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吧
进入了以手机为主要信息平台的时代,像写出《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今日简史》、《智人之上》等现象级畅销书的尤瓦尔.赫拉利一样,完全杜绝手机专注写作,这样极端的做法,一般人很难做到。那对于一般人来讲,刷手机已经成为了日常。关键是,一般人刷手机,不至于完全被手机控,走向另一个极端,被手机中过多的破碎无聊的信息完全被动夺走自己宝贵的注意力,走中间的中庸和谐路线,变刷手机为一种学习方式,如何做?我的公众号文章基本就是在实验做这样的事情,希望通过日常不知不觉的记录、思考,来累积素材、经验,来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感谢大家关注我的公众号,抵抗无意义,抵抗焦虑和卷,抵抗衰老,我们一起坚持,努力活到老,学到老,从无意义中找到自己人生的有意义。“下知地理”的老师尤其需要这个。
从不惧怕糟糕开始
“科技狂人”埃隆·马斯克是一个多面手,在一次参访中被问到他是如何做到在这么多领域都比较成功的秘诀时,他说:
其余的都不要去担心,说白了其他的都是幻象,无论干什么,你先非常粗糙的去干。
你先丢掉一切得失心去干,你先去混,你混上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
本来你只想拿个20分、30分的,结果有一次,你混混混混混混。
发现拿70分80分的次数越来越多,然后你再混下去。
你发现有时候你能弄到70分,80分甚至90分,再再混下去,你发现你已经超越大多数人了。
这就是量变决定质变,由低到高,由慢到快。
一个粗糙的开始,就是最好的开始,成功就是这么来的。
任何事情,开始总是很糟糕的,但不要害怕,坚持下去,堆积糟糕,学习思考,最终总会在一堆糟糕中,找到不糟糕的办法,学会不糟糕。当然这里要注意的就是,首先是拿来,堆积,接着也要消化,更新,不能做完全的拿来主义。我们很多人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年老人资历人总是喜欢以给人开菜单和药方的方式交流和传授经验(以教学为例,随处可见的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等),殊不知这些套路,对初学毫无经验的年轻人是有用的,对于慢慢有了经验的人,这些套路和程序就是一种毒药(让人容易对事情产生轻慢心理,进入不了自己的经验中,享受不到事情交互生长的乐趣)。而年轻人不知情,容易上套,不消化地接受一切这些难以吸收的东西,而难以生成自己的血肉,于是一生是活在别人的套路中不自觉,这样的生活,不焦虑才怪。拿来很容易,刷手机可以一直刷下去,但是消化(思考)吸收不容易,重要的是后者。
读书辅助来理解
刷手机刷到很多社会分歧很大自己也不知道如何理解的事情,比如以前段时间的“沙白事件”为例,媒体中,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大家争吵非常激烈。那我们自己怎么去理解这个呢?除了各种观点都关注一下外,重要的是,我们要加深提升对这个话题的认知。
与绝大部分人只是释放情绪不同,有的人结合一些认知水平较高的书,可以给出一些很理智的认知水平相当高的声音,结合这个声音,再继续学习思考,对“安乐死”这类我们不是很熟悉的敏感话题,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去理解和把握了,不至于让人以一种不理性的观点带着跑了。这里我引用果壳网主笔游识猷对此撰写的一篇博文为例。
结合“沙白事件”,游识猷在阅读上海译文出的《安乐死现场》和《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两本书,通过书中的观点和得到的认知,她把我们争论的最显著的两种声音定义为两种人:一种人是容易被理解的那部分人,往往有着持续不断的、肉眼可见的、难以忍受的痛苦,完全无法自理,预期剩余寿命不足六个月(终末期的定义),而且毫无治愈或维持的希望。另一种人是不容易被理解的那部分人,往往是在一个痛苦并非连绵不绝的阶段、还保有比较好的行动力和自理能力,预期剩余寿命可能超过六个月(但也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看上去“完全可以再坚持一下”。也就是任何理解、看待和选择安乐死/协助自杀的人,其实本来就不是一种,本来就存在两种:有容易被理解的,也有不容易被理解的。
那为什么有些人别人看起来不那么糟,或似乎还没有到那个时候,他(她)们却选择了安乐死呢?结合《安乐死现场》和《选择安乐死的日本人》的书,日本作家宫下洋一记录过他的一个观察:在“没那么糟的阶段”就选择安乐死的人,往往和家庭的关系比较复杂或疏远。这个观察点也许是看不见的,借助书籍,让人理解了有这样一种可能,如果有了这些理解,你就不会单一地执着于争论了。她继续引用医生史蒂文森的说法,“人们不是因为难以忍受的痛苦才去选择安乐死,更多的是因为有种种活下去也无法解决的问题才选择安乐死。我遇到的很多患者中,亲子问题越严重的患者越是想把死期提前。”
