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一页丨手工印泥砖

文化   文化   2024-12-20 16:20   浙江  

手工印泥砖


在20世纪50至60年代,新砖非常罕见。据我所知,各地土窑烧制的瓦片和青砖至少要到70年代才开始普及。因此,在那个建筑材料匮乏且经济困难的时期,农村新建房屋极为稀少。那时,农民若要修建房屋的墙壁,通常只能沿用古老的手工方法,将泥土与水混合制成泥砖,用来构筑房屋的墙壁或灶台。

泥砖的制作非常简单,纯粹是用泥土和水混合成的泥坯,不经过任何烧烤,只需在阳光下曝晒几天即可成为结实的泥砖。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和哥哥决定分家。为了给家中四面透风的房屋搭建一个遮风挡雨的居室,同时还要砌一个老式灶台,我们不得不自己动手印泥砖。小时候,我曾看到邻居印泥砖,似乎非常简单:只需用一个木模子,将搅拌好的烂泥倒入模子中,就能制成一块块泥砖。

制作泥砖的泥土是从熟地里挖来的疏松碎土。在加工前,需要将泥块敲碎并清除其中的石块和杂物。然后,将泥土放入一个挖好的泥塘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锄头和铁耙等工具进行初步搅拌。接下来,人赤着脚进入泥塘,用力不停地踩踏和搅拌。要知道,泥砖的制作中,烂泥越坚韧越好用,必须将烂泥踩得足够韧性。想象一下,这不就像是人的双脚变成了机动搅拌机吗?第一次踩踏烂泥时,没过多久我就感到身体乏力,头上冒汗,以为已经差不多了。但哥哥到现场用锄头一推一搅,立即指出烂泥还不够坚韧。这次踩搅烂泥不仅让我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还因为泥土中未完全清除的瓷片,导致我的脚趾被划破,鲜血直流。

印泥砖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工具,如泥砖模子和脱模推板(注:下称模子和推板)、一条宽阔的长凳,以及草木灰和水桶等。印制前,将搅拌好的泥浆运到一块平整而开阔的场地。事先将模子和推板浸入水桶中。开始印制时,将模子放在长凳上,捧起一捧泥浆,用力甩入模子内。根据模子内泥浆的多少,多则抹去,少则补充。接着,将浸湿的推板一面沾上草木灰(注:另一面有个钉子便于递拿),覆盖在泥坯上方。然后,将其整体搬到晒砖场地,只需用两个姆指用力按下推板,就能将整块泥砖从模子中脱出。印好的泥砖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曝晒几天后即可成为成品泥砖

在当时,如果要砌一座老式的“三眼盘灶”灶台(注:可以容纳大小不同的三只锅),所需的泥砖数量相当可观。那一次,我和哥哥嗦所印的泥砖,不仅砌好了灶台,还用多余的泥砖在房舍两边砌了墙壁。泥砖用于室内墙壁,除了底部容易受潮松碎外,在当时确实是一种简易而实用的土砖。

转眼间,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印泥砖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

作者简介

俞万兴,1942年生,桐乡市洲泉镇人,退休前在嘉兴电力系统任职,退休后爱好写作,著有《人生履痕》(团结出版社

往期文章

集镇上的茶馆
感恩节,晨读有内涵的故事
【嘉兴记忆】三塔湾觅迹
湖笔出善琏
往事一页丨我的父亲
长江三峡行之雄伟壮丽的三峡大坝

聚桂文会
聚桂文会起始于元代(1350)浙江桐乡,杨维祯担任主评裁,五百多个东南名士携文汇聚,锦绣诗文,传为文坛佳话。文学、书画、摄影等作品投稿邮箱:214785804@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