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真的需要用一生去疗愈吗?

文摘   2024-09-08 19:49   山东  
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这是蜗牛的第82篇原创文章。


原生家庭,是爱的诞生和延续的地方,同样也是“锁链”制造之炉。而“家庭的锁链”,有两种表现形式。

下面有两个故事,它们是故事,但也不全是故事。


一、被父母“关起来”的小苹

小苹今年27岁,至今没有谈男朋友。

而且她没有任何兴趣爱好。

她在一家县医院上班。每个月工资刚够日常开销,多一分都没有。

所以她的精力,全花在了一件事情上:琢磨怎么把一块钱掰成两半花。

最关键的问题是,她并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每天上班的心情,就像上坟一样沉重”,她说。

而且医院要上夜班,每个夜班上完,她都会难受呕吐。

所以她对于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厌恶的要死!

她和我聊的时候,我很同情,也确实发自心底想帮帮她。但是当我真的这么做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她说自己的工作不好、钱挣得少、身材不好、长得不好看,人缘也差,很迷茫、很痛苦。

她不知道自己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为了啥。她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然后我仔细了解了她的情况,她的专业、她的兴趣、她擅长做的事、她不喜欢的工作方式、她身边的人脉和资源、她的经济状况,甚至还让她做了一份MBTI职业性格测试……

随后针对她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一个比较好入手的系统的“自我升级计划”给她。

这个时候,问题就出来了。

我发现,不管给她提什么建议,不管这个方法多么简单,她都没办法去做。

比如我告诉她,当人的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人是不会想着什么奋斗什么上进什么学习的。所有的成功,都得有个强大的地基作为前提,那就是一个健康甚至野蛮的身体。

——真正的生涯规划,第1步一定是身体机能的调理。因为身心一体,互为表里。

所以我给她制定了个“一式三招”调理身体的方法,先把身体这个硬件强化一下,然后才能布置软件。

但这个时候,她的表现就很有意思了。

她表面上认可了我的理念,也认同的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但第二天,她不是和我分享她的践行心得,而是继续抱怨着她目前的工作生活和身体状况。

我曾一度怀疑,也可能我的方法,不适用于她本人。所以我用不同的方式提供过很多种建议。

但她都会巧妙的绕开我的话题,然后继续抱怨着她的那些“悲惨遭遇”和痛苦。

她潜意识里,对一切能够改变自己现状的事物,进行了一个过滤,让它们“消失”在了自己的视线中。

后来我猜想,她可能仅仅只是想抱怨一下,吐吐槽,宣泄宣泄情绪而已。

当然,很多人有这样的需求,但我想的是,偶尔这样,是没问题的,这是一种调节情绪的方法。

但她这种状态,是常年如此。

她没有改变的动机,也无法接纳自己的现状,不愿低头认命,也不想逆天改命。于是,整个人每天都活在无比憋屈和纠结中。只能痛苦的抱怨,却没有任何力量去改变。

她说她没毅力,但是在抱怨这件事上,她展现出了超常的毅力。

直到后来,我把我们聊天的重心放在她内在情绪上时,才了解到,导致她现在这个样子的根源,是她的原生家庭。



她家里有个姐姐,从小姐姐的学习就比她好,所以得到了父母更多的爱护和赞赏,而她就被“区别对待”了。

父母对她没有爱和关心,而是控制和干涉。

据她回忆说,她从小长到现在,就没有听过一句,她爸妈夸赞她的话。

她做什么事的前提,不是自己的感受,而是必须要看父母脸色;

她自己的卧室,门不能上锁,因为她如果反锁,她的爸妈会非常愤怒,认为这是不孝顺;

她爸妈从未给过她真正的关心和爱,但是她要离开家的时候,她爸妈会用各种冠名堂皇看似有情有理的说辞,把她莫名其妙地拴住。说“外面的世界很危险”;

她的一切决定,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就连新认识的同学,都要领回来让父母“筛选”;

她的人生,不是围绕着自己,而是围绕着父母在转——哪怕父母的要求是多么不合理。就像电影《狗十三》中的主人公李玩。

她没有自己的隐私,更谈不上自己的边界。她的意志被剥夺,她的边界被侵犯、她的自由被捆绑,她的活力被打压,而完成这一切的束缚,就是她的家庭。

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内心深处慢慢积淀了一种“无力感”“不配得感”

——她不相信自己有办法去主宰自己的人生,也不相信自己拥有成功的一切资源,更不相信自己配得上某些美好的事物。

所以她活在痛苦中,但是又没有改变痛苦的力量。



二、不愿意回家的小橘

相对于小苹这种被父母拴在身边的人,小橘的人生,就显得自由多了,甚至自由到“狂野”的地步。她让我对“家庭的锁链”一词,有了一个新的补充。

她大学毕业后,就再没和家里要过一分钱,用她自己的话说,叫“不想花他们的钱,让我感到恶心”。

她内心充满了对父母的恨,每次和家里通话,不到1分钟,就会吵起来,随后挂断。

就像是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苏明玉。

所以,她天南海北都可以去,但唯独一个地方,打心眼里不愿意去,那就是家里。即使大年三十,宁可出去旅游,也不回家。

她说,如果可以,她一辈子都不想回家,也不想见到她爸妈。

所以她总是在这里上几天班,在那里打几天工,居无定所,像一个浮萍。

她对什么事情也都一副无所谓的态度,看似自由,但是总有那么一丝丝让人担心——担心她最后的归属。因为有些岔路,一旦踏错,就再无转身的余地了。

后来我问她,他们到底做了什么,让你这么厌恶?

