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户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小农户的数量约2.3亿户。小农户群体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且生产手段相对落后,经营规模小,投入产出小,所获收益小的农业经营主体。
一、小农户,有哪些自身特点?
1、地少人少。小农户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群体。带有自给自足属性,且承包田规模相对较小。
2、生产力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就是农业生产手段相对落后,技术含量较低。
3、种地收入不高。因为地少、投入小、产出少,综合下来,依靠种地获得的收入极少。可保生存,没有发展空间。
二、农业生产,能否现代化?
1、要找到有机衔接的桥梁。小农户,通过某种方式,将两者相结合,形成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的发展模式。
2、提高组织化程度。唯有如此,才能实现村域土地生产经营的部分适度规模化。适度规模化的生产经营主体,可以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可以是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合作社。
三、小农户,生存的挑战
1、农业投入成本太高。投入的成本主要包括:农药、种子、化肥、耕、浇、收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
2、农产品售价不高且稳定。小农户销售农产品的渠道有限,一般通过商贩上门收购。
3、种地主力军老龄化严重。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群体主要是中老年人,老龄化趋势明显。
四、小农户,如何发展?
1、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培育一批专业化、懂技术的农业生产服务群体,向小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性服务;降低收费标准,避免不合理收费;调整农机补贴方式,加大农机补贴力度。
2、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发挥“农村能人”的号召作用;建立小农户加入和退出合作组织的灵活进入与退出机制、利益分配机制。
3、加强农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引导大型商业保险进驻农业领域,丰富农业保险品种,降低小农户农业风险损失。
1、《县域乡村整体推动实操指南》
立足县域城乡融合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