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购物车里藏了多少危害孩子大脑发育的东西?小心那些塑料制品

文摘   2024-10-31 14:50   德国  

大人的购物选择,把孩子们置于了一个充满塑料潜在危害的生活环境。

你是否不停的货比三家,为孩子挑一只看似安全、实用的塑料水杯,因塑料产品更轻便、更耐用?

或者不停的给孩子买一件仅十几块钱的德绒、珊瑚绒、牛奶绒衣服,以为它们既便宜又暖和?

然而,很多家中没有意识到,让孩子在各种塑料制品的环境中成长,是把他们暴露在了大量的有害物质中

举个例子,生过宝宝的你们一定都知道,买孕妇和婴幼儿产品时要小心避免 “双酚A(BPA)”这种成分(虽然你可能也不是很清楚为什么)。

BPA是一种极易进入人体,且干扰正常内分泌激素功能从而危害孩子生长发育的有害成分。

激素对生长极为重要,激素一乱了,生长就乱了。

但实际上,很多塑料制品,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是会快速释放BPA的。甚至包括一些注明是“不含BPA(BPA-free)”[1]的字眼的塑料制品,也照样释放。

(图片出处:无毒先锋[1])

甚至,一些塑料产品口口声声说他们绝对“不含BPA”,但实际上用BPA的姐妹——BPS(双酚S)来代替。

可人们不知道的是,BPS进入人体会导致跟BPA类似的后果,甚至更差......

偷偷潜伏在塑料制品中的BPA可能也只是塑料制品众多危害物质中的“冰山一角”。


从劝大家避免氟化物甲基汞的系列文章,你应当看出来我总是特别关注外界毒性物质对孩子的侵害。

这是因为:

  • 大脑在持续发育,任何生命早期的生化异常可能对后续发育产生重大影响。

  • 孩子身体排毒能力差。同等暴露量下,孩子每单位体重要承受更高的毒副作用

  • 婴儿的血脑屏障更加脆弱

  • 孩子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环境。可家长为他们选择的环境,却可能威胁他们的健康。

1. 当微塑料可以穿越胎盘,这对胎儿意味着什么

胎儿的大脑每天都在高速发育,因此对化学物质的暴露尤其敏感。

可有研究显示,早在宝宝刚出生所拉的第一次粑粑中,就发现了微塑料颗粒,说明他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暴露在了微塑料环境中。

(图片出自:plasticsoupfoundation.org)

今年5月有一篇综述论文,调查了目前已知的微塑料对妊娠和胎儿发育的系统综述[2]

我把它里面的几个重点摘出来给大家看看:

纳入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胎盘和胎儿体内存在不同大小(2.1 至 100 微米)的微塑料。

海鲜消费频率(r = 0.781)和瓶装水消费频率(r = 0.386)与羊水中的微塑料水平呈正相关。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要再劝一劝,孕妇就少吃点海鲜或海产品吧!相关文章请去在公号里搜关键词”鱼“或”海鲜“)

“甲基汞”还避之不及呢,现在又多了个“微塑料”......

替代海鲜获得同等营养的饮食攻略在这里:

孕妇和孩子最好别吃鱼!这篇文章告诉你如何获得等同的营养

请孕妈妈们不要不当回事!!

另外,研究发现,哺乳、使用奶瓶和塑料玩具,以及饮水和使用牙膏或擦洗剂,都可能是孕妇的接触来源[3]

这篇综述的结论是:

由于微塑料会损害胎盘内分泌、代谢和免疫系统,因此可能会对正在成长的胎儿产生负面影响。

不意外,你不会以为各种叫“xx聚酯”、一看就知道完全不属于我们人体的化学成分,会正向促进宝宝成长吧......

