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奠基者乐黛云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7月27日3时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我们沉痛悼念乐黛云先生,乐黛云先生千古!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
2024.7.27
乐黛云先生1931年1月31日出生于贵阳。1948年9月考入北大中文系,11月加入民主青年同盟。1949年7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作为北京市学生代表参加布拉格第二届世界学生代表大会。1951年发表诗作《只要你召唤》,获北京和广东省群众文艺创作一等奖。1952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王瑶教授的助教,开始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1955年任北大校刊主编。1957年任中国共产党北大中文系教师支部书记。1958年被错划为“极右派”,开除党籍和公职,发配京郊门头沟斋堂山区监督劳动,日常以牧猪为业。1961年返回北大,任中文系资料室资料员,注释古诗。1969年至1972年赴江西南昌远郊鲤鱼洲从事劳动改造,回北大后随工农兵学员到京内外各处进行开门办学三年。1976年后,为来自朝鲜、欧美的留学生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三年,同时协助王瑶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1981年推动成立北大比较文学研究会和北大比较文学研究中心,担任这两个学术机构的秘书长;同年赴美国哈佛大学访学,专修比较文学课程。1982年受邀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亚系客座研究员。1984年与汤一介先生一起创办中国文化书院;同时创办跨文化研究院,任院长。1986年创办北大比较文学研究所(后更名为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任所长(1986-1998);兼任深圳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和深大比较文学研究所所长;推动成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任副会长兼秘书长。1990年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1990-2011)。1990年任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副主席(1990-1997),获加拿大麦克玛斯特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任北大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1999-)。2006年获日本关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2007年受聘担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客座教授兼博士生导师。2011年与汤一介先生一起将全部藏书捐赠北大图书馆。2019年获首届“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
乐黛云先生是当代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的主要创立者和引领者。在课程建设方面,1984年她在北大中文系最先开设“西方文艺思想与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课,随后又长期开设“比较文学概论”“比较诗学”等课程;她与合作者主持的“‘比较文学概论’文学教学的新突破”获1997年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在教材建设方面,她独撰有《比较文学原理》(1988版,1995年获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2008),合撰有《比较文学原理新编》(1998),主编有《中西比较文学教程》(1988)、《比较文学简明教程》(2003年版,2007年被译为越南文)。在人才培养方面,她领导建立了中国大陆第一个比较文学方向的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四十余人,目前这些学生多数已经成为国内外学界的中坚。在学术组织方面,她在担任中国比较文学学会负责人的三十年间,主持召开了十余次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出席的比较文学研讨会。在学术编纂方面,她主编的大型比较文学研究丛书有“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丛书”(1982)、“深圳大学比较文学丛书”(1985)、“海外中国博士文丛”(1994)、“跨文化沟通个案研究丛书”(2005)、“中学西渐丛书”(2006)、“远近丛书”(2007)、“当代汉学家研究丛书”(2008)、“跨文化对话平台丛书”(2008)和“中国经典传播个案丛书”(2008);她主编的著作有《欲望与幻象——东方与西方》(1991)、《独角兽与龙》(1995)、《20世纪学术文存·比较文学卷》(2004);她合编的著作有《中国比较文学年鉴1986》(1987)、《超学科比较文学研究》(1989)、《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990)、《世界诗学大词典》(1994)、《中欧跨文化交流历程》(2007)和《编年史:中欧跨文化对话(1988-2005)》,等等。
乐黛云先生是一位敏锐的、具有原创力的学者,在比较文学学科诸多研究方向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数十年间,她发表的研究著作主要有《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1987)、《中国小说中的知识分子》(1988年英文版)、《跨文化之桥》(2002)、《比较文学与中国:乐黛云海外讲演录》(2004年英文版)、《中国知识分子的形与神》(2006)、《跟踪比较文学学科的复兴之路》(2009)、《涅槃与再生:在多元重构中复兴》(2015)、《多元文化中的中国思想》(2015)和《跨文化方法论初探》(2016), 等等。1981年,她发表的《尼采与中国现代文学》最先从特定角度深入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为文学研究界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影响广泛而深远,至今依然被视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和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史上的标志性成果。
乐黛云先生是全球化时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她积极引进外国学者研究中国文学的论著,主持编译了《国外鲁迅研究论集》(1981)、《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1993),合作编译了《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1996)、《欧洲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1998)。她与法国学者的合作卓有成效,例如,她参与主编的《跨文化对话》杂志(1998)至今已经出版中文版48辑、法文版2辑。她出席了国际比较文学学会在美国纽约(1982)、德国慕尼黑(1988)、日本东京(1991)、加拿大阿尔伯塔(1994)、巴西(1996)、荷兰莱顿(1997)、南非普罗列塔利亚(2000)、中国香港(2004)召开的各届年会或理事会,出席了在突尼斯哈玛默特(1993)、新加坡(2001)、西班牙(1998)、意大利博洛尼亚(2000)、瑞典斯德哥尔摩(2003)、韩国首尔(2005)、法国巴黎(2005)、澳大利亚悉尼(2005)召开的研讨会,在会议上发表一个中国学者对各类前沿学术问题的见解。她曾到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1990)、中国香港大学(1992)、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1995)、荷兰莱顿大学(1997)、中国香港科技大学(1999)和美国斯坦福大学(2001)各讲学一学期,把中国文学的精美部分带向新的天地。
乐黛云先生是大时代的女儿。在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文明的历史性变革中,她既是传统文化精髓的开掘者和自觉继承者,也是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的五四精神、北大精神的捍卫者和践行者。在不平凡的一生中,她始终希冀生命燃烧起火焰;始终感时忧国,义不逃责;始终怀着理想、勇气和激情,去追求,去创造;始终热爱自由,礼赞人格独立。在北大,无数学子在她的精神培养下茁壮生长;在学界,众多学者在她的精神感召下奋然前行。在一定程度上,她的人格魅力和全部成就塑造了中国当代比较文学学科的气质,影响了中国文学研究的整体走势。她的逝世是北大中文系的重大损失,也是当代中国学术界的重大损失。她离开了我们,但她的精神和她为之献身的事业将永存。
乐黛云先生千古!
为沉痛悼念乐黛云先生,兹决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1号楼108室设立灵堂,2024年7月29日至30日9:00-17:00接受吊唁。
乐黛云教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4年7月31日(周三)10:30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社会各界唁文、挽联请致电邮:zhongwenxi@pku.edu.cn。
联系电话:010-62751601,时间:9:00-17:00。
编辑:赵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