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应景丨心理学角度分析:你为啥怕鬼!也许你害怕的,并不是鬼。

文摘   2024-08-18 22:21   山东  
其实你害怕的,是你自己。

这是蜗牛的第74篇原创文章。


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又来了!

中元节,是我们的四大鬼节之一。
{科普一下,四大鬼节,分别是:上巳节(三月初三)、清明节(春分后15日,具体见每年的日历)、中元节(七月十五)、寒衣节(十月初一)}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我们一年一度的“鬼节”,佛教中称为“盂兰节”。
相传到了这一天,阎王就会打开地狱之门“鬼门关”,让关押的鬼魂出来自由活动,直至七月结束才回归地府。
因此,民间便盛行在这段时间对死去的亲人进行拜祭招魂,烧冥钱元宝、纸衣蜡烛,放河灯,做法事,以祈求祖宗保佑,消灾增福,或超度亡魂,化解怨气。
所以按照民俗,一般来讲,鬼节不说鬼,但是,,,我们的公众号的运营者你们的老朋友蜗牛,是一个喜欢玄学的科学主义者。
所以……
所以今天我们就说说鬼。

你怕鬼不?
反正我怕。
以前刚毕业时候,在一家医院上夜班,那时候不定时,只要有产妇就得去,有时候是九十点钟,但经常是半夜1、2点去,有时候半夜3点去。
在往医院走的路上,紧紧捏着手电,拽着自己的衣角,紧绷着嘴唇,深一脚浅一脚,害怕的要命。那时候呼吸都是微弱的,头皮都是发麻的,一路走到医院看到灯光以后,就像从地狱回到人间一样。
现在记得很清楚,当时我就害怕那种黑暗,害怕黑暗中突然蹿出一个恐怖电影里看到的某个什么玩意儿。。。
其实大部分人,都害怕黑暗,更害怕鬼。
那么,作为一个相信鬼神的科学主义者,怎么用科学来解释这个呢?(哈哈,这话有点绕是吧。但这是事实,我只能这样说。)
我试着解释一下。从我所研究的领域——心理学角度去探讨一下,人们为什么怕鬼。

首先第一个原因,因为文化因素。
比如我们的各种传说和神话,它们的故事,都描述了一件事情:大部分鬼,有以下特点:
1、它们会害人, 
2、它们有神秘的力量。
1+2,就等于,“一个很厉害的东西,专门害人,有可能会伤害到我,但我根本打不过!”
其实不光是鬼,任何一个满足上述特点的东西,我们都会害怕。——生气,是你和对方势均力敌。而恐惧,是对方完全碾压你。


第二个原因,其实大部分人更多的是害怕 黑暗
因为鬼,一般来讲都在黑暗中隐藏着。
或者我们还可以这样解释我们的潜意识想法:正是因为黑暗,所以才滋生出一种叫做鬼的东西。
无论哪种解释,“黑暗”都和“鬼”有着强联系,甚至很多人根本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害怕鬼,还是害怕黑暗。
他们会一直觉得,黑暗=鬼。但很显然,这俩还是不太一样的。
那么,黑暗,代表什么?
第一、代表一种未知。我们对于未知,是有本能恐惧感的。
因为所有未知中,都是有潜在危险的。这个本能,从远古进化而来。


第二、代表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黑暗部分。
关于第二点,需要知道精神分析里面的一个词,叫“投射”
简单举个例子,了解一下投射。
最最简单的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疑邻盗斧”的故事。
一个人觉得邻居偷了自己的斧子,然后就怎么看邻居怎么像个小偷。但后来发现不是,怎么看又都不像小偷了。
这其中就发生了投射。就是人家本来不是那样子,但你把你自己内心的某一部分,强加到对方身上,使得对方看起来,符合你的判定。这个就叫投射。
我们每个人内心,或多或少都有黑暗的部分,这不是哲学,而是一种事实。
有些人能接纳这部分,但很多人是没办法接纳这部分的,所以就把它投射到外部世界。——就变成了外面的黑暗。
这样,其实害怕的是面对自己,结果就变成了:害怕外面的黑暗。

那么,我们该不该害怕鬼呢?
这里就得引用一句我初恋说过的话了: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

你别看我现在吧啦吧啦解释了一大堆,又是文化又是心理学的,那么我现在就完全的战胜这种恐惧了吗?就不怕黑也不怕鬼了吗?
NO!
我现在还怕。
那心理学白学了?
倒也不算白学,因为现在我虽然害怕,但是那种程度已经很轻了。
而且,在害怕中,我依旧能正常思考,正常行动。而不是像刚开始那样,走路都打颤。重要的是,我在自己的每一次害怕中,都领悟到了很多重要的东西。
所以,既然害怕是你无法控制的,那说应不应该就没啥意义了。
反而给你一个机会,一个让你去思考自己的机会,去拥抱黑暗的机会,去在黑暗中,看清自己的机会。
有时候,当你拥抱黑暗,你会惊讶地发现,那部分黑暗,居然转化成了光明。
那些你害怕的部分,原来只是没有被你看见,因为你从来不愿意多看它们一眼。
所以,没有应不应该,只有愿不愿意。愿不愿意张开双臂,拥抱黑暗,拥抱那个很多年都藏在黑暗中的自己。
把他拉出来,你便创造了光明!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所启发,记得转发哦。世界因你而美好,我是蜗牛,我们下期文章不见不散!


关于蜗牛:


90后,未婚未育,故而拥有比别人更多的两大财富——自由和时间。

【业余爱好】:搞钱&花钱、独处&旅行、阅读&写作、撸猫。

【座右铭】:你是谁,你说了算;我是谁,我说了算。

【使命】:把心理学知识普及到千家万户。让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因此受益!

【个人标签】:#成长黑客 #终身学习 #自由人生 #健康三观



关注我,让自己变值钱!

蜗牛心理社
拒绝碎片化和教条化, 让心理学成为生活的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