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心术丨男人鼻子下面有海绵体,摸鼻子=撒谎!

文摘   2024-12-01 19:15   山东  

“读心术系列”第1期。

微表情Micro-expression,属于“心理应激微反应”的一部分。

这是蜗牛的第111期分享。

关注我,建立全新的心理学实用体系。




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细微动作和表情,比如眨眨眼、动动手指、抬抬眉毛、撇撇嘴,就能知道他是不是正在撒谎。


拥有这种能力,是不是很爽?


如果告诉你,这不是算命,而是科学,只要掌握一定方法和训练,谁都可以做到,你会不会很激动!


这就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读心术”。


读心术其实拥有非常庞大的体系,但是它的重头戏,就是“微反应”(全称“心理应激微反应”),而“微表情Micro-expression是微反应的一个部分

相信你一定听过这个词,比如在港剧《读心神探》还有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中。


这两部剧的播出,曾经引发了一波读心术学习热潮,剧中那些看起来非常有“技术含量”的读心术理论,开始在网上疯狂流传,很多人把它们总结出来视若珍宝,比如:

男性鼻子下方有海绵体,摸鼻子代表想要掩饰某些内容;

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眉毛微微上扬,表示明知故问

超过1秒钟的惊讶,就是假装的;

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表示不屑,通常质问会是真的;

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单肩耸动,属于不自信的表现……

看到这些,你是不是觉得,“哦,微表情简单得很呀,好像我也可以成为读心神探了!”

是这样吗?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体靠不靠谱,你可以拿着这些理论去生活中验证一下。

不过,,,你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你应该会大失所望,甚至会闹出很多笑话和误会。

因为你会发现,好像事实不是那么回事儿。

那么,微表情识谎其实就是个噱头?

不,微表情识谎,是靠谱的 ,是用他的人,也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不靠谱。

靠谱的是谁,你可以去搜一下保罗·艾克曼,还有国内的姜振宇。就是这二位。

前者就是微表情理论的开创者,也是全球首席识谎专家,上面提到的电视剧《lie to me》中的主角莱特曼博士,他的原型就是这位大佬。

后者,可以说是国内微表情研究的第一人。而且应该很多人都认识他,因为他经常活跃在各大综艺节目中,比如《非常了得》四大名助》《心动的信号》《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他是国内第一个在公开场合提出自己的研究,并进行实践的人。

如果你去深入了解他们的理论体系,你会发现,人家研究的,和上面民间广为流传的,完全是两个东西。

篇幅有限,今天我们先大致来介绍下。微表情识谎,需要的步骤。

微表情识谎,需要以下四大步骤。

1、情景分析

也就是案情(事件)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2、人物分析

被测试人在案情中的角色?对于他的利害关系?人物的性格以及行为模式?  

3、设计问题(刺激源的设计)

“无关无压问题”、“无关有压问题”、“有关无压问题”、“有关有压问题”。

有关,代表和被测试人以及和这次事件有关系的问题;

有压,代表这个问题非常“尖锐”,能让被测试人感受到压力的问题。

4、微表情(微反应)分析

捕捉被试者的微表情以及微反应,依据逻辑关系,总结出推导线。具体示例图如下:

上诉方程式的解答过程,就是获知真相的过程:

(1)解一级方程:观察记录微反应。刺激源X是设计好或者观察到的,记录即可。

(2)解二级方程式:通过分析微反应,得出Y值,即情绪。

(3)解三级方程式:比较、分析X与Y之间的逻辑关系,解得WHY值。即真相。

现在知道了吧,民间广为流传的那些很有“技术含量”的读心术理论,其实只是上面识谎判读体系的最后一步,即第4步而已。用它来直接逆行推导,分析身边人,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当然,最终吃亏的,还是自己。

其实,就算是用最后一步,直接观察表情和行为,来决定对面那个家伙是否说谎,很多人也不具备这样的能力的。

微表情,为啥叫微表情,因为它在脸上:

1.幅度很小 2.持续时间很短。

我们举栗子来说:

看一眼下面这个男人,试着捕捉一下他脸上有哪些动作或者表情是有分析价值的?然后这个动作,代表了什么情绪?

看出来了吗?

答案是右侧眉毛 眉头(眉毛前1/3处)向上抬起。也就是他单独挑了一下右眉,还是在眉头。

这个微小特征,在微表情专业领域中,会用“AU1”来表示。

(你可能要问,AU又是啥?后期文章,我们会挑时间,一点点详细分享。所以先关注!)

那么这个动作,又代表什么情绪呢?

答案是,“无攻击性的负面情绪”,名称有点长也有点拗口哈,说人话其实就是:害怕、担心、内疚、悲伤、罪恶感、自卑感、慌乱感等体验。

所以说,上面那个男人,那时候的情绪,应该是担忧或者害怕。

而知道一个人的情绪,只是识谎系统中的一个步骤,还需要分析人物因素,环境因素,然后再提一些问题,记录不同问题下的反应,然后根据逻辑,进行推导,去得出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心理状态,是否相矛盾的结果。

总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绝不是靠一条简单理论,就能直接判断身边人是否说谎。

今天的文章,是读心术系列第一期,后面我们会系统化的分享,关于微反应的各种丰富的专业知识,包括上面提到的AU。让你一点点了解、学会、掌握,最终成为一个读心高手!

敬请期待!

如果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和启发,欢迎转发和关注。
我是蜗牛,下期文章不见不散!


和我一起,变得富足而自由!

点个关注,不错过后期更多干货!


蜗牛心理社
拒绝碎片化和教条化, 让心理学成为生活的科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