能手机、社交媒体和永久连接主导的世界中长大。理查德·洛夫 (Richard Louv) 的著作《树林里的最后一个孩子》(The Last Child in the Woods,2005 年)定义了一个主要适用于现代儿童的短语,他们在现代技术的普及中长大,他称之为“自然缺陷障碍”。他用这个词来描述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分歧和疏离所付出的代价。他的理论是,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而增加在屏幕前的时间对整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对儿童的行为和学习能力也产生了相应的负面影响。

亲自然的教育环境应该将学习的工作和乐趣与自然界的生活改善效果无缝融合。三个最关键的室内设计元素是暴露在自然光、自然景观和户外活动中。暴露在自然光下最著名的好处之一是它在刺激血清素产生方面的作用。血清素对多种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包括食欲、消化和睡眠调节,同时其心理益处也很大。它在维持情绪平衡和促进幸福感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低水平的血清素与抑郁症之间存在明显的联系。亲自然建筑设计旨在通过使用大型玻璃元件和阳光管道等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空间的自然光。

日光对各种环境中的表现、情绪和幸福感的影响已经研究了很多年,作为一个复杂的科学和设计领域,光已经被广泛研究和撰写。早期研究表明,在日光充足的工作场所,生产力更高,在日光充足的商店中,销售额更高,孩子们在有景观的日光教室中表现更好——研究重点是照明策略和任务表现,而不是人类生物学。例如,据报道,与在平均光照条件下的学校就读的学生相比,高质量的日光在学校的学生会诱导更积极的情绪,并且显著减少龋齿(Nicklas&Bailey,1996)。最近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照度波动和视觉舒适度、人为因素和对光的感知,以及照明对昼夜节律系统功能的影响。阳光的颜色从早上的黄色变为中午的蓝色,以及下午/傍晚的红色;人体对这种日光颜色过渡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在体温、心率和昼夜节律功能中很明显。较高含量的蓝光(类似于天光)会产生血清素;然而,没有蓝光(发生在晚上)会产生褪黑激素。血清素和褪黑激素的平衡可能与睡眠质量、情绪、警觉性、抑郁、乳腺癌和其他健康状况有关(Kandel 等人,2013 年)。

有关太阳光照对人类及生物的影响研究何其之多,这些知识内容,这些来自宇宙(太阳)对人类身体健康的影响,不亚于了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影响意义小,它们是“反地理”吗?了解到这个对每个人身体健康潜在的影响,可以更好教育未来人类形成天人合一观,因为只有顺应太阳(天)的自然光照,人类才能获得更健康的生活。

敬畏宇宙(天)的影响,还有很多很多,这里只列举一二,以此说明,达成天人合一观的地理教育(内容)知识,符合义务课程大纲修订原则的三个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的人类力量知识,它们是可以以不是“反地理”的方式达成问题和意义的创新呈现的。

梅的生活启示录
个人经营账号。记录分享地理与教育,工作与生活相关的一切个人经验。不为任何其他约束,只为活到老学到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