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话:两个照理
一个照理是无论是地理科学,还是地球科学,无论是中学领域,还是大学领域,这都不是普通人可以参与评说的话题。为什么本人参与了此话题?主要源于对学界一位老师呼吁的回应和自己长期积累起来的本能一些想法的分享,我自己非常清楚,这在现在的学术氛围里,是相当小众的一件事情。虽然本人已经非常谨慎地采取了中立态度。
另一个照理是即使是普通人,现在来讲,无关乎自己的任何利益、价值、影响,是没有人愿意付出一丝一毫时间来讨论公共事件的,俗话说,费不起这个时间。为什么本人仍然要花一些宝贵的时间说此事呢?一来是本人感觉其实也不太费事,另一个就是有人说总比没人说好,尽管自己根本就是寂寂无名的普通人而已,说了等于没说一样。在这里,我主要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记录。当然也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分享、阅读、留言。交流的感觉真好。
地理科学和地球科学的知识内容
地理科学的知识内容
从中国地球科学2035发展战略对地理科学的介绍来看,地理科学研究对象是表层地球系统的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冰冻圈、人类圈六大圈层,涉及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信息地理三个地理的细分领域。从内容看,无论是平铺,还是立体,地理科学知识内容的容量,即使是抛除一些常识类的知识,剩下的已知和尚未系统建立的知识量原本其实也是相当惊人的。
地球科学的知识内容
从中国地球科学2035发展战略对地球科学的界定可看出,地球科学是在地理科学本源的基础上,涵盖了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大气科学、行星科学...等学科的总和。通俗来讲,地球科学是在地理科学之外,加进去了平行的另外众多学科的学科,是多学科综合的学科,是地理学科的超级外扩的学科。这意味着地球科学的知识,要远超地理科学的知识,按战略所列6个学科的简单直观来看,至少是地理科学的6倍。可见,从地理科学到地球科学,学科的知识容量肯定是大幅度地增加。尽管里面有很多交叉的方面,可能存在很多交叉重复存在的知识。
毋庸置疑,从追求知识的平铺性容量来讲,从地理科学到地球科学,知识量会出现突飞猛进的进步。从立体来看,可能有些知识会出现向深层知识进化,但基于目前国际国内的发展来看,这些知识可能不会太多。这些知识量,有没有超出现有“爆炸式”信息时代下的信息量呢?存在着在知识传授上有绝对毋庸置疑的学校和专业教师传授价值呢?这是存疑的一件事情。
地理科学的人地地域系统
地理科学经过众多杰出地理学前辈的潜心研究,已经发展出来了一些非常系统的理论。单以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吴传钧先生(1918.4-2009.4),于1991年创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创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模式(HERRS),解析了现代人地系统环境(MHESE),构建了人地系统类型结构模式(HESTS),揭示了人地系统耦合机理(HESCM),探索提出了“人地圈”与人地系统科学(HESS)等为例,这些理论模式就对于科学支撑新时代城乡融合、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全球减贫、减灾与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地球科学?地球的系统科学?地球系统的科学?
关于地球科学,或地球系统科学,有学者这样写道,近年来,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s),已成为热门话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将其列为地学部的四大前沿研究领域之一,自然资源部也将其作为创新战略的理论基础。然而,对术语"地球系统科学"却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解:(1)关于地球的系统科学,(2)关于地球系统的科学。
无论将地球系统科学理解为地球的系统科学还是地球系统的科学,都表明理想地球科学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人类社会要求更高级的地球科学形态。看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地球系统科学作为最有前景的科学形态,并为之努力奋斗。但是,地球系统科学将沿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路径发展:(1)从地球系统的行为入手,研究不同动力系统的关系及其产物,进而理解整个地球系统的行为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从地球系统的产物入手,阐明形成这些产物的地球过程,进而理解整个地球系统的产物、形成过程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两种途径具有殊途同归的效果。
但是,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将会遭遇巨大的困难,因为我们对地球系统中各子系统的了解甚少,多数学者依然守护在各分支学科的核心部位。不管他们是否出于保障科学发展方向的正确性,许多以研究地球系统科学问题为主题的立项都可能受到阻挠。特别是,当流行科学理论向外扩展时,许多判别准则和工作方法都需要改变,会使许多同行不适应。
换一句话说,地球科学或地球系统科学的大综合,既难以在地理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系统综合,即大部分内容仍然没有超出地理科学的内涵(原地理科学的六大圈层,以及人地系统等很多内容其实是包含现有地球科学的内容,只不过在地理科学里面,有些内容进行了侧重的省略,如果平行展示出来,地球科学的内容与地理科学的内容并无多大差别)。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融合在一起,形成系统科学。
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单纯知识传递无法与AI信息输送PK
就在我们学科大发展的同时,人类同时也进入了发展神速的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技术,同样为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通过智能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和需求,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资源和教学支持,从而实现教育的普惠化和均衡化。特别是,AI在知识输送方面表现出高效率和个性化的特点,能够处理大量的数据,提供定制化的学习体验,尤其在个性化教学资源的集成、交互性实训平台、智能教育大模型等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另一方面,AI的发展暴露出来了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包括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情感、批判性思维和高阶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是AI难以复制的,它们要求教育者具备深刻的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以及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思考的能力。正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所指出的,未来的教育要解答智能化给人类带来的时代之问,教育要成为一个生产未来、塑造未来、引导未来、批判未来的领域。
时代背景的变化,决定了教育面向的变化,时代要求教育面向不能以知识传递为主,而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要获得有情感、态度,这一切都是要在教育的过程与方法中让学生浸染学习习得的。这一切,还要与众多学科一起汇聚,最终形成学生的思维、认知、价值观、实践力,这是素养的主旨。也就是,未来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基础教育,重心不再是知识、技能为唯一(人类知识内容量的传递无法与AI爆炸性输送进行PK),而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数智掌控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高阶认知水平等。在这一背景下,学科知识的多与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都可以通过AI获得),重要的问题是学科知识组合与系统的逻辑(如何把知识进行有效组合和系统合成,形成价值和意义,这是AI无法胜任的事情)。
如果未来是这样一种情境,与其在学科知识量上发展,以及在学科名称上做文章,不如在学科知识内容的科学组织和系统综合上面下功夫,尤其是面向基础教育的学校教育(区别于大学教育)。因为这样的立体性知识内容更符合深层学习的目的,也更具有现代教育目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育性,更与人工智能时代,在知识内容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情感以及高阶思维能力上形成互补的教育格局。
如果想用晦涩难懂,抽象虚空的庞大数量的地球科学知识内容,最终在高考中考倒迷信考试的中学生和父母们,以证明学科进化之伟大,人才培养之成功,即使是这样,也是胜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