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看到了一个知道自己即将被拉去屠宰的小猪......”
”可就是在德国幼儿园贴心和包容的氛围下,她们的中国妈妈愣是被允许在园中陪了她们整整三个月!“
上次写的我和我家老大之前在荷兰幼儿园经历的“文化冲击”,以及我自责那个强行与孩子分离的过程可能促使他安全感变差,有一些读者并不认同,觉得是我“给自己加戏”,没有我这么敏感,孩子本可能适应的很快。
我跟你说,如果当时我扭头走了,离开幼儿园了,充耳不闻,我也可以自我安慰似地认为孩子很快就能适应了。
但正因为我没走,在门外听了二十多分钟,才知道,这二十多分钟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就没停过。
而这样的哭喊,几乎是我们去的那家幼儿园每天早上的常态。
我不是死皮赖脸的在那家荷兰幼儿园里呆了至少一周么,就在这个期间,我看到了在爸爸妈妈离开后,一些小朋友们的不适表现。
一个和我家一样不会说荷兰语的两岁波兰小朋友,每天早上都是抱着他妈妈大腿死活不撒手。
然后每次都是老师上来一把拽走,把那哭天喊地的男孩儿抱进屋子,按到餐椅上,系上安全带,让他吃早饭。
而那个胖乎乎的小男孩总是不肯就范,经常一边大哭,一边在“绑”着他的餐椅上挣扎。
我在一边看的都觉得心里不忍,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好像看到了一个知道自己即将被拉去屠宰的小猪......
(图片来自网络)
我问老师,他也是跟我们一样新来的吗?
老师淡定的说,已经三个月了。
我听了心理哇凉哇凉的,什么?三个月过去了,才适应成这个样子啊......
就我的观察,这孩子平均每天能在屋里大哭至少10分钟。
而我真的能理解他,他既不会荷兰语也不会英语啊,自己有什么需求都没法跟老师交流。
可能老师们都习惯了,随他在那儿哭,她们在一边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时不时去问问他要不要吃饭。而他得家长似乎也习惯了,看着被老师拽走的娃,家长也就是麻利得转身离开了。
只有那个孩子,三个月了,还没完全习惯呢。。。
我看着那可怜的孩子,下意识的搂紧了小安。
同在一个饭桌上的别的孩子,大都是在这孩子的哭喊下,默默吃他们自己的早餐的。
我那时忽然想起了研究生期间在小鼠上做实验,我们被要求严格遵守动物实验伦理,绝不可以在其他小鼠面前杀死你手中这只实验鼠(当然是因为实验需要处死的时候),因为动物也有同理心,恐惧和焦虑是可以通过目睹来传播的。
所以,如果这个幼儿园每天会有这种来自一些孩子声嘶力竭的呼喊,这对同组其他不得不耳濡目染的2-4岁孩子来说,是不是也是一个心理压力因素呢?
到底应该是逼孩子适应社会,还是让我们大人的世界多一些宽容,努力去适应孩子的节奏,不同大人有不同的选择。
但德爸曾经说过,”孩子没有选择权。你作为家长给他什么,他就只能接受和适应什么。“
“往极端里说,你就是扇他两巴掌,逼他就范,最后肯定也能’适应‘。”
一个孩子,有什么能力去反抗大人呢?
所以,在“怎么做都由我自己做主”的情况下,如何对待一个孩子,就取决于一个大人的良心了。
虽然我以后少不了会吐槽德国幼儿园,但在处理孩子入园分离焦虑上,就在荷兰隔壁的德国幼儿园,真的是非常人性化。
德国几乎所有的幼儿园都会遵守”以儿童为中心“的过度适应阶段。
主要有两种模式:
“柏林模式”(Berliner Eingewöhnungsmodell),也称为“柏林适应模式”或“柏林适应计划”,是一种在德国常用的幼儿园适应方法。
它旨在帮助幼儿在进入幼儿园或托儿所时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尤其是减轻他们与父母分离时可能产生的焦虑情绪。
柏林模式的核心原则是逐步适应和 以孩子为中心。
具体来说,这个模式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初期阶段(基本阶段):
在适应的最初几天,父母会陪同孩子一起进入幼儿园。这一阶段通常持续三天。
父母在场时,不主动介入孩子的活动,但会在需要时给予孩子情感支持。
教育者会观察孩子的行为,并逐渐与孩子建立联系。
分离阶段(测试分离阶段):
在经过前几天的观察后,教育者会尝试进行第一次短暂的分离,通常持续5到10分钟。
如果孩子能够很好地应对,分离时间会逐渐延长。否则,父母会立即返回并重新陪伴孩子。
扩展分离阶段:
随着孩子逐渐适应,分离的时间会逐步增加,父母在幼儿园逗留的时间逐渐缩短。
最终,孩子能够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自由参与幼儿园的活动。
稳定阶段:
孩子完全适应幼儿园环境,并且能够在没有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安心度过一整天。
这个阶段标志着适应过程的完成,孩子已经融入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
通过这样循序渐进的幼儿园适应方式,能尽可能的减少孩子入园时的分离焦虑,给孩子时间与教育者之间建立健康的信任关系,这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都有积极的影响。
相比较起荷兰那种“硬分离”的做法,德国的“柏林模式”是不是真的友好很多?