2. 婴儿粪便中的微塑料比成人还多

在一项小型研究[4]中,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婴儿粪便中的微塑料浓度比成年人高 10 到 20 倍!尤其是 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这些微塑料主要用于生产纺织纤维、水瓶和手机壳等。

研究者推断,这可能是因为婴儿口欲期的探索、更多的在地毯上爬行、以及更多的把各种纺织品放入口中的结果。

看看你孩子长大的环境不难发现,他们从小使用的毛绒玩具塑料水杯塑料牙刷塑料奶瓶塑料餐具......

我们的孩子们真的是被塑料包围着长大的。

还记得上篇提到的纳米塑料能够轻松穿透血脑屏障吗?

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可以通过空气、食物和水等途径进入人体。其尺寸小到可以穿透血脑屏障(BBB),进入大脑。

通过尸检分析发现微塑料在人体大脑中占到大脑重量的约0.5%,相当于一小勺盐的重量,这表明微塑料能够在大脑中长期存在。

成人尚且如此,婴幼儿血脑屏障本就脆弱,更不要说6个月之前,他们的血脑屏障甚至都还没有完全成熟[5]

3. 微塑料携带的有害物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不利

孕期微塑料暴露与婴儿体重[6](r= -0.82)、身长(r= -0.56)、头围(r= -0.50)和 1 分钟阿普伽评分(r= -0.75)等出生结局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4. 微塑料及有害物质,对孩子的脑与认知发育不利

可潜在危害学习和记忆

微塑料暴露会抑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的活性,这种酶对注意力记忆神经可塑性至关重要[7]

尽管相关的实验证据来自于不同的动物模型,但神经基础相近的人类也很有可能会遭受类似的认知损害,不能不重视这些研究。

神经元的发育受阻

微塑料颗粒的存在可能会干扰大脑特定神经元[8]的功能,尤其是在神经元发育和网络连接过程中,这对正在成长的孩子尤其不利。

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由于微塑料暴露,神经元连接和发育受到干扰,可能导致神经通路功能异常。

内分泌干扰物的影响

微塑料中的某些化学成分,如BPA(双酚A)、BPS(双酚S)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能够模拟雌激素并影响荷尔蒙水平。

由于雌激素对大脑的两性分化[9]极为重要,BPA和BPS的出现会干扰大脑的正常发育,未来可能导致孩子有生殖行为上的问题。

所以,来自外界的BPA和BPS最好千万别出现在孩子大脑飞速发育的孕期和人生早期!

但你猜怎么着,BPA和BPS等成分却偏偏够轻松穿过胎盘和血脑屏障[10],并在特定脑区蓄积。

所以,一旦母体里有BPA等成分,孩子发育中的脑就受到这些干扰分子的威胁了。

可能的脑发育障碍风险

微塑料里特别容易携带的还有另一个危险物质——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神经发育毒素[11],也就是说,对脑发育的破坏后果严重。

一项调查了三十多项研究的孕期接触邻苯二甲酸盐的报告认为[12],孕期暴露与日后孩子多动、攻击性、叛逆、情绪反应、违法行为和其他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与此有最密切的关联。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母亲在妊娠中期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最高的孩子,被诊断患有 ADHD 的几率几乎是母亲尿液中邻苯二甲酸酯含量较低的孩子的三倍[13]

研究还发现,接触邻苯二甲酸酯与工作记忆力智力较差之间存在联系。

还有一项研究发现[14],在子宫内接触较高浓度邻苯二甲酸酯的儿童智商水平比接触较少的儿童低 7 分。接触风险最高的儿童的感知推理能力语言理解能力也较差。

胎儿期和生命早期接触邻苯二甲酸酯与哮喘过敏以及认知和行为问题有关。它还可能影响男孩的生殖发育[15]......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吉林斯全球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恩格尔[16]说:“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些化学物质会对儿童注意力、学习能力和行为障碍的风险产生影响。”

动物实验也同样显示,微塑料暴露可能干扰神经系统发育,可能与某些神经发育障碍(如自闭症、ADHD)相关。(但目前还缺乏人类数据的因果证据。)

但让人不安的是,已确定对孩子大脑发育这么有毒的化学成分,其实和BPA一样无处不在[17]

(这些物品中可能都含有BPA和邻苯二甲酸盐,图片来自greensciencepolicy.org) 


更不要说,自打被造出来就不太可能从地球上消失、被称做"永远的化学物质"的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也常常跟着BPA和邻苯二甲酸盐一起隐藏在生活物品释放的微塑料中...

