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国内儿童呼吸道感染爆发这件事我有注意到,但因为并不是医学方面的专家,我就没有写文章去分析。
但两三周都过去了,一些国内医院儿科依然处于爆满状态:
(扬州某医院住院部)
(大连某儿童医院)
现在看,这次的感染潮确实挺厉害的。
很多人认为这是新冠三年封锁造成的“免疫债”或“免疫缺口”造成的,但这个说法目前还存在争议。
不过实际上从德国在前三年来回封控又放开的经历来看,我们这边也有这种放开后感染增多的情况,比如去年年末的儿童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感染潮:
https://www.tagesschau.de/wissen/gesundheit/pandemie-immunitaet-kinder-rsv-101.html
▲图源:dpa(资料图片)
实际上,去年、今年秋冬以来,我们家都有轮流发烧、嗓子疼、鼻塞等感冒症状。
我自己在上个月就有过一次发烧两日+咳嗽了两三周的经历。
但是,我们居住的这边似乎并没有出现国内新闻里那种儿科爆满的情况。
我同意像一些专家分析的那样,很多孩子就是因为都集中挤在医院中,交叉感染的不同病原体的。
当然,两国国情不同,每个居民所能获得的医疗资源也不同。
在德国,我们都习惯有病了去附近的诊所看家庭医生,然后家庭医生再根据我们的症状和病情,直接处方,或者转到其他的专科医生、或者大医院里。
没有人会在生病的第一时间跑到大医院里扎堆,根本没有必要。
因为无论是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还是肺炎支原体,大部分都是自限性的,即依靠患者自身免疫力就可以抵抗,5天左右也就自己恢复了。
在我们家,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如果只是发烧咳嗽,一般我们就自己在家里好好休息几天就能恢复回来,不会特意区关心到底是感染了什么(新冠也早就不测了)。
但我想,即使国内的家长更习惯去大医院看病,应该也不至于在孩子刚一发烧就往医院跑的吧?应该是在家感觉比较严重了才去医院的吧?
那为什么在德国的我们就从来没有感觉“病情严重”到一定要非去医院不可呢?
想来想去,可能是有这个药在家,让我们觉得在家发烧却不心慌:
没错,就是这个极其普通的,全世界都能买到的退烧止痛药——布洛芬。
但此“布洛芬”非彼“布洛芬”,请继续往下看。
我记得在小安六个月大的时候,经历了第一发烧。那时候刚当妈妈没经验,心理非常紧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德爸就给附近儿科诊所打个电话咨询,对方说,如果孩子超过38.5度,再考虑给孩子服用这个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儿童布洛芬就可以了。
(图自@四川名医)
后来当小安的体温升到39度后,我们就按剂量给小安吃了德国这边常见的儿童布洛芬。
没一会儿,烧就退到37度了。
看孩子退烧了,我这个当妈的才松了一口气。
我觉得只要能成功退烧,家长心理上的焦虑就会降下来很多。
但是这么浅显的道理,我为啥要写这篇文章呢?
是因为我自己亲身经历的几件事,让我觉得国内某些退烧药(特指布洛芬)似乎退不了烧。。。
如果孩子发着高烧,但家里的退烧药吃了却不退烧,我要是家长,我也会急着往医生那儿跑的。
去年这个时候我和家人对话的截图
第一次让我注意到这个问题,是大概2014年的冬天,我第一次带着德爸回国看望家人。
我俩在北京上海玩了一圈后,在回家的火车上就开始了喉咙痛,然后到家我就发烧了。
那次烧的是我觉得那几年里最厉害的一次,发高烧、浑身剧痛。
我觉得应该是感染流感了,普通感冒可不会有这么难受的。
德爸看我躺在那里疼的直哼哼的惨样,说不行你吃个止疼片吧。说完就把他从德国带来一种药给我嘴里塞了一片。
吃完不一会儿,我就清爽了。肌肉酸痛仿佛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烧也同时退了!
那个感觉就是真的是太好了,立马活蹦乱跳了。
我说你这是什么神仙药啊,立马烧就退了,身上也不疼了。
他说这就是很普通的布洛芬啊,你们这儿肯定也有吧。
我查了下,这不就是我年轻痛经时吃的芬必得么。我以前只拿它止疼了,没注意过还能迅速退烧。
然后就在我发烧的三四天里,一疼的受不了就去吃他的德国布洛芬,一吃就舒服了。
四天后我痊愈了,可德爸却倒下了(估计他也是感染了流感,只不过潜伏期比我长些)。
他也一上来就39.5度左右,撑了一天后觉得太难受,他就自己吃了德国布洛芬,同样也好受多了。
但是,因为我生病时已经消耗了不少药片,德爸只吃了两片德国布洛芬后就没有药了。
我心想这好办呀,楼下药房去买不就得了。就买对付痛经很管用的中美史克芬必得不就行了。
于是我自告奋勇的去楼下给他买药去了。
药很容易就买到了,给烧的发烫的德爸服下,就等他迅速降烧了。
结果,左等等不降,右等等还是不降,怎么量都还是39.5的样子。
我纳闷了,不是上午才吃的德国芬必得就能退烧,下午换成国产芬必得就不退烧了?
