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效应NO6丨白熊效应:你所抵抗的,会持续存在。

文摘   2024-08-15 20:33   山东  
听我说:不要去想一只白色的熊。

这是蜗牛的第72篇原创文章。

越告诉自己“赶快入睡赶快入睡”,越睡不着;
越告诉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越紧张!
越告诉自己“忘记ta忘记ta”,越忘不掉;
心理学上把这个现象,叫做“白熊效应”。

一、基本定义

白熊效应,又称为白象效应、反弹效应(Rebound effect),这个现象的描述,最早出现于弗雷多·托斯妥耶夫斯基的《冬记夏日印象》中:“努力让自己不去想北极熊,北极熊却像诅咒一般,无时无刻不在脑中。”。

它的命名,源于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的一个实验(“白熊实验”)。他要求参与者尝试“不要想象一只白色的熊”,结果人们的思维出现强烈反弹,大家很快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只白熊的形象。

这是因为,在你提示自己要忘记的同时,也是对信息再认,加深的过程。


二、举例说明

物质欲望:比如节食或者戒烟的人,他们会刻意的抑制头脑中的想法,但最后可能适得其反。一项研究发现,对吸烟者来说,那些试图压抑吸烟愿望的人,对于烟的渴望,比那些没有压抑企图的人要更强烈。

不受控的记忆:当记忆被刻意压抑时,它们会以一种更强势的方式回归。同时压抑有时会干扰事件回忆的顺序。

摆脱不掉的抑郁:抑郁本身就是一种负面思维,在这种思考中,几乎所有事情都只看到最差的一面。简单地试图压抑这些思维,可能会使得抑郁更加强烈,导致加倍的心理沮丧。因此一些心理学家建议一种基于接受性模型的治疗方式,也就是接纳自己的感受,用一种更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可能会有所帮助。


三、相关实验

1、白熊实验:

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和同事是在这个领域里最早开始的研究。

整个实验流程,分为3个5分钟。
第一个5分钟:
若干参与者,分隔在独立的实验室。让其自由谈论头脑中的任何想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第二个5分钟:
实验员要求:每个人继续前面的谈论,但这次不要去想一只白熊。如果头脑中有白熊的形象,就按一下面前的铃。
在这5分钟里,平均每个人都按了超过6次铃。其中一位女大学生,更是按了15次铃。以及在谈论中,也多次提到白熊。下面附上她的录音稿:
*表示按铃(即头脑中出现白熊时)

当然,现在我唯一要想的是一头白熊。好吧,我是说很难去想,我可以看见*.....不要去想一头白熊。嗯嗯,我之前在想什么?看,如果我想象一大堆花的话*......我会想到一头白熊。这不可能*。我可以一遍一遍地按这个铃*,一遍*又一*.....一头白熊*....好吧....所以,我的手指甲着实糟糕,它们…嗯嗯..它们需要涂上颜色因为它们.....嗯嗯......它们有些不整齐。有一件事是,每次我真正想.....嗯嗯...去说,想,不去想*白熊,然后就让我更加想白熊了,所以这不管用,所以我要更努力地不去想白熊。好吧,像是我要强迫自己不想*白熊。所以,我的手指上也有棕色的小斑点,手上和脖子上遍布着昨晚万圣节前夕弄的小星星*。因为我们都穿盛装出去了,相当有趣。我们,我们是....嗯嗯.....来自金星的人,全身都是紫色......(叹气)....我们把头发涂成紫色,闪闪发光...嗯嗯.....看起来真的很怪异。(停顿)我试着想好多好多事,让我去想其他的一切*,除了一头白熊,我总是想到它,一次*又一次*又一次*又一次。所以....嗯嗯,看这面棕色的墙。好像每次我试着不去想一头白熊,我就会想起它,我厌烦了按铃。所以,我要去想想放松我的脚趾,把所有的紧张感从那里移走,然后放松我的脚,把所有的紧张感从脚上移走。我试着让紧张感消失,通过想象清除它。我很心烦,但是....因为(停顿)但是所有我想到的只有白熊*。显然,我要不停地说话,我想.....我不知道。

第三个5分钟:
一部分人被要求:继续随意谈论的同时,去想一头白熊。此时,这些人平均会按铃16次,谈论中提到白熊14次。


  • 对照组:

