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Alison James | 虚构与现实:当代文学中的复杂互动

文摘   2024-06-30 08:00   山东  

北京时间2024年5月23日上午9点,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主办,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协办的“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系列讲座”第八十八讲成功于线上举行。本次讲座题为:“虚构与现实:当代文学中的复杂互动”(Fact into Fiction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讲座由芝加哥大学罗曼语言文学系Alison James教授主讲,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高冀老师主持,北大中文系暨比较所张辉教授参与本次讲座。讲座使用腾讯会议软件直播,国内外众多师生线上参与,反响热烈。

(本篇纪要由北京大学比较所博士生陈津君整理)

主讲人简介

艾莉森·詹姆斯(Alison James)是芝加哥大学罗曼语言文学系教授,主要研究20-21世纪的法国文学、纪实写作和小说理论。出版专著《限制机遇:乔治·佩雷克与乌利波》(Constraining Chance: Georges Perec and the Oulipo)(西北大学出版社,2009年)和《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纪实想象:用事实写作》(The Documentary Imagination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Writing with Facts )(牛津大学出版社,2020年)。她还主编或合编了多种汇编作品和期刊,内容涵盖文学形式主义(L’Esprit créateur vol. 28, no. 2, 2008)、非虚构写作(Frontières de la non-fiction,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Rennes, 2013, with Christophe Reig)、实地文学(Revue critique de fixxion française contemporaine, no. 18, 2019, with Dominique Viart)、虚构的作用(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Fiction and Belief, 2024, with Françoise Lavocat and Akihiro Kubo)和当代文学中的日常书写(La Licorne, no. 137, with Corinne Grenouillet and Maryline Heck, forthcoming)等。



内容简介

“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样的免责声明在电影中很常见,但它们言下之意却往往相反,因为电影中出现的事实情节远非巧合,很多时候恰恰是有意为之。然而,此类免责声明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则暗示了虚构与现实之间更为复杂的关系。它似乎同时立足于两个彼此矛盾的方面:虚构的自由空间和叙事的现实根源。它建立了一种看似矛盾的阅读契约:作者通过声明此为虚构,以表明作品取材于现实,甚至忠于现实。那么,作品是如何将现实虚构化的(事实如何变成虚构的),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哪些现实因素久久不去?当代读者对于“真人真事”的偏好是否只为虚构作品留出一丝余地?本次讲座通过分析一系列法语和英语作品(如Olivia Rosenthal, Lola Lafon, Patrick Deville, and Lauren Groff的作品),概述关于虚构化的理论视角,考察当代文学中的现实和虚构因素,进而讨论当代文学作品如何重塑现实生活和真实事件。




讲座回顾







一、“本书纯属虚构”:虚构的现实化

讲座的第一部分,James教授通过三个例子讲述当代小说如何有意地在虚构叙事与现实之间建立关联,即把虚构现实化。第一个例子是法国作家奥利维亚·罗森塔尔(Olivia Rosenthal)的小说的《我们不是来这里消失的》(On n'est pas là pour disparaître,2007)。在结语部分,作者写到:“本书纯属虚构。”然而,紧接着又说:“它重新想象并部分重构了一些真实人物的生活。如果没有T家族的同意,这本书是不可能面世的。”此种看似自相矛盾的话语有意将小说的故事置于虚构与现实的张力之中,并不断引导读者通过“虚构”的故事思考“现实”的诸多命题,如过去与未来、记忆与遗忘、对时间的感知。

第二个例子是爱尔兰作家玛姬·欧法洛(Maggie O’farrell)的小说《哈姆奈特》(Hamnet,2020)。这部小说的灵感来自于一个历史细节:莎士比亚之子哈姆奈特11岁时因瘟疫而病故。小说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入了作者的“随心自如的推想”。作者想象了Hamnet以及他的母亲、莎士比亚的妻子Agnes如何面对肆虐的黑死病以及亲人离丧之痛,编织出亦真亦幻的文学场景。

第三个例子是智利作家本哈明•拉巴图特(Benjamín Labatut)的《当我们不再理解世界》(When We Cease to Understand the World,2020)。这本书融合了虚构与非虚构的元素,展示了包括薛定谔、海森堡在内的20世纪杰出科学家的生命和思想历程。小说模糊了历史真实、回忆录、散文和小说的边界,在援引丰富的历史材料和传记回忆录的同时,掺杂了文学虚构和想象。正如作者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基于真实事件的虚构作品。”但是,当虚构的文学变得与现实如此接近甚至消弭了二者的边界,也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理解难度和不适感。

James教授认为,有意或无意地点明小说的现实取材,为文学虚构寻找现实基点,此种写作技法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然而,这样一种文学模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历史书写——历史书写往往需要全面、详细、权威的出处来源;而在文学文本内对现实事件、素材来源的模糊指涉,实际上还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虚构。我们可以从作品本身、作者、读者和文本四个方面来分析它的意义。

对于作品本身而言,现实素材经常在结尾部分被点明,给读者提供了关于作品素材来源的基本信息。对于作者而言,这样做一方面宣告了自己忠于现实,另一方面给个性化的文学创造和想象加工留出空间。对读者而言,它是进入作品的阅读指南,并在一定程度上形塑了读者的接受反应。对于文本而言,James教授援引热奈特(Gérard Genette)的叙事理论,说明现实素材可以被视为文学作品的“副文本”(paratext),文学作品又必须经过一定的修饰和改装来“呈现”这些副文本。因此,“虚构的现实化”实际上暗示了从“副文本”到文学作品之间的转化过程。