难道是德爸人高马大显得药物计量不够?
于是,让他继续烧了两个小时后,我又擅自做主的让他又吃了一粒国产芬必得。
但也一直不退烧。
我那时才注意到,我买到的芬必得不是“中美史克”牌的,而是一个包装长的巨像,但完全没听说过的一个杂牌子。
我妈后来帮我又下楼去药房问了,只有那一种。
那时我有点慌,心想完了,德爸高烧不退,看来很严重啊,是不是得弄他去医院哪!
可是,我相当了解他对“患者知情权”的看重,即他绝不会把自己的命就交给医生,任由他们处置(哪怕他们是专业的),我家德爸对任何医疗建议都是必须要他自己了解清楚、亲自查证后才决定要不要采用医生的建议。
我如果把他带到中国医院里,跟医生沟通、来回翻译、再在当时还不健全的中文健康网站上查证……
而且我们还有两天就该启程回德国了,留下的话还得申请延长签证、机票改签等等一系列麻烦事,想想就头大。
德爸一看这情况,坚持“就这样回德国。”
我想也是,他虽然发着烧没劲,但并没有特别严重的其他症状。我路上多照顾着点,应该能挨到德国。
于是,我就拖着发烧39度的德爸,咬咬牙启程回德国了。
一回到家他吃上了德国布洛芬,烧立刻就降了。三天以后,他的流感也彻底好了。
亲眼看德爸这个“大白鼠”以身试药,有德国退烧药在哪里做对照组,国内某牌子布洛芬无用的药效,让我困惑不解。
都是同样的成分布洛芬,为什么我在国内买的那个“非著名品牌”的就不退烧呢?
不光退烧效果不好,一些杂牌布洛芬的止痛效果也不好。
我小时候对中美史克芬必得的印象非常好,那就是我痛经期的“救命良药“啊!差不多95%的痛经都能给镇住。
以至于每次家里的妹妹们跟我抱怨痛经的时候,我都推荐他们吃布洛芬(我指的是中美史克牌的,我曾以为只有他家有布洛芬)。
可她们却经常跟我抱怨吃“布洛芬”不能缓解痛经。
目睹了德爸亲身鉴定出某些小牌子布洛芬退烧效果极差之后,我感觉妹妹们估计也是吃的这些小牌子的。它们可能既不退烧,也不止痛。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现象,别人从德国回去都是带巧克力、狼爪冲锋衣、厨房刀具什么的,我那些年回国从来都是带一堆德国布洛芬回去。
这些年我妈时不时的头痛、我妹妹们的痛经问题,都靠着我带回去的德国布洛芬缓解的。她们都说吃了德国布洛芬后很快就不痛了。
还有我老家一个患癌晚期浑身巨痛只能靠去医院打吗啡撑着的奶奶,偶然间吃了我带去的德国布洛芬,也说很快就不疼了。
对于一个处于巨大疼痛状态中的人来说,如果有一种药能快速缓解疼痛,那真的是会觉这是“神仙药”。
可它真的就是德国每个药房都能买到的、很普通的布洛芬啊!
我一直也没明白为什么能批准上市的标着明确成分的药物,效果能差这么大。
我本科是学生物的,当年一位给我们教授专业课老师讲过,因国外大药厂的有效药物成分都有专利,国内一些制药企业想生产同款药物,只能通过化学手段,给有效的药物成分加一些分子修饰,这样就可以生产既不侵权、但能达到类似的效果的药物。就是所谓的仿制药。
但布洛芬不应该啊,一九八几年专利就过期了,现在哪个厂家都可以生产布洛芬,完全不需要仿制,应该不是这个问题(再说,就算是也没仿好,药效不行)
我刚注意,原来去年这时,也就是新冠疫情刚放开那会儿,因为一下子感染发烧的人太多,大家都去买退烧药,有人发现过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布洛芬,有的退烧效果就是差。
(图自@京报网)
北京青年报分析说是有的为“缓释”型,这种止痛效果好,但退烧效果差。
我不认为这种说法有道理,也没有查到任何科学证据来支持它。
国外不管是不是缓释的布洛芬,都是既能退烧、又能镇痛的。
德国常见的有400mg和600mg装布洛芬。我个人是感觉600mg的起效更快些,但科学研究却发现,400和更高剂量的布洛芬,在镇痛效果上是一样的。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8585829/
不论如何,根据德爸和我的家人多人的经验来看,建议在国内的大家在购买布洛芬时一定要看准,购买正规大厂的药品。
(我如果在国内的话,会只买中美史克的芬必得,并非广告,人家也不需要我这么个小公众号来广告,只是多年以前“救我脱离痛经苦海”的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吐槽退烧药是一回事,但还是要友情提醒家长朋友们,如果孩子出现下面的症状,确实需要及时就医啊:
来源:《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 专家提醒家长正确认识发热》——新华网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