而接触PFAS被发现与肾癌、前列腺癌和睾丸癌等癌症、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疾病、抗体反应不佳/免疫力下降、生育能力下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婴儿和胎儿生长发育迟缓、儿童肥胖、血脂异常(胆固醇异常高)以及激素干扰率升高有关[18]

写到这我自己都有点生无可恋了。

要知道,大学期间,我们这些"无知少女们",常时不时到校门口的云南米线小馆子,眼瞅着店家把刚煮熟的、滚烫的油汤倒进套在锅子上的塑料袋,好让我们拎回宿舍去吃。

我们就这样叽叽喳喳一路说笑着,把热气四溢香气扑鼻的、现在看来还充满了亿万颗微塑料的米线带回去享用。

也许现在脑子不好使了,除了没完没了的“孕傻”,还有这一辈子积攒下来的各种毒素的原因?

不管怎样,写上面那些研究给大家看,是想提醒大家,确实不要再忽视塑料带给健康的潜在危害,特别是一切还尚未定型的孩子,他们更需要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环境才能成长为他们本来应该成为的样子。

但别因此而过度焦虑,毕竟过去很多塑料制品的影响我们无法避免。而且毒害物质也是要积累到一定量才能够看到有明显的认知变差。

如果能从今天起,开始重视“微塑料”的危害,并愿意跟竞一一起,从审视“双十一”购物车开始做出改变,你就已经很棒了!

下一篇我会向大家分享自生老二以来,如何减少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微塑料的做法和经验(更有教训!)供大家参考。

怎么样?看完,微塑料1、2这两篇文章,你现在有决定把哪些购物车里没必要的“塑料垃圾”删除吗?

你认为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哪些塑料产品应该立即被替换掉呢?

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我们下篇见。

竞一

[1]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148805

[2]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1186737/

[3]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2c04706

[4]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lett.1c00559

[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pr2015119

[6] 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269749122013884

[7] https://particleandfibretoxic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89-020-00358-y

[8]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400596X

[9] https://www.brainfacts.org/thinking-sensing-and-behaving/brain-development/2015/estrogen-and-the-developing-brain

[10]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2944077/

[11]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6445X19310100

[12] https://ajph.aphapublications.org/doi/full/10.2105/AJPH.2020.306014

[13] https://ehp.niehs.nih.gov/doi/10.1289/EHP2358

[14]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14003

[15] https://greensciencepolicy.org/harmful-chemicals/bisphenols-phthalates

[16] https://edition.cnn.com/2021/02/20/health/baby-brain-damage-plastic-phthalates-wellness/index.html

[17] https://greensciencepolicy.org/harmful-chemicals/bisphenols-phthalates

[1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_and_polyfluoroalkyl_substances



关注我才能解锁所有精彩内容哦~~~

【幼儿园系列】后悔的一件事 | 入园压力飙升 | 德国荷兰入园政策大不同

【神经毒素系列】德国Vd | 慎用儿童含氟牙膏 | 孕期摄氟|孕妈和孩子慎吃鱼 | 海洋食品安全【德爸鸡娃系列】三岁会阅读 | 一岁学科学 | 鸡娃也爱娃  

【妈妈三年】没想到的事 | 科研父母 | 当妈失与得

【爆文】顺转剖 | 剖转顺 | 睡眠与新冠 | 睡觉能减肥?


脑妈在de国
德国某700年老校的神经科学博士,前国内某top高校心理博士后,现长居德国儿女双全的妈妈,在这里分享跟德国“神仙爸爸”组队如科学探险的育儿经历,用理性的脑和感性的心,守护孩子大脑成长,呵护妈妈心理健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