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夕阳下看含山
◇
从双林、善琏一路走来,到含山已经是傍晚时分,正逢夕阳西下。运河上折射出来的霞光,照亮了含山的每一处。
一口气登上海拔60米的含山,在山顶之处,看含山塔别有韵味。位于山顶正中的含山塔,四周建筑环绕布置,犹如众星捧月。含山塔又名“笔塔”,就源自其塔处“笔都”善琏。它建造用于纪念湖笔开山鼻祖——蒙恬。
站立在塔下,霞光透过重重叠叠的香樟树叶,打印在塔身、塔基上,书写出时间的沧桑。塔檐上的风铃随着晚风,发出的金属碰撞的声响,清脆却悠扬。
转塔一圈,细细观摩。塔为砖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八面七层,通高38.5米(含塔刹),其设计、造型、结构、装饰皆有明朝风格。其中底层基石做成须弥座式样,束腰中雕有嬉耍的狮子、蝙蝠和荷叶、荷花、缠枝牡丹等花卉图案。塔身为空洞式,各层有石梯作“壁内折上式”,可供游客登临。并于五层处架柁梁,上安刹杆木,用于承托铸铁塔刹,塔刹由覆钵、仰莲、七级相轮、宝盖、宝珠、葫芦等组成。面对古塔的全貌,古老却又不是典雅,唯有感叹古人智慧之伟大。
含山塔不高,但历史底蕴很深厚。据宋《嘉泰吴兴志》记载:净慈院,在太原乡含山。唐乾符三年,沈从昭舍地建,号含山院。本朝治平二年,改今额,山顶有塔。据明成化十六年(1480)立的“重建含山净慈院塔记”云:“至宋祐元中,新市姚明鼎建塔宇,宣和间厄于回禄……”含山塔曾屡毁屡建,明正统六年(1441)重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重修。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占领含山,含山原有建筑和景点尽毁,唯有含山塔逃过一劫。1991年,当地蚕农集资重修。1992年,先后重修含山塔和净慈寺。2017年,再次重修含山塔。
看着含山塔的前世今生,感叹历史的累积之功。“西东初见一痕山,淡枉峨眉浅露鬓。孤塔倒涵波底日,流钟遥渡寺门开。”清代李光藻一首《舟中望含山》是从低处向高处看山、看塔的感觉。“浮图直上与云齐,钟声遥闻隔水西。”清代陈世培《含山塔》的诗句则是在山顶看山塔之美。“含山塔影细于针,含山澹翠学眉纤。侬家遥对含山住,亲缚银毫染黱(通黛)尖。”清代诗人沈国冶的一首《含山塔》更是将人、景、物三则合一,犹如一幅徐徐打开的山水画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诗中有画,含山下的“美女”,遥对含山塔影,娴熟地制作湖笔;画中有诗,纤细秀气的含山塔,犹如泼墨写意的场景呼之欲出。
古人从不同角度,印证出含山的秀气和笔塔的灵巧。
含山很小,却有独特的景致。山体覆盖地面不到百亩,却堪称“水乡平畴之中卓绝高丘”。地处南浔、桐乡、德清三区县的交界处,也处于湖州、嘉兴、杭州的天然中心点。
明中叶后,京杭大运河途经含山绕山而过,矗立于京杭大运河旁的含山塔,虽不能媲美“京杭大运河北端标志、航标的通州燃灯佛塔”,却是途经杭嘉湖舟楫的“航标”,过往的舟楫,只要看见含山塔,往南的就知道杭州不远了,往北的就知道嘉兴就在眼前,可谓“行舟者皆望此以为标焉”。
含山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含山独特的存在。
含山虽小,亦有你想要的状态。古诗、古塔、古道、古运河,站在江南运河的观景台上,总有一种时间穿梭的感觉。明崇祯九年(1636),明朝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过含山,其《浙游日记》记载:二十七日,平明行,二十里抵乌镇……西南十八里,连市。又十八里,寒山桥,又十八里,新市。又十五里,曹村,未晚而泊。思绪跟着徐霞客走了一段江南运河,感受到徐霞客笔下的欢娱。含山塔如一支湖笔,惊艳世人,以书画为卷,以笔为载体,将“湖颖之技甲天下”的湖笔技艺和湖笔文化发扬光大。
上山一口气有点累,下山就舒坦了许多。慢慢悠悠地往下走。每一个台阶都显得平坦顺畅。就连山坡上的小草也是向着台阶而生,因为这里的夕阳是热烈而又璀璨。
透过树林就能看到运河在霞光下泛出粼粼波光,将南来北往的货船打上属于江南运河的标识。就在观光平台上小憩吧,这里有凉亭和坐椅,凭栏而观,霞光将人与景融为一体。
胆大的还可以走过玻璃栈道,到突出的阳台上,居高临下地观看运河的美景。隔岸的含山小集镇,黛瓦白墙显得更为光亮,就连镇上市河的流向亦是脉络清晰,举起手机也能航拍出小集镇的清晰的全景。
含山不仅是景区,也是蚕花圣地。含山民间清明节有轧蚕花的习俗,是杭嘉湖蚕桑地区影响最广、规模最大、最具群体性的“蚕事”民俗活动。每年清明时节,方圆百里上万蚕农乡民纷纷前来含山轧蚕花,祭蚕神。据民间流传说:在清明节当天,蚕花娘娘会来到人间,在含山留下足迹,蚕民们都要到这条路上踏青,谁若能踩到花娘娘的脚印,谁就沾上了丰收的喜气。于是,到“蚕花路”上“轧蚕花”成为含山蚕花节重要的内容。而我们,今天来得不是清明时节,只能从含山景区的宣传拦中,去脑补那人山人海的庆典场景。
一步,两步,背对着运河上的霞光离去。而含山塔,却像是时光里的坐标,印在我们胸怀,直入我们心中。
费国平,浙江省民协会员、嘉兴市作协会员。教师一枚,工作之余爱好读书、写作,先后在《中国旅游报》《语文报》《浙江教育报》《楹联博览》《嘉兴日报》《南湖晚报》《今日桐乡》等各级报刊发表散文。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