然后是引用人性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与家庭关系复杂的人,要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失能之后,在甚至无法照料自己的吃喝拉撒之后,你的看护者是会无论如何都希望你多活一天,还是会忍不住觉得自己被你拖累了?有没有这样的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永远愿意(而且也有能力,不会因此在身心经济上被拖垮)照顾你,即使你没有任何可以回报ta的地方,仅仅是你的存在本身,就是对ta莫大的慰藉和幸福。如果不能相信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安乐死这个选项就会显得很诱人——趁着自己还没有到最差的境地,趁着自己的行动力和经济还能支持,去提前结束生命。免得在动不了也没有钱的时候,看着照护者忍不住流露出“你为什么还不死呢”的表情。对“照护者嫌恶自己”的恐惧,甚至超过了对“丧失生命”的恐惧。所以有时候不是因为“当下太糟糕了”而去死,而是因为对自己而言,或者对照护者而言,“【预期】里的未来太糟糕了,这个未来不确定哪一刻会到来,而且【完全想不出】解决方法”而去死。这个认识更大地拓展了我们对有些期望提前安乐死人的理解,生命对任何人都不是儿戏,其实他(她)们作为当事人,他(她)不是盲目的(外人看起来好像是),而是权衡利弊的一种理性选择。
接着她提出了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我觉得,与其说问题出在了那些选择提前结束生命的人身上,不如说,问题出在了“为什么提前结束生命看上去会是更好的选择”?我们生活的世界,主要是为“健壮的、有手能走的、有自理能力的人类”设计的。整个社会的运转,经常是建立在“完全失去利他性的人类,可以被家人照料着活下去”的前提下的。不健壮的、虚弱的、残障的、失去自理能力的人类,已经完全无法利他的人类,没有能够可持续地照顾ta的家人的人类,要如何活下去呢?如果对这个问题有了普及的答案,那么,“提早结束生命”这个选择,就不会那么诱人了。科技也好,社会保障和托底也好,对患者和照护者的支援也好……生前预嘱、安宁疗护,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去减少安乐死这个选项的吸引力。对于善终的追求,是非常自然的。任何一个人,都希望在生命末期,能够尽可能减少痛苦,也尽可能减少给看护者带来过分沉重的负担。“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希望有朝一日,这个简单的愿望,不必以“提前结束生命”的手段来达成。
对于任何网络话题,毫无防备的陷入和层级很低的争论毫无意义,这个对自己对别人毫无益处,即使做不到有益于他人,至少我们学会做一点事情有益于自己吧!那就是形成判断之前,多看看书,多思考思考后记录下来。
地理老师要学会超越信息的消费做信息的生产者
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丰产型作家,其《从提问到输出:上野千鹤子的知识生产术》一书,是上野千鹤子自己做学问的心得——怎么去发现和提出问题,怎么定研究计划,怎么选择研究对象,怎么形成概念,用什么方法,怎么收集资料分析数据,怎么写论文,怎么传达给读者……。该书可以给我们地理老师的教、学、思、写一个很好的借鉴(假如想的话)。
书中,上野千鹤子提出了一个自己的鲜明观点,那就是做信息生产者比做信息消费者有趣得多,更有价值,也更具挑战。她说:如果你被海量的既有研究说服,接受了前人的解答,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回答那个问题。而生产信息的重中之重在于提问,而且必须是没人提过的问题。有了好问题,研究就成功了一半。所谓提问,就是如何呈现你剪裁的现实,讲究的是角度犀利和切口鲜明。提问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提可以回答的问题。第二,提你搞得定的问题。原创性就是和既有信息集合之间的距离。“距离”在英语中是distance。换言之,与既有学识的集合保持一定的距离(distance),就是你的立足点(stance)。所以,她说她不厌其烦地提醒学生,“提可以回答的问题”,“提自己搞得定的问题”,“选择可以获取资料的研究对象”。
她还认为,文章作者就是最佳解读者。没人能代替作者给出更出色的解读。所以她向来建议学生多读作者本人撰写的原文(篇幅再短小也无妨),而不是所谓的讲解与入门读本。考分高的优等生受过多年“阅读下文并以××字概括大意”的训练,然而概括文本不会产生任何的价值。正确答案固然必要,但在某些情况下,原创性甚至源自对文本的误读。阅读文本后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就是原创性的源头。在面对一个不太了解的对象时,“这到底是什么啊”“那里发生了什么”,这样的好奇心也可能成为探索的出发点。在这种情况下,被问到“你的假设是什么”时,确实难以回答。假设不一定出现在研究之前,也可能在研究过程中甚至在研究之后才浮现。她说箕浦康子女士给这种研究起了一个绝妙的名字——“假设生成型”。以后再有人问起“你的研究假设是什么”而你又答不上来时,回答“我做的是假设生成型研究”就行了。
是的,这本书相当于一流学者手把手教你做社会学研究,差不多是这种感觉。关键是老师都要学会做信息生产者,尤其是地理老师。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刷手机的初级消费者阶段,而是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日常信息摄入,达到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这都需要超越单纯的信息消费者角色或阶段,努力去做一个信息生产者。
特别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单纯的卖书者,只是想借此为例,说明地理老师提升自己,利用日常生活的刷手机,改进一点方式,就可以做到一举多得。这里面我们还需要更多地知道如何更好去做的建议,但无论别人怎么说,说得多有道理,多诱人,都抵不上自己的实践与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