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历史的河流是阅读典籍,地理的河流则是阅读重塑

文摘   2024-11-05 16:27   湖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与其说是一部旅行游记,不如说是一个历史学者的历史典籍汇聚。正如作者所讲:旅行不多不是问题,写得少才是问题。在旅行不多的情况下,一个人,只要抓住机会,写出好的旅行作品,这才是最重要的。当然前提之一就是,多读书。因为,对于历史学者来讲,旅行现场并不能真正给学者带来更多什么历史认识,充其量不过是对历史典籍的纸上见证,然而,很多时候,这种见证也在历史不断的改写的现实下,历史与现实往往是面目全非,如果不懂地理的话,根本是难获所想。

努库斯路上的阿姆河


阿姆河,对于历史学者来讲,不过是文字或文学上的时间符号,是大多被人经过几经建构的意念概念,是美丽虚幻不真实的情绪而已。但这不妨碍我们从历史学者如何看如何理解如何表述中去重新理解我们对历史与历史上的阿姆河的所知所想,后者才是我们阅读意义的重点。这或许不仅仅是职业的一种势利有用需要,而更多是人生丰富体验追求乐趣的意义无用需要。漫长的余生,在常常是一个人孤独的精神历程中,在大部分时间追求有用性的人生过程中,你需要这种无用性,它可平衡你追求有用性累积的焦虑和无趣。



河流记录人地的互塑


与历史学家更多的是臆想不同,如何看待河流,马丁.道尔在其《大河与大国》一书中,这样写到:河流是美国景观的最重要的特征。河流塑造了美国许多基本的方面。比如以河为界,或以河为名。河流也塑造了我们生活的土地。创造了城市、交通要口,能源中心等等。河流同样塑造了“美国应该是什么样”这个概念本身。美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源于一个事实,那就是美国是一个依赖河流的共和国。河流塑造美国社会的同时,美国人也塑造着河流人们会将河水排干、裁弯取直、修筑河堤、建造水坝,人们一边污染河流,也一边治理恢复。因此,我们需要在不同时代中,理解当时的政治、人口、技术和经济的特定背景,从而追溯美国河流的历史。同时我们必须了解不停重塑河流的水文事件。在这些事件和背景中,体现着时机、决定和想法的不断发展。有些人青史留名,另一些人或许鲜为人知,但他们同样带来了变革。

美国河流水系图


理解美国的河流就像阅读一本被不断重写的书,它们就像是某种古老的手稿,上面的文字被洗刷掉或刮掉,为新的内容腾出空间,而在新的一层内容之下,之前每一层的信息仍然隐约可见,但每一层又重叠在一起。美国的河流同样是一系列决定叠加的结果,它们由一个接一个的事件和想法塑造。每个决定、事件或想法都有各自的背景,但没有一个可以完全独立存在,甚至没有一个能从其他事件中完全剥离出来。




中亚万水之源的帕米尔高原


在中国,帕米尔高原远没有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那样为人熟知,它让人感觉到陌生和神秘。英国探险家柯宗曾在《穿越帕米尔高原》一书中写道,人们往往对这座高原存在巨大的误解--认为这里是一片“广阔的台地”或者是一片“周边有着群山耸立的草原”。
万山之源万水之源的帕米尔高原位置示意图
实际上,帕米尔是由许多紧凑相依的山脉以及山间河谷组成的,它们比肩联袂,在帕米尔有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塔吉克人对这座高原有着自己的解释,“帕米尔”的含义是“最高的地方,这里的水向四方流去”。这座高原养育了数条赫赫有名的大河--塔里木河、印度河与阿姆河,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小河,因此它又被称为“万水之源”。
发源于帕米尔高原的河流水系分布

帕米尔高原公认有八个大帕组成,实际上还有难以计数的众多小帕。一个“帕”便是一个以河谷为中心的小世界:群山环抱, 山顶白雪皑皑,谷地较宽阔,中央有河流蜿蜒流去,两岸有一块块或大或小的河漫滩草甸。高原上有成千上万条这样的河流,是每一座冰山上的来客。地图上发现那些被称作上游的河流有数十条之多,这还不包括那众多的未被标识的, 几乎每条沟里都会溢出的流水,它们密如蛛网,名不见经传,就像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它们就是帕米尔的血脉。那些属于牧人的小河流在陆续相汇后逐渐壮大,在遥远的地方,最终汇成那些人人都叫出名来的大河。众多的河流名字出现在那些满怀坚忍走过帕米尔的人们留下的许许多多古籍上。于是,在这座群山列队,雪峰牵手的高原上,穿越其间的河流则成为自古以来的天然通道。就像19世纪英国的那位探险家柯宗说的那样--“帕米尔到处都是路, 一千多条,只要有向导,哪里都可以去。”这就是帕米尔独特的矛盾地方:既偏远又中心,既是险阻又是通衢。帕米尔高原在未来的数十年,仍将是地球上所剩不多的秘境,可远观而不会亵玩。
帕米尔高原的八个帕