她就讲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她是福建莆田人,莆田那边重男轻女非常的严重,当然她的父母也不例外。

从她出生那一刻,得知她是女孩子开始,她爸妈的脸上就没有展现过笑容。

后来她有了一个弟弟,从此她在家里的待遇,就彻底降到了冰点。

父母所有的精力和物力,关心和情感,全部放在了她弟弟身上,据她说,父母甚至一度想要抛弃她,把她送人。

她爸妈把她供到高中的时候,当时曾劝她退学回家,理由是:家里没多少钱了,这些钱要供她弟弟。。。

讲到这里的时候,她差一点哭出来,那一刻我被震惊的同时,也明白了一些事情。

她现在所做的一切,也突然有了被原谅的理由。

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是和她说了几句话:

他们不是你的仇人,就算他们真的是你的仇人,你也总要与他们和解。因为放下过去,不是原谅他们,是放过自己。——父母的错,你不需要用你一生去买单!

她嗯了一声没有再说别的。但我知道,她如果真要放下和化解这份怨恨,可能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上面两个故事,两个女生都有不同的命运,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她们目前的想法和行为,都不是自己内心自发产生的,是受到了养育环境的影响。

“家庭的锁链”,有两种形式,小苹的画地为牢的不自由,是一种,小橘看似自由的“四海为家”,也算一种。

这两种形式,都看不见摸不着,但都可以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一生。

三、成长,就是做好“分离”
一个人必须要从原生家庭的影响中分离出来,才能走向广阔的天地,才可能以开阔的心胸,接纳新的事物。格局和认知,才由此而提高。成长也就发生了。
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不管看多少书,学习多少知识,其实都是在用看到的理论加固自己的围墙,反而适得其反。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听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的原因之一。
因为,真正成长的空间,其实是和原生家庭分离的距离——分离的越好,自我成长就越好。
分离,不是指的老死不相往来断绝关系之类的意思,而是指——边界感、独立性、自由度。


四、做好分离这件事,需要注意什么?
作为父母(或准父母),要意识到两点:
第一、不要把自己的手,过多的伸到孩子的人生中去。孩子的出生,不是为了延续你的人生,而是去绽放他自己的生命之花;
第二、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就不要要孩子。准备什么?——你自己人格的成熟、养育孩子的相关知识、你爱别人的能力、充分的物质保障。


而作为孩子,也要意识到两点:
第一、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已经拥有建立自己人生的全部资源,也要独自一人为自己的未来,负起全部责任;
第二、父母也是人,他们也犯错,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自己拒绝成长的理由。千万不要用一种“毁灭”自己人生的方式,来告诉他们“你们错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看到这个因果,就回家指着父母鼻子大骂一通。因为这样做没有疗愈的效果,而且还需要知道一件事——事已至此。
我们可以如实的告诉父母,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但最后的成长与和解,一定是来源于自己。
因为他们一把年纪,你不可能让他们去改变,或者逼着他们去承认当年所犯的错误。因为就算他们承认了,也没办法承担你现在的人生遭遇。
而且还有种情况,如果父母已经不在了呢?你找谁和解去?自己这一生就没办法疗愈了?
所以,很显然。和解,不是现实中找他们去“对峙”,而是你自己的“内在父母”和“内在小孩”的和解。这个过程,很艰难。如果自己真的做不到,一定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而自己努力的唯一机会,我觉得是3个字,叫做“算了吧”。
很多时候,你一旦说“算了吧”,很多事情,也就不算了。

鸟儿大了,脱离巢穴展翅高飞,就是大自然赋予的使命!无论当初那个巢穴,曾经给予过你的是温暖,还是寒冷。
也许命运就是注定的,比如你无法决定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拥有什么样的父母,但在这条既定的命运轨道上,你依旧有选择的权力。
选择沉溺于过去的恩怨,还是从过去抽身,走向未来?
我非常喜欢《功夫熊猫》这个系列的电影,在第二部中,阿宝找回自我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一堂课:


Your story maynot have such a happy beginning.
也许你的人生故事没有一个快乐的开头,
But, that doesn't make you who you are.
但是这决定不了你是谁。
It's the rest of your story.
重要的是在接下来的故事里。
 Who you choose to be. 
你想成为谁。



如果你的内心存在原生家庭的创伤,身上也拴着这条无形的“家庭锁链”,那么我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些许的启发和希望,让你有勇气、有方法,去砍断这条无形的“锁链”,冲向那片属于你的天空!


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要点赞转发哦,世界会因你而美好。我是蜗牛,下期文章不见不散!


关于蜗牛:

90后,未婚未育,故而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两大财富——自由和时间。

【业余爱好】:搞钱&花钱、独处&旅行、阅读&写作、撸猫。

【座右铭】:你是谁,你说了算;我是谁,我说了算。

【使命】:把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因此受益!

【个人标签】:#成长黑客 #终身学习 #自由人生 #健康三观



关注我,去找到那个丢失的自己!


蜗牛心理社
拒绝碎片化和教条化, 让心理学成为生活的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