可你要知道,德国人竟然认为”柏林模式“还不够友好,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相对被动的角色,已然是要去被动适应大人的节奏。
于是他们进化出了另一套比柏林模式对孩子更贴心更关爱的模式——“慕尼黑模式” (Münchener Eingewöhnungsmodell)。
两者的核心区别有这些:
适应时间长度:
柏林模式:适应过程通常较短,平均约2-3周。它强调逐步增加与父母的分离时间,分离的速度和方式依据孩子的反应进行调整。
慕尼黑模式:相比之下,适应时间较长,通常建议为4-6周,因为它认为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全适应新环境 ,因此给予更多的时间让孩子逐步熟悉幼儿园。
父母的角色:
”柏林模式“中,父母进入幼儿园后是比较被动不参与的角色。
但这一点在实操中很难真的顺利实施。
我们第一次送2岁小安去德国幼儿园的时候,他就特别兴奋的拉着我们看这儿看那儿,让我们跟他一起玩儿这个玩儿那个。作为家长,我们很难做到完全”被动“的呆在那儿。
我还目睹了另一个德国爸爸坐在屋子的一角,而他的儿子每5分钟就从小组里跑出去围蹭他。尽管这个爸爸一直努力说服让孩子回组,但那小家伙显然觉得还是爸爸身边自在。
看的出来,爸爸脸上多少有点不耐烦,一问,已经来了一周了。
而慕尼黑模式中,父母会在整个适应过程中起着更积极的作用,甚至在较长时间内继续陪同孩子参与活动。父母的角色不仅仅是陪伴,还包括在场时帮助孩子过渡到新的活动中。
我觉得父母主动参与进来会更容易帮助孩子放松,和信赖这个新环境。因为孩子会更放松,从而更有机会注意到幼儿园的美好。
模式的灵活性:
柏林模式:有比较清晰严格的结构,容易执行和跟进
慕尼黑模式:更加尊重每个孩子的个体节奏,允许他们在适应新环境时用自己的速度前进,因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总体看来,慕尼黑模式可能更能体现真正的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更加友好些啊。
不过这样唯一不方便的,可能就是家长了。
曾看过一个德国博主写过她们拜仁州漫长的入园适应期,让她一个必须在限期内返回职场的妈妈,无比心急。
可我们作为家长和老师真的得要理解,孩子的人生的前一到三年都几乎是在爸妈全天候在身边的度过的。
我们自己换新工作、到新国家居住的时候,都会有诸多不适。我们凭什么要求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要在一天之内就活蹦乱跳的信任一个完全陌生的新环境呢?
同为刚来到这国、不会说当地语言的小朋友,比起前面那个被迫适应荷兰幼儿园的波兰小朋友,我朋友家两个中国小朋友就幸运的多了。
多年前朋友一家来到我所在的图宾根大学工作,他家里的2岁双胞胎小姐妹一句德语都不会。刚开始小姐妹也是各种抵触去幼儿园。
可就是在德国幼儿园贴心和包容的氛围下,她们的中国妈妈愣是被允许在园中陪了她们整整三个月!总算帮孩子度过了这个艰难的入园适应期。
德国幼儿园从来没有以”一个陌生大人对其他小朋友会造成干扰“为由,赶走这位中国妈妈。
后来这两个小姐妹在德国过的特别好,很快就掌握了复杂的德语,而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上了重点高中。
道理很简单,幼儿园入园,是一个人第一次从令ta感到安全的家庭环境,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系统。
来自家长和园方每多一点耐心和理解,就会让这个刚学会走路和说话的小人类,多感受到一点来自社会环境对ta的接纳和友好,也就会让ta们对自己将要面对的未来,更有勇气和信心。
当年我在幼儿园陪伴了一周后,小安仅在我第一次离开的一个小时里不舍得哭了不到10分钟,就再也没有哭过了。回来接他时就已经在院子里玩儿得开心呢。
只要让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觉得安全(而不是爸妈突然不见),没有一个孩子会不喜欢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生活的。
和未来几十年融入社会的信心相比,这短短几周的过度时间,真的算不上什么。
就给孩子,他们需要的时间吧。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