中亚的母亲河:阿姆河

1966年7月5,阿富汗巴格兰省法罗尔村农民在距离村子2公里远的山间通道附近翻土肥田,意外挖出法罗尔丘地的文物,进入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穆尔加布河流域的马尔吉亚纳一系列的考古发现,加上巴克特利亚地区的考古发现,人们渐渐认识到,法罗尔丘地的文物可能属于一个非常发达的绿洲城市文明。这就是“阿姆河文明”。阿姆河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农耕文明,时代大致为公元前2300/2200至公元前1500/135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阿姆河中上游地区在史前虽然位于欧亚大陆的中心,却处在各个古老文明的边缘间隙之间,因着独特资源和地理位置的关系,成了一个汇集各方文明因素的中心地带,并稍晚于埃及、两河流域和印度河古文明,发展出一个阿姆河文明,是名副其实的“文明十字路口”结出的一个硕果,有学者甚至称其为“世界第五大古文明”。阿姆河文明在东西方古老文明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通过它,我们似乎能听到某种时空深处的呢喃,仿佛一种千年牵挂的共鸣。

阿姆河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源头就是海拔4900米附近的冰川,向西流入中亚地区的咸海,全长2540公里,流域面积达到46.5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430亿立方米。也许对其他世界性大河而言,这个数据并不算出色,但要知道这是在气候干燥的中亚地区,阿姆河已经是区域内最长、水量最大的一条河流了。其他河流水量大涨,主要是因为流域内降水量增加,而阿姆河的汛期到来,则是因为温度升高导致冰川积雪融化,从3月份开始可以一直持续到10月,汛期长达半年以上,尤其是一年内最热的七八月份,水量也达到最大。在中亚地区,阿姆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阿姆河水量示意图

1.由于阿姆河的滋润,在沿岸形成了大量的绿洲,这是中亚地区为数不多的宜居之地,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2.利用阿姆河的河水,当地还在辽阔的荒漠中开辟出更多的耕地和宜居区域。

3.中亚地区的咸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面积高达6.8万平方公里,而阿姆河,就是其最重要的水量来源。

因此可以说,帕米尔高原上的冰川积雪融水形成的阿姆河,对整个中亚地区的生态环境乃至人类生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然而,阿姆河现在的模样,是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在现代世界中,河流尤其是大河,不可避免的会被人类开发利用。在干旱地区,开发利用套路之一必须是修渠。阿姆河流域的水利工程施工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前苏联政府的指挥下全面展开的,主要目的是通航、灌溉、调节地区性水源分配。1956年开始修建卡拉库姆运河,1962年修建阿姆一布哈拉运河,1974年修建卡尔希运河等。开发利用套路之二是拦河筑坝修水电站。阿姆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60亿千瓦•时,且主要集中在上游瓦赫什河上,该河的梯级开发始于50年代,在该河上兴建了6座水电站及2座渠道水电站。

人类对于阿姆河的过度开发,导致进入咸海的水越来越少。咸海水面急剧缩小,如今已不到当年的1/10。咸海自60年代起就开始干涸,盐度提高也破坏了周边生态,引起大量原生动植物消失,部分水域已不再适合养殖鱼类。咸海退化成为人为的生态灾难的典型案例。现在的阿姆河不再是文明的体现。到达这里的人,多半是因为要看看为什么这里仍然充满战乱纷争。

咸海水面变化

回到《大河与大国》一书,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当一条河被污染了,它的生态会产生巨大的变化,就像一个人得了严重的急性病或慢性病,河流的行为和功能会被改变,通常是彻底的改变,但完全恢复的希望一直存在。

站在和平的中国,伟大的山前地带,我们把目光越过帕米尔高原,望向曾经有过跟我们一样辉煌文明的中亚,去想象那条如我们长江一样美丽的阿姆河,那些山背后的河流和生活在河流绿洲上的人们,我们希望阿姆河早点恢复健康,然后重塑出中亚在21世纪新的和平和文明。

梅的生活启示录
个人经营账号。记录分享地理与教育,工作与生活相关的一切个人经验。不为任何其他约束,只为活到老学到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