二、“传记小说”(bio-fiction):现实的虚构化

讲座的第二部分,James教授集中讨论了“传记小说”(bio-fiction)这种特定的文学体裁与虚构的关系。她以两部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传记小说把现实虚构化的模式。第一部作品是由作家约翰·达加塔(John D’Agata)和事实核查员吉姆·芬格(Jim Fingal)合著的《一个事实的生命周期》(The Lifespan of a Fact,2012)。从书影可见,这本书由两部分组成:散文作家达加塔所写的文章以及事实核查员芬格对此篇文章的核查注释。达加塔写了一篇关于拉斯维加斯少年自杀事件的文章,芬格作为事实核查员则负责确保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真实的。本书围绕他们之间充满争议的通信展开,就非虚构写作中事实与真理的本质展开探讨。而将两人的现实通信以传记小说的形式直接出版,更促成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复杂互动。

第二部作品是法国作家罗拉·拉丰(Lola Lafon)创作的传记小说《那个从不微笑的小共产党员》(La Petite Communiste qui ne souriait jamais,2014)。该书以罗马尼亚体操运动员娜迪亚·科马内奇(Nadia Comăneci)的生活为灵感,虚构了她的成长故事和在共产主义政权下的传奇一生:从一名体操天才崭露头角,到她在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上获得满分10分的壮举,再到她在罗马尼亚共产主义政权下的生活和训练。小说以真实历史细节为基础,加入对科马内奇视频、采访的细节分析和想象,探讨这位天才运动员在政治体制内如何应对压力和名誉、寻求自由的成长经历。作者自述道:“我选择填补历史和女主角生活中的空白……小说叙述者与体操运动员之间的对话是一个虚构的梦境。”通过对奥运会视频、档案记录的解读,写作者在一定意义上其实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经过写作者想象加工的天才运动员的故事。但是,此种写作模式并非意在确立作者的叙述权威,而是试图通过多角度的描摹、猜测乃至虚构呈现这个天才运动少女的不为人知的人生侧面。






三、“如果...”:反事实与虚构

在讲座的第三部分,James教授集中分析了当代小说中的一种特殊模式,即“反事实”(counterfactual)写作与虚构之间的联系。所谓“反事实”,是指一种假设推理,即“如果当时的情况不是这样,结果会怎样”。它涉及对未能发生事件的假设,并根据这一假设推测可能的结果。James教授列举了两部当代小说中的“反事实”案例。

第一部小说是法国作家帕特里克·德维尔(Patrick Deville)的《瘟疫与霍乱》(Peste & Choléra,2012)。小说讲述了法国著名微生物学家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的生平故事。耶尔森是因发现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而闻名。然而小说中存在着这样一段虚构设想:假如耶尔森当初留在瑞士?或取得了德国国籍?假如耶尔森为纳粹服务,那么人类历史是否会改写?第二部小说是美国作家劳伦·格罗夫(Lauren Groff)的Matrix(2021),小说的主人公是活跃于12世纪的法国女诗人法兰西的玛丽(Marie de France)。在小说中,玛丽被描绘成一个高大独立的女性。她被英国宫廷驱逐,送到一个贫困的修道院担任修道院院长,凭借自己的远见卓识使修道院成为一个繁荣的女性乌托邦。然而,在小说的结尾部分,玛丽的手稿被继任的修道院院长焚毁。作者不禁于此设想:倘若玛丽的手稿尚且存留,我们是否会对这样一位伟大女性的一生进行一番完全不同的历史书写?通过以上两部作品的分析,James教授指出,虽然历史是无法变更的,但是文学虚构可以展示反事实性存在的多重面向,从而打开历史的多重可能。






四、文学:在现实与虚构之间

通过对一系列当代文学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情节分析,James教授总结了本次讲座的核心内容。她认为,人们提及文学创作,一个轻易得出的结论便是作品“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但是,仅仅说“模糊”是不够的,更值得学者去探寻的,是作品如何在虚构与现实之间搭建桥梁,以及这座桥梁如何展示和形塑了作者与读者对现实的理解。在信息泛滥的时代背景下,读者不得不在种种“虚构”的现实之间穿梭,具备更强大的能力穿透作品虚构的迷雾,对作品的细节真实进行考量。与此同时,当代作家也将虚构作为质疑、补充现实的工具。他们有意混杂文学虚构与外在现实,或赋予虚构作品以或隐或显的现实之维,或直接取材于现实进行虚构创作,或在虚构中加入“反事实”的假设来探问历史的真实。而面对当下虚构盛行的现实世界,很多时候我们已然难以分辨虚构与现实的界限,这样的文学模式也反映了写作者对虚构的局限性的某种焦虑、对现实的反思和探询。


参与本次讲座的老师、同学与James教授展开了热烈交流。高冀老师谈到,James教授在讨论文学、虚构与现实三者关系的问题时,没有直接界定何为虚构,而是通过分析读者对作品虚构要素的反应来考察虚构在文本理解和接受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并结合文本细节阐释作者的虚构意图。这也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文学与现实、故事(histoire)与历史(Histoire)之间的复杂关联。此外,处理当代文学中的虚构问题,无法脱离我们所处的时代语境。与19世纪之前的社会不同,那时人们主要通过直接观察和书本知识了解现实,但现如今我们面对的现实被种种电子媒介塑造,在很大程度上现实必须经过虚拟的中介。文学如何面对此种已经经过虚构中介的现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此后,同学们就当代读者扮演的“事实核查者”角色、现代虚构作品与历史小说的区别、小说中的虚构与记忆问题等问题与James教授展开讨论。通过本次讲座,我们不仅对当代文学作品呈现的丰富多元的虚构叙事模式有了直接体察,也进一步思考文学在虚构与现实之间扮演的角色:文学虚构不仅是与现实拉开差距的手段,更是作者与读者借此理解和反思现实的重要方式。

纪要整理 | 陈津君

编辑 | 高蕴萌



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
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秘书处)
 最新文章