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与心灵丈量乡村——读《浙里美——桐乡百村行》有感

文化   文化   2024-12-14 18:18   浙江  

用脚步与心灵丈量乡村

/马建伟

喜欢写作,喜欢旅行,还喜欢在旅行中记录,这是费国平老师的一大爱好。让我们从费老师的文字中,感受一下市井村落的风土人情。

现在的旅行种类很多,玩法也不少。有时间的话,非常想和费老师一样去体验身体的旅行,用脚步去丈量桐乡的乡村风貌。我沉浸在无限的想象中,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现在的我可能无法描述?

虽然我是土生土长的桐乡人,但是对桐乡的村落并不熟悉,只是看到了村名,才会想起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

骑力村文化大礼堂

骑力村,是因为梧桐阅社理事会,在村部会议室举行过一次读书分享会,会后还去参观了一座古宅,看到古宅斑驳的木制门窗,仿佛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所以就记住了这个村名。骑力村离海宁很近,是位于桐乡市高桥街道的一个村落。

龙南村鲍月景纪念馆

记住龙南村,是因为徐玲芬老师的工作室在龙南村,徐玲芬老师是我学习写作古诗词的指导老师,教过我许多写好古诗词的方法。可能是我的国学知识积淀不够,到现在还是写不好押韵的古诗词。龙南村的城市书房风格独特,四周环境优美,和鲍月景先生的纪念馆相邻,鲍月景先生是擅长画仕女图的画家,和濮院殳书铭先生交好,互有书信和作品往来。鲍月景先生还是南谷先生的老师。走进书房,阶梯的设计,意味着人们想获取知识,需要我们不断地去登攀。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思绪跟着书本由南到北,来到了我的家乡乌镇。西浜村是位于乌镇东南面的一个自然村落,曾经划归濮院镇区域之内,后来又回到了乌镇镇。乌镇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叫赵嶬的文士,在乌青八景图记中写道:“我乌青左嘉禾,而右苕溪,南武林而北姑苏,为浙之名地也。

乌镇西浜村邮亭头

自古以来,乌镇水网密布,古桥众多,人杰地灵。乌镇东栅,短短数百米,西面是茅盾先生的故居,东面是木心先生的老宅,中间,还有孔另境先生的孔家花园。东栅往东南七八里许,就是西浜村,西浜村在清朝的时候。住着一户钟姓的大户人家。

民国《乌青镇志》里有这样的记载:“庄泾村(今西浜村),村人钟应芳,号香州。道光咸丰年间,以义行称于乡里。”据钟家的后人,上海交通银行的钟进先生回忆道,我们的父辈都是读书时到上海的,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是出生在上海的,对故乡的事情只是零星碎片。钟老师回忆说:“我的曾祖父就住在乌镇的庄泾里,我的奶奶是嘉兴新塍镇人(郑官房),我的祖父最后曾在上海中央信托银行工作过。我父亲还健在的时候,他回忆起庄泾里在过去有一个钟家祠堂。

1990年左右,钟进老师还陪同了雕塑大师张充仁先生,去茅盾故居安放过德鸿先生的铜像。2018年,钟进老师再次来到乌镇,故地重游,觉得乌镇变得越来越美了 。     

钟进老师曾经问过我:“马老师,我曾经在地图上查过庄敬里(庄泾里),地图上找不到定位,是不是现在已没有这个地名了?”我回答道:“钟老师好 , 现在已经改名为西浜村了。”看来,远方的游子时常会牵挂着家乡的一切。当时,在庄泾村有一枝梅花,占地亩许,树冠用竹支撑,底下能容纳数十人,还有三分之一的树冠盖在屋上,后面还有两亩竹林,属于乡间僻壤胜境。         

话归正传, 费国平老师真的是有心了,把桐乡的村庄用不同的方式给记录了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收集资料是一个相当繁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里,感谢费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桐乡还有这么多的村庄,还有这么多的优美景色和人文气息。接下去,准备跟着书本去旅行,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去欣赏一下,村庄的自然风土人情。

浙里美,因为作者的心灵美,浙里美,因为读者的心灵也美。美是相互的,美是可以传递的,美也是会升华的……

图片:费国平

作者简介

马建伟,笔名剑飞,男,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乌镇人,退伍军人,国企工作。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梧桐阅社监事,桐乡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往期文章

一回头,十里梧桐就在那里
桐乡辣酱老字号“黄长盛酱园”考
屠甸记忆丨阿长豆腐干
今天,送别作家琼瑶
情系黄蜂山丨我给你优惠
悉尼纪事丨情怀

聚桂文会
聚桂文会起始于元代(1350)浙江桐乡,杨维祯担任主评裁,五百多个东南名士携文汇聚,锦绣诗文,传为文坛佳话。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投稿邮箱:214785804@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