自由谈论的同时,去想一只白熊,其余无任何干预。结果:这些人平均按铃12次,提到白熊11次。
实验结果表明,要求“不要想白熊”的实验组,在第三个5分钟,想到白熊的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现象表明,努力压抑思维的这种行为导致了思维更为强烈地“反弹”。
列个表格,一目了然:


2、其他实验:

自从研究者们发现反弹效应以来,学者们就一直在探索背后的原因,特别是感情与抑制之间的交互作用。

在一项研究中,实验对象们被要求写下日常生活发生的情绪性或者非情绪性的事件。
实验发现,对于情绪性的事件是实验对象们最难压抑的,就像是思维中情绪性的内容使得他们更容易与抑制的企图对抗而回到意识层面。

在实验室中抑制思维是一回事情,但在现实生活中经过一段时间抑制一种想法又是另一件事情。

为了考察在较长的时间内一种思维受到压抑的情况,特拉德和萨尔科夫斯基的一项研究要求实验对象在四天的时间中自己对烦扰的想法进行监视。

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那些被要求压抑某种负面想法的被试们更不舒服,并且会更多地经历那些他们想要压抑的负面想法。看起来,尽管通过练习可以进行思维抑制,也很可能在长时间内导致反弹效应。

四、研究结果

我们的思维为何如此不守规矩不受约束?当我们想要从头脑中抛弃一种想法的时候它为什么会更为激烈地回归?韦格纳教授提供了一种简洁的解释,称为“具有讽刺意味的过程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反弹效应并非仅仅是一些大脑如何连接的随机结果,而是压抑过程本身的一个部分。

根据这项理论,当我想要停止一次重复的思维时,它的轨迹是这样的:
首先我会刻意地联想其他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其次,这里就是令人不解的地方:我的思维开始无意识的监视这个过程:查看我是否还在想我不应该想的事情——检查意识过程是否在工作。

这样麻烦就来了,当人们有意识地要停止转移自己注意力时,无意识过程仍然在寻找想要压抑的事情。
任何它认为看起来似乎相似的事情,都会激发思维不断地重复,因此我又陷入循环思考我拼命想要忘记的那个想法的怪圈。

因此思维压抑的讽刺性在于,有时候积极地要管理我们自己的思维,可能会造成更多坏处而不是益处。
尽管我们完美的直观感觉试图压抑不必要的思维,遗憾的是,恰恰是这个过程起到了反作用——我们越是努力想要回避那些恼人的思维,它们越弹出比以往更强的备份。


五、白熊效应给我们的启发

1、你所抵抗的,会持续存在。——荣格

“不要想”“别紧张”“别伤心”,是最没用的劝说语。它只会进一步让人巩固原有感受和想法。

2、对于负面念头、想法或情绪,试着接纳,而不是试着压抑和对抗。

理解每一个念头、感受和想法,它们只是身体的语言。——听懂它,而不是打压它。

3、如果实在无法接纳和理解,那就先离开它。

不要和想法去纠缠,去做些别的事情。当注意力放在别的地方,这些困扰你的念头就没有生命力了。

比如很多人失眠,他们会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要尽快睡着”,结果是越这样想,越睡不着。其实,真正让自己睡不着的,恰恰是自己害怕睡不着的想法,结果是越睡不着越焦虑,越焦虑越睡不着,进入恶性循环。

其实,这时候只需要放下“一定要睡着”的执着,将“必须睡着”换成“随他去吧,爱咋咋滴”,就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焦虑减轻不少。——“既然跟你纠结没结果,那我不跟你玩了!”这个方法,可以迁移到很多情况下使用。

六、【独家知识卡片】


参考资料
  • 《白熊实验:如何战胜强迫性思维》丹尼尔·韦格纳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 Wegner, D. M., Schneider, D. J., Carter, S. R., & White, T. L. (1987)."Paradoxical effects of thought suppres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3(1), 5.



我用心制造干货,你用心点赞转发。合作愉快

关于蜗牛:
90后,未婚未育,故而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两大财富——自由和时间。

【业余爱好】:搞钱&花钱、独处&旅行、阅读&写作、撸猫。

【座右铭】:你是谁,你说了算;我是谁,我说了算。

【使命】:把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因此受益!

【个人标签】:#成长黑客 #终身学习 #自由人生 #健康三观


关注我,让自己变值钱!

蜗牛心理社
拒绝碎片化和教条化, 让心理学成为生活的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