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调田动地,为啥动不了?
协同县乡政府,帮助村集体,开展综合调田是乡剑平台的一项最重要服务。但是,能够实施村域调田的村庄,目前并不是很多。调田是破解小农户有机衔接农业现代化的抓手,也是根本性的途径。然而,为什么绝大多少村庄的地调不动,调还是不调,到底该听谁的,这是一个大事。
一、调田和第三轮农地承包的关系
1、调田和第三轮农地承包的关系。调田是把一家几块田,调整为一块地;目的是,让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实现集中连片。第三轮承包,本质是村集体要不要重新发包分地。如何发包分地呢,是按照第二轮的亩数顺延,还是根据现有家庭人口重新分田。对此,事还没做,已经舆情沸腾。
2、调田是为发展,再分田是为生存。基于二轮承包的调田,阻力相对要小。将再承包与调田放在一起,一步到位,同时进行,挑战性极大。即便只有第三轮承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个都不好做,哪个都必须要做。各地权衡利弊后,都要做出一个最终选择。
二、重新分地,虽合理却行不通
1、30年很长,中间变化太多。三十年间,变化太多的,不仅是家庭人口数量,还有土地本身。有的家庭人口增加了,有的则减少了。所耕种土地,因基建征地、农地建房、挖地卖土、挖坑养鱼等原因,需要平衡与综合整治的内容太多。
2、重新分田,处置不好易激化矛盾。若充分遵从农民意愿,加之中央的政策建议和要求,关于重分还是顺延,会让各地的农村社会,在争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民主过程中,陷入不同程度的对立与撕裂状态。别田还没分,就让农村社会变得不稳定。
3、村集体服务力太弱。关于如何重新分地,中央的态度是顺延。所以是这个态度,更多也是基于,村集体服务集体成员的能力和公信力,出了严重问题。若是村两委真难做到让群众没有意见的四议两公开,所谓的各种不可能,就会变得简单轻松。
三、调田,为什么调不动?
1、先与“卖农民土地”撇清关系。在农民眼中,无论县乡政府,还是市场主体,或是村集体,任何将土地进行集中连片的市场行为,都会被认为是在让农民卖地,逼农民卖地。如何打消农民这个忧心忡忡的顾虑,是调田能不能落地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2、村集体要能成为真主体。以村级组织为主体进行村域综合调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途径。至于是以整村的形式,还是以村民小组、自然村的形式展开,那是后话。想做成这件事,首先要解决的,是要让村两委成为有能力为村民提供服务的真正主体。农户不信村集体,什么事也做不成、做不好。
二轮到期延包,还不够
什么叫“延包”?原承包地亩数不变,承包到期后,再继续承包30年。若只围绕这样的延包做事,不就等同于可以“一延了之”吗。既然如此,整省试点、整村试点,试什么呢,带着什么目标任务去做试点呢?
一、安徽的八步工作法,是谁的法?
1、八步是哪哪八步?选举或指定一个工作小组来负责土地延包的具体实施;对现有土地情况进行详细地摸底调查,了解情况;制定合理的土地延包方案;组织村民讨论,确保土地延包方案村民签字同意;将土地延包方案公开,并实施之;与村民签订正式的土地承包合同;对承包土地进行登记;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
2、这是自上而下做事的指导办法。在这八步中,县乡职能部门最关心的,应是对承包地的登记与数据化管理。至于延包方案的制定,方案的落地实施,村组和农户才是真正的主体。其中,最大的难点是延包方案能不能根据每个村的情况制定出来,制定出来后,村民们会不会都同意。若不同意,争论不休,该当如何呢?
二、村组集体,可做哪些事?
1、村组集体有调整、收回等权能。围绕这两个权能,具体到一个村庄,如何探索和丰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有效实现形式,村集体要用好依法被赋予的村民自治的权利。
2、县乡要把选择权交给农民,交给村组集体。在具体实施中,只有充分尊重村组集体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因村制宜;因组制宜的主动性、创造性。才能防止县乡政府的“一刀切”行为。
3、守好三个“不得”底线。实施三轮承包不能打破村域界限,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时要守好这个底线。县乡政府要守住“不能为了满足资本市场需求,强行收回农户承包地”的底线。村组集体可以新增机动地,但要守住不违法的底线。村组集体可以搞确权不确地,但要守住“不能违背农户意愿”的底线。
三、乡剑平台的观点
以上内容是乡剑平台对安徽八步法的做法和中央延包要求的再解读。要突出的重点有两个:县乡政府,一方面要做好自上而下的指导与赋能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激发和引导村组集体在具体实施中的主体地位,并使之在二轮到期延包中,重建村集体与村民间的团结互信关系。
系统性解决方案及落地驻点陪伴的服务商
乡剑平台可向县乡政府
提供定制化专题培训